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楩好奇的拿过一本看了起来。
朱楩是没建立所谓的内阁制度,可是他让朱桢监国,简直不怀好意。
尤其是宋朝,最为夸张。
为何他要让朱桢当监国?就是要刷掉一批这种东西啊。
而且在有了年号以后,一般都会以年号为帝号。
也正是因为汉朝的推恩令,导致了汉室宗亲过了几代人以后,譬如那刘备刘玄德,竟然落魄到要去买草鞋度日的程度。
而且想要开掉这些人却又千难万难。
好家伙,他把自己弄到监国的位置,然后自己带着美娇娘跑出去了。
朱楩听着朱桢的汇报,心里也在思考这些事,同时不无感慨道:“六哥,果然咱的眼光独到,你就是监国的这块料。”
于是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你当个人吧。
朱楩吓了一跳,忙问道:“六哥,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有人敢欺负朕的兄弟?谁?是谁如此放肆?你说,只要不是咱爹,谁都不好使。”
“这些阿谀奉承,没事闲的就把屁乱放的奏章,让他们今后少发,朕更希望看到他们描绘当地风土人情,以及百姓生活条件。有问题让他们提,有建议让他们说。别说废话,别做昏事。否则咱不介意把天下官员全换一批。”
宋朝则是动辄四、五百人。
“好家伙,这是给咱们大明打天下,还是给他们自己打天下啊?我封的过来吗我?”
在汉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于是提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然后朱桢的批示写着:“知道了。”
所以他之前自封为明太宗,活着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上谥号,根本就是胡闹。
我特么是皇帝,不是卖茶小姑娘,你调戏朕呢?
“但是如果满朝都是王公贵族,国家和百姓可吃不消啊。”
可朱楩的降级制度,那可是一撸到底,直到降到底了才不降了,因为再降就没了。
跟他比,自己都是心胸广阔了。
“还有工人,儒家把工事比作奇淫巧技,可咱正是靠着几百门火炮,一路横扫西域乃至蒙古草原的。”
朱楩这才娓娓道来:“随着咱们大明继续开疆裂土,以及随着大明王朝千秋万代。可想而知,今后还会继续封爵,以后会冒出越来越多的贵族阶级,甚至是崛起许多世家。”
朱楩笑了:“爹,你慌什么,我还没提改籍制度呢。这些户籍永固的问题,实在是太坑了。必须得改。尤其是军户籍,咱要为所有军户籍消籍。”
“所以你的年号也要尽快想好,然后一起发出去。”
朱楩露出一抹坏笑。
还有平安、盛庸与宋晟等人。
朱元璋回过头,对朱楩笑了一下,然后又皱眉对朱桢斥道:“你批阅的都是什么东西?”
所以朱楩难得大方一次,把男爵作为最后底线,降到男爵就可以不降了。
那么又有多少侯爵只能是个子爵?
“长此以往下去,绝对会成为隐患。所以必须得改。”
只见上面没什么大事,只是简单汇报了一下当地情况,以及说明了当地已经在筹备今年农耕的事宜了。
没有这么干的。
至于明朝,首先要考虑明朝中后期受到自然环境小冰河时代影响,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
可惜没办法,除了他有机会改写大明被覆灭的历史,不让中华大地再次惨遭外族屠戮洗劫,那就只能让他带领大明强盛起来了。
“爹,我知道你急,但是你先别急,”朱楩安抚道。
这道奏章写着,要在今年六月奉上当地特产的水果。
老头子真的是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哪怕卸下重担当太上皇了,仍然不肯懈怠。
朱元璋目光复杂的看着朱楩,世人都说他朱重八小气,可自己的儿子,才是棋高一筹啊。
到了汉武帝时,主父偃也提出实行推恩令。
“毕竟你现在可是一国之君,而且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你心中的远大抱负,怎可儿女情长?而且我们会在后宫一直等你,又不会跑掉。”
“别忘了,马上就有五十万大军班师回朝了。还有冯胜、傅友德等一众将领要封赏呢。”
“没什么问题啊,”朱楩说着拿起下一道奏章。
朱元璋心里一动,最近忙着朱楩的婚事与登基大典,差点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比如朱元璋开国之后,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所以也可以称呼他为洪武大帝。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是地方官员的一片孝心,同时也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如若冷待,必寒了人心。而且他们送不送,朕收不收,都不打紧。可若是一次不要,今后就再无旧例,朝廷威严何在?他们需要对朝廷一直保持敬畏之心。”
他可不想背黑锅,哪怕是个火坑,你也得让我知道这坑里有什么不是。
包括李世民,你在他活着的时候,当着他的面喊他是唐太宗试试。
哪有活人喊死后名字的。
结果朱楩竟然也要推行推恩令?
“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朱元璋怒道。
汉朝的宗亲王室和明朝藩王不同,郡县制是指藩国的藩王,有治理地方的权力,说白了就是周朝天子分封诸侯天下的制度延续。
所以朱楩竟然说什么要年年开科举,已经让朱元璋扭头要去找鞋底子了。
可朱楩还不以为意,对朱桢说道:“六哥,你起草一份文书,等到午朝的时候上奏给我。”
可朱楩却很腹黑,一旦最低等级添加了子爵和男爵,那可操作性就大多了。
朱桢挑挑眉,谨慎的问道:“内容是什么?”
“除此之外,袭爵还要降级。我说了推恩令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目的,是要杜绝世袭罔替的情况存在。公爵袭爵要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伯爵降为子爵。子爵降为男爵。男爵的话。暂时可以为最低爵位,袭爵不降。男爵就可以世袭罔替了。”
“爹,你不是说过,儿子我要以一代人完成几代人的事业吗?那就让全天下有才之人来一起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伟业好了。”
你想想,如果当初刘伯温不是伯爵,而是男爵。
朱楩绕了一大圈,可是这些事又是紧密相连的。
“可是在如今,这些都是贱籍,而且一旦入了贱籍,永世不得超生。商籍、工籍、乐籍、军户籍,好似天生低人一等。”
朱元璋也愣住了。
朱桢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朱元璋都陷入了沉思。
“你真是反了天了,咱还没死呢,”朱元璋一拍桌子,指着朱楩:“老六,把他给我按那,今天我非得好好抽你一顿。”
金銮驾上的徐妙锦三女对视了一眼,这才真切的感受到,原来当皇帝真的不是什么轻松的事,竟然如此繁忙。
前面提到过,皇宫不止是皇帝睡觉的地方,那么大,睡得过来吗?
“我的陛下,你现在是皇上,很多事还没处理呢。别的暂且不论,早朝的时候就忘记提醒你了。如今你已经登基为帝,是不是该改个年号了?”朱桢提醒道。
三女却很体谅朱楩。
可如此一来,该怎么让功臣得到满意的封赏呢?
“仔细说说你的推恩令吧,”朱元璋叹了口气,同时也开始好奇起来,朱楩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耿炳文为长兴侯,也足以封公。
“还有商人,如今商税太低,农税反而过重。说什么士农工商,其实农才是被压迫最狠的啊。商税该涨。同时商人地位也得提升。”
朱元璋吓了一跳,这是要撂挑子不干了?
当然不是。
自己当初的那些政策,难道都是错的吗?
其实也不是,只是时局不同,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
治理国家的政策,绝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该符合时局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