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孝明天皇在御医的救治下,终于醒了过来,但是他感觉到无尽的虚弱,柳生立马让人喂补药。
孝明天皇总算缓过劲来,他立马问道:“朕怎么了?”
柳生直言不讳道:“陛下,您得了急性的天重症,病情来的太快太重,你已经…”
孝明天皇听到这话,不由得一怔,他不敢相信,自己正值壮年,就要英年早逝。
许久之后,感觉到虚弱的孝明天皇看向不远处的柳生,说道:“爱卿,可惜了,朕是看不到君临天下的那一日了。
朕知道,现在的局势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朕这一倒下,只怕会对局势有很大的影响,不过朕还可以帮爱卿最后一次。
快…快去叫皇太子来,叫所有大臣来。”
说完,孝明天皇闭上眼睛休息,柳生寸步不离,看着御医,然后让二条齐敬去叫人。
很快,皇太子明治天皇先到寝殿,跪在帘子前,柳生没敢让皇太子靠近。
孝明天皇看着皇太子模糊的身影说道:“皇太子,朕只怕是不行了,接下来这天下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不过伱不必担心,有内阁在,你就不会有事。
皇太子,你要像相信朕一样去相信柳生爱卿,爱卿是真心为国的,萨摩藩,长州藩,岩仓具视等等,都是想一些野心之辈,只可利用,你明白吗?”
明治天皇连忙行礼道:“是,儿臣谨记。”
他立马对着柳生行礼道:“拜见相父大人。”
柳生连忙避开道:“臣何德何能,太子殿下不必如此。”
孝明天皇开口道:“爱卿,你值得的。”
柳生一听,内心还是有些感动的,毕竟是孝明天皇信重他,他才有今日,不然他现在已经跑路北海道甚至是国外去了。
只可惜,孝明天皇要死了。
几人等待着,很快几位雄藩藩主,一些大臣们陆续赶到。
孝明天皇在女御的搀扶下直起身子道:“朕死之后,皇太子睦仁继位,柳生爱卿,你背负皇太子走到外面宣示其他人。”
二条齐敬,朝彦亲王,岛津久光,松平春岳等人目瞪口呆,一脸惊讶的看着柳生背着皇太子,一步一步走到门口,外面的大久保利通,后藤象二郎等人看到这一幕,只觉得五雷轰顶!
小松带刀咬牙切齿道:“可恶,这是天皇陛下临终托孤,臣负帝,何等殊荣,何等殊荣啊!”
其他人羡慕的都要哭了!
近藤勇直接感动的哭了,而土方岁三是满脸的兴奋。
宣布了这件大事的孝明天皇精气神一松,直接昏死过去。
十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孝明天皇宣布了遗诏之后的第四天,孝明天皇最终在昏迷中没了呼吸。
天皇驾崩,天下素缟,再加上这冬日的积雪,整个京都成了一座白色的城池。
十二月二十八日,新天皇举行登基仪式,柳生再一次背负明治天皇登上紫宸殿的帝位,待新天皇坐好后,柳生坐在帝位旁边的坐垫上,只比明治天皇低一个位。
岛津久光等人看着上面的柳生,心中五味杂陈。
原本以为等孝明天皇死了,他们就可以利用新天皇慢慢削弱柳生的权力,可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孝明天皇托孤给柳生,这下好了,柳生的权力不仅得到了巩固,还他妈的加强了!
岛津久光心态都要崩了,这以后还怎么玩啊!
主位上,柳生开口说道:“诸位同僚,今新帝登基,国中百废待兴,我等当尽心尽力,共同辅佐天皇陛下,完成先帝未竟之事!”
上方的明治天皇点头道:“相父说的极是,诸位卿家一定要配合好相父,完成先帝遗志。”
二条齐敬等人欢天喜地的行礼,岛津久光只觉得跟吃了屎一样难受。
散了朝会的岛津久光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他询问小松带刀等人:“现在该怎么办?有柳生这只拦路虎,倒幕就是无稽之谈!”
西乡隆盛摇头道:“到也未必,现在柳生是站在朝廷这边的,我们可以和岩仓大人合作,向朝廷提出让幕府大政奉还,先把幕府的名义给拿掉。
要是幕府拒绝,我们就可以逼迫柳生首相出兵讨伐幕府,如果柳生首相拒绝,那我们完全可以离间天皇陛下与柳生首相之间的关系。”
小松带刀醒悟道:“不错,我们先不提倒幕,反而从朝廷的角度削弱幕府的力量,要是柳生熙严庇护幕府,那天皇陛下就得怀疑柳生熙严的立场了!”
岛津久光闻言大喜,连忙说道:“原来还有这个办法,好好好,你们立马去找岩仓具视,他肯定也不甘寂寞了!”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一起去找岩仓具视,继续推行王政复古和大政奉还的事情。
岩仓具视也是意动,不过他说道:“只有你们萨摩藩,还是不够,长州藩那边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必须得拉拢其他雄藩一起才行。”
长州藩是坚定的倒幕派,不管是王政复古还是大政奉还,通通都不管,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消灭幕府。
西乡隆盛也是头疼这帮头铁的东西,但是长州藩现在他们的盟友,西乡隆盛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西乡隆盛想起了一个人。
他立马说道:“岩仓大人,土佐藩怎么样?另外我们还可以联系福井藩的松平春岳大人。”
岩仓具视欣喜道:“土佐藩,福井藩,都可以,怎么和土佐藩联系呢?”
西乡隆盛笑道:“土佐藩那边我有办法。”
岩仓具视也不详细问,他笑道:“好,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
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走出村子,大久保利通立马问道:“怎么联系土佐藩?山内容堂可是个老狐狸。”
西乡隆盛笑道:“你别忘了,坂本龙马这家伙可是土佐人,让他去找后藤象二郎吧。”
大久保利通疑惑道:“他可以吗?”
“当然可以!”西乡隆盛点头道,“这家伙已经向我说过大政奉还的事情了,这件事,他最合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