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 > 第20章 于谦:主张南迁者,可斩!

第20章 于谦:主张南迁者,可斩!

 热门推荐:
    第20章 于谦:主张南迁者,可斩!
    于谦在走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变得安静起来。
    他们都是忍不住闭上了嘴巴,一句话都没有说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于谦这个人,非常的不错。
    当初,朱祁镇非要打他,是他第一个站出来阻拦的,也是唯一一个人,站出来阻拦的。
    现如今的朱祁镇打了败仗,被瓦剌人掳走了。
    那更加的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于谦的决定有多么的正确。
    当时所有人听他的意见,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奉天殿中,也是变得有些安静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让出了一条路,他们都是看了看于谦。
    他们都是有些愧疚的,都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他们有的时候就在想,当初要是站出来反对的话,也不会有,现如今土木堡之变了。
    于谦走了过来,他身穿着蓝色的官袍。
    他看了看孙太后,将土木堡战死的将士们的名字,都一五一十的念了出来。
    孙太后也是不太自然。
    她心中也是有些后悔了,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当初就应该听于谦的话。
    但是现在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她也不得不想办法,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这个时候,你怎么看?”
    孙太后看了看于谦。
    于谦张了张嘴。
    还不等他开口说话,就是看到一个人突然走了过来。
    这个人正是朝廷的命官,他的名字叫做徐有贞。
    他在走出来的时候,只见他手中,拿着朝板,然后开始恭敬地禀告着。
    “太后娘娘,臣有一计,可解当下之围。”那个徐有贞开口说道。
    孙太后愣了愣,然后连忙问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你说说你的办法?”
    徐有贞微微的笑了笑。
    他的手开始算了起来,看他的样子,似乎在施展什么占卜之术。
    所有人都只看到这一幕。
    如果要是仔细的发现,那么就是看到此刻的杨士奇等人,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们都是从永乐朝,宣德朝,洪熙朝走过来的大臣。
    他们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而看到徐有贞这般模样,他们自然是猜出来了。
    这简直就是在故弄玄虚,而且相当的不可信。
    此刻的徐有贞走了过来,他微微的笑了笑。
    “眼下皇上被敌人掳走,现如今敌人已经快打到京城了,而眼下只有一计,能够解当下之为。”徐有贞微笑说道.
    孙太后微微一愣:“那么伱倒是说说,到底有什么计划?”
    徐有贞笑道:“其实很简单,这一次的办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南迁!”
    “南迁,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南迁能够让百姓,安然的活下去。”
    徐有贞笑了笑,而且他脸上也是充满了自信。
    徐有贞扑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
    “太后娘娘,为了整个天下,为了整个大明,只有南迁,才能够保住百姓,只有南迁,才能够东山再起。”
    徐有贞缓缓的说道。
    孙太后有些动摇了。
    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都是如此,就连杨士奇,也是开始自己想这个这个问题。
    似乎眼下,也只有南迁,才是最好的选择了。
    所有人都在沉思着。
    徐有贞微微的笑了笑,他更是鼓起了勇气,往前走了一步。
    只见他微微的笑了笑。
    他觉得要趁热打铁。
    “臣乃是宣德七年的进士!”
    “在幼年的时候,得到神仙传授星卜之术。”
    “今来,臣夜观天下,发现天有异象。”
    徐有贞说的越来越夸张了,但是所有人还在傻傻的听着。
    只有于谦在一旁听着,他冷哼了一声,因为他很清楚,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徐有贞又是开口:“这一次臣用星斗之数,更是占卜而出,感觉南方盛有旺盛。”
    孙太后皱了皱眉头,脸上有些不悦了。
    “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讲明白一点,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孙太后问道。
    徐有贞:“这一次臣夜观天象,觉得这个时候,南迁,才是最好的选择,南迁,才可以以避祸事。”
    “胡说八道,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你这话是骗三岁小孩吧,还夜观天象,你骗谁呢?!”
    于谦整个人都是有些生气了,他怒火冲天。
    徐有贞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夜观天下,天象示警,眼下这个时候,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微臣倒是觉得,南迁是最好的选择。”
    于谦怒道:“妖言惑众,倘若天下大事,都靠天象的话,那么太祖高皇帝,还用打仗吗?等着天下示警了,等着敌人完蛋得了!”
    于谦是直脾气,哪怕烧石灰那么多时日了,但是该说的话,他一点都不含糊!
    徐有贞微微的笑了笑。
    “于大人,您用不着如此的激动!”
    “既然你不相信天象的话,那么可以啊咱们暂且不说!”
    “那么眼下倒是有一个问题了,我要好好的问一问于大人!”
    “放眼这个京城之中,三大营还有多少人守着?”
    “眼下京城已经危险起伏了,你敢担保这一仗能够打赢?”
    徐有贞手中拿着朝板,得意的问着。
    于谦愤怒的挥了挥手袖袍!
    徐有贞:“于大人,你也用不着那么激动,现在能战的人,也不过才两万多人!”
    “而且其他剩下来的人,都是老年弱残。”
    “现在瓦剌人,已经攻打过来了,我们大明朝的军队,能够在第一时间调过来吗?”
    徐有贞眨了眨眼睛,他就这样认真的看了看于谦。
    徐有贞:“假如瓦剌人,要是能够入关的话,十天之内,恐怕就能够打到京城了,于大人啊于大人,你是想让我们所有人,都当俘虏吗?”
    于谦眼神犀利,他没有任何的动摇,只见他冷冷的说道:“京师是国本,一动,大势去也。”
    “宋朝南迁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难道我们还要来一场靖康之耻吗?”
    “臣今天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主张南迁者,可斩!”
    他的声音洪亮,更是震耳欲聋。
    所有人心头震了震。
    仿佛都被于谦的这话,深深的震撼住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孙太后旁边的一个皇子走了过来。
    只见他他双手抱拳开口。
    “儿臣认为,于大人所言极是。”
    “京师是国本,只要京师在,那么援兵肯定会到来。”
    “倘若我们全部南迁,那么大明朝,就真的要完了。”
    这个皇子,他正是朱祁钰。
    大明朝的郕王!
    朱瞻基的第二个儿子!
    “说得好,不愧是咱朱家的子孙!”
    奉天殿的外面,突然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
    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惊。
    不管是于谦,还是孙太后等人,都是目光猛然间看了看奉天殿的外面。
    那里有着一道人影,一步步走了进来。
    各位爸爸们,求求投资,求求月票,我会努力写好这本书的,你们支持一下好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