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针对李莫愁,来自于吴皇后的最优解。(求订阅,求票票。)
见完了皇帝,郭靖面无表情的从皇宫之中走了出来,跟在他身边的是兵部尚书,新上任的左扑射,叫做李恩茗,是一个瘦巴巴的小老头。
郭靖和他认识很长一段时间,当年李恩茗去襄阳视察的时候,就和郭靖见过一面。
两人相谈甚欢。
但,后来因为某些人的阻拦,李恩明许下的承诺,一个都没有实现。
这一次,也是他明面上举荐了郭靖。
但,这个小老头也不止一次和郭靖讲过,真正想让他去当这个襄阳太守的是更上面的人。
但至于是谁,小老头打死也不肯说。
无奈之下,郭靖也只能忍下心中的疑问。
不过,是谁安排去当这个襄阳太守镇北将军,都无所谓。
郭靖所需要的,只是为了能够守住襄阳这个地方。
至于其他的东西。
郭靖并不是很在意。
如今的他,挂了一个殿前指挥使的闲缺。
这虽然是一个闲缺,但却是从二品的官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他襄阳太守、镇北将军的职位。
“郭大人、李大人、请留步!”
身后传来了一个人的声音。
两人顿时向后看去。
是一个年轻的文官。
郭靖不认识他。
但是李恩茗却是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还是很给面子的停下了脚步。
“郭大人、李大人,下官有礼了。”文官微微,躬身抱拳:“李大人,秦相有请!”
一听到这句话。
李恩茗脸上的表情更加的严肃。
他看了一眼,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宫女太监。
有些不想去。
但考虑再三还是叹了一口气,不过这老家伙眼睛咕噜噜一转,便对着郭靖说道。
“郭大人,不知道有没有时间陪老朽我一起去上一趟。丞相大人协管户部,你襄阳全县的一切兵响、粮草,还有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都得由丞相大人一起负责。”
郭靖就算是再过于木讷愚钝也明白这个老东西是想把自己拖着一起去。
虽然,不想身处于名利场之中,但一想到襄阳前线,急需军饷粮草,便拱了拱手,:“听李大人的,下官愿同往。”
“郭大人客气了!”李恩茗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这郭靖虽然原来只是一个江湖武夫,但却是有真功夫在身的,并且这一次是由后宫里的那一位贵人点名提携。
有他陪同,这秦桧就是满肚子坏水,也让他有苦说不出。
旁边年轻的文官也是一愣。
但也没有过多的犹豫,便转身带着两人,向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郭靖本来想骑马自己走的,但却被小老头强拉着坐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以后。
李恩茗立刻小声的对着郭靖说道:“郭大人,到了秦桧的府上,以后你不要说话,有什么问题都由我来招架,你只需要未来帮我做个证人就够了。至于,襄阳前线的军饷粮草事宜,伱放心,我一分一文一粒粟都不会少你的!”
“好!”
对于这一位秦丞相,郭靖是有印象的。
但知道的并不是太多。
只知道这位秦丞相和满清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又深得当今陛下的宠幸,但又牵扯进了不久之前发生在皇城之中的蒙古人刺杀事件当中。如今,算是半隐退的状态。
很快,马车就到了相府。
一个长相算是几分英俊的中年儒生站在门口。
郭靖不认识他就是秦桧,但是小老头却刚下马车就立刻抱拳。
和秦桧行了一整套的官礼,看上去无比的繁琐复杂。
而郭靖只是行了简单的见官礼。
也许是下人早就通告过,也许是他城府极深能够做到面不改色,因此面对郭靖的到访并没有露出半分的惊讶,而是十分温和的让开了身子。
“两位请进!”
秦桧将两人引到了最中央的会客厅。
也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闲聊了几句,便说到了正题,;“两位,不知道对于如今蒙古大汗遇刺身亡的事情有何看法?”
李恩茗面不改色,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一件事情本官已经上报吾皇,本官没什么看法。”
秦桧笑笑也没有说话,而是看向郭靖。
“郭大人怎么看?”
郭靖刚要说话,李恩茗却突然打断了他:“郭大人和本官是一样的看法,秦相有什么看法,不如直说,让本官和郭大人也听一听。”
秦桧在心底暗骂了一声这个老狐狸。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个老狐狸如此的狡猾。
但他脸上却还是和颜悦色。
只是可能着了一些风寒,咳嗽了几下,才说道:“本官认为,这一次蒙古大汗遇刺身亡,不管是真是假,接下来一定会大举入侵中原,而不会去和满清开战。因为满清兵强马壮,这位新的蒙古可汗忽必烈,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一定急于表现立功,从而获得其他蒙古诸王的支持。
与其去和满清死磕报仇,不如入侵我富饶的中原地带。
毕竟和兵强马壮的满清铁骑比起来,我们的北方就只有孤零零的六座城池串联在一起的襄阳防线,总共不过两三万人,如何抵抗得了蒙古数十个部落几十万大军。”秦桧说完,从两人的脸上扫过目光,想要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