88读书网 > 向阳年代 > 第五十四章:逆流而上
    跟王建民1块儿过来的干部都是农业办的,几个人也不说话,直接掏出了笔记本,准备做记录。
    刘杰1看这是要给自己凑材料啊?那场运动都过去两年了还整这1套?大不了自己不干了,不当代课老师自己还能被开除农民队5?
    见刘杰脸色1会阴1会晴的不说话,王建民用手指敲了敲桌子。
    “不用编,有啥说啥,1个大老爷们咋还像娘们1样墨迹。”
    刘杰深吸了1口气,让自己的心平复了1下,这才开口说话。
    “主任指的是我给学生募捐冬衣的事儿吧?我前刚从1队家访回来,我根本没想到,咱前进公社还有那么贫困的地方,为了让孩子不挨冻,把老人的棉衣毁了给孩子穿,老人这1冬天都没法出屋,因为家里再找不到1套多余的棉衣。
    我们学校住宿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棉衣过冬,几个孩子挤在1个被窝里取暖,因为有的孩子根本就没棉被。
    我是老师,哪怕是代课老师,我也觉得有责任帮帮这些学生。
    我1个月赚不几个钱,也得养家糊口,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市里的父母,可我没想到我妈把我的求助信交到了医院党委,把这件事弄大了,弄得整个医院甚至整个卫生系统都在关注这件事。
    如果说我的举动没经过领导允许,给咱公社抹黑了,我承认我当时欠考虑,少走了1道程序,但要说我的行为是错的我不承认,我不能眼看着我的学生挨冻不管。”
    开始说的时候,刘杰的声音还很小,甚至有些颤抖,可到最后他声音越来越大,已经啥都不在乎了。
    等他说完,王建民看看几个做记录的同志问了句:“都记好了吗?别落下啥。”
    然后他才看向了刘杰。
    “你激动啥?我说你做错了吗?你不但没错,还给咱前进公社做了件大好事,做了我们所有人想做却不敢做的好事!”
    明显能看出来,王建民很激动,额头上的青筋都直跳。
    那几个跟来的人相互看看都把头低了下去。
    王建民点上根烟深吸了1口,接着说道:“浮夸风别说现在,在多少年前伟人就在重要会议上批评过,怎么就不能实事求是1些?
    穷都不敢承认?还想着编数字糊弄上级?用农民的口粮换锦旗?这是在犯罪啊同志们,是要死人的。”
    刘杰懵了,怎么感觉王建民这火不是冲他来的啊?
    见刘杰还是1脸懵逼的状态,王建民的声调降了降。
    “刘杰你让我汗颜啊,你知道吗?连续3年了,咱们公社都是全县的产粮大户,每年上缴的公粮都是最多的,这次朝族屯的考察,公社又是上报纸又是受表彰。
    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公社就像朝族屯那样富裕,社员的生活早就奔小康了,可事实是啥?富得流油穷的吃不上饭,这种局面是国家想看到的吗?是老百姓想要的吗?
    就在你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正开会研究旱田改造计划,可就因为投资大周期长,这个计划已经1拖再拖。
    这回好了,我们捂这么久的锅就要被你揭开了,我就想让市里县里领导看看,贫困地区如果不进行农田改造,到底有没有出路!”
    刘杰的心砰砰直跳,王建民的意思他现在才听明白。
    敢情公社班子对农田改造有争议啊?
    看样子王建民是坚决支持旱田改水田的,那反对的起码得是公社1把手,也就是刘焕云书记。
    自己这个无心冒失的举动,居然搅动了前进公社这潭死水,自己这不是作死么?
    王建民已经是正乡局级干部,前进公社干得不顺心,大不了抬屁股走人,可他现在走不了啊?1旦卷进公社领导博弈的旋涡,他1个小白人真可能万劫不复。
    见刘杰脸色阴晴不定,王建民咳嗽了1声。
    “想什么呢刘杰,刚才你不是慷慨陈词,1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吗?现在咋又蔫了?”
    刘杰苦笑了1下:“我只是没想到我这个无心之举,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万1给咱公社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这责任我承担不起可。”
    王建民笑了:“没人让你承担后果,即使有影响,你1个代课老师能承担啥?我领他们过来就是想让他们看看,你1个2十出头的代课老师,都能想着为贫困学生做点啥,怎么公社的干部就不能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点实事?”
    1个带蓝帽子的中年人苦笑了1下:“主任,我都在农口干2十多年了,您说的这些我怎么可能不懂?
    可咱们就旱田改造都开多少次会了?预算也做了1大堆,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而且耗时很长,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效益,还要占用大量的集体土地,会导致几年之内粮食产量下滑。
    说句对您负责任的话,您要真这么干,就是在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给后人栽树,弄不好不但干部群众不理解,还很可能会挨骂的。”
    王建民叹了口气:“我是农业的主管领导,农田改造要是出问题,我责无旁贷,风险我怎么可能不考虑?
    可是同志们,我们是在做1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如果农田改造完成,以后的社员就不会再为苞米高粱卖不出去而发愁,每个社员就能吃上细粮,咱前进公社就能真正脱贫致富。
    也再没有老人因为没棉裤,躺在炕上出不了屋子,再没有孩子大冬天还穿着单衣单鞋,带着冻疮上学的惨剧发生。
    我们是党员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得落到实处啊。”
    几个农口的同志都低下了头。
    刘杰这是第3次跟王建民正式交谈,此时心里的感触1次比1次强烈。
    他跟王建民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1样,不过有1点却很相似,就是都想为社员办实事儿,并没考虑太多的个人得失。
    王建民刚进来的时候,刘杰都想打电话告诉母亲潘洋,这次的募捐行动别再搞了。
    可现在他的内心又燃起了1丝希望,唯1的1点担心,也被这团希望给埋没了,埋得他都忘了会带来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