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366章 没一句好话

打车送米图回家的路上,两人一直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结果越是讨论就越难达成共识,唯一两人全都认同的,就是明天再看一遍。晚上米图躺在床上,克制不住地打开蚕豆刷影评,被剧透也顾不得了(她自己都觉得离谱,看过一遍居然还要担心剧透),她迫不及待地需要谋求更多心理认同。

点开《第十三层楼》的页面,好家伙试映没几天,短评就已经破千了。

放空大脑三个小时之后,此时米图已经大致捋出了故事主线,刷了几篇高赞影评之后,她发现对于主线大家的认识倒是比较一致。

这是一个夫妻反目导致虚拟世界崩塌的故事,有个账号叫“都江堰怪味豆”的影迷做了一个比喻,让米图深有同感。

小孩子撒尿冲垮了蚂蚁窝,对小孩子来说只是一场玩闹,可是从蚂蚁的视角出发,却无疑是一场灭世之祸。

幸好陈一鸣给蚂蚁安排了一个逆转的机会,潘月明这只英雄蚁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仅让两个熊孩子吃了教训,而且还为蚂蚁窝赢得了一劳永逸的安宁。

不过主线以外的部分,大家的分歧就比较大了,各种解读都有。

比如宋嘉扮演的女研究员,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有的认为宋嘉是pua不成之后恼羞成怒,决定一步到位直接给老公换个脑子,把摆烂的陈昆踢出去,把上进的潘月明换进来。

有的认为宋嘉还是想把乐不思蜀的老公拽出来,不是换脑子,而是献祭潘月明打动陈昆,进而刺激陈昆不再摆烂。

还有的甚至认为宋嘉早就把老公嘎了,病房里那一段在时间线上是追忆,宋嘉降临虚拟渝城,是为了把陈昆的记忆导出来。

至于陈昆的定性,除了中二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其他的同样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陈昆是要借助虚拟渝城打造一个线上家园,重拾感情的美好。

有的则认定陈昆就是个破坏分子,摸进虚拟渝城就是捣乱来的,他也许还对宋嘉有感情,但也绝对不愿意出去再受摆布,因此才会给潘月明留后门。

更有人给陈昆定了个赛博人奸的绰号,他的屁股显然已经歪到了ai一方,试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还对老婆有感情呢。

跟这两个人类相比,潘月明为首的几个电子人,却显得人品格外坚挺,重感情,讲情谊,有担当。

以至于不止一篇影评强调,陈一鸣绝对是故意这么设置的,别问,问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米图丢下手机睡着之前,还在为自家偶像担着几分心思。

《第十三层楼》这脑洞是不是开的有些过大过多了呢,愿意发评论的蚕豆人,绝对算得上硬核影迷了,他们对电影的评价都如此不统一,对剧情的分歧又是如此严重,普通观众的观影门槛可想而知。

这部电影,真的适合在讲究合家欢的春节档上映吗?

隔天米图的二刷未能如愿成行,因为试映场的票子秒没,根本抢不到。

不过她内心的担忧倒是应验了,网上果然有了不少对《第十三层楼》与陈一鸣的质疑声音。

今年的春节档堪称五大高手华山论剑,作为前戏的试映场早早就吸引了各路媒体高度关注。

年前这一周,排第一的热门话题是春晚,因为今年的总导演破天荒地邀请了王小刚,全国人民都想知道贺岁喜剧之王能不能把扑到地心的春晚捞起来。

春晚往下,排第二的就是五部春节档电影,三部港城大片,一部畅销书改编,一部陈一鸣新作,个个儿都有噱头。

因此尽管试映场数量有限,但各路声音经过有心媒体的放大,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总体战况嘛,东南西北那四个各擅胜场,唯有居中的卫冕冠军收获的评价相对“中性”。

毕竟还没有大规模上映,看过试映场的观众数量有限,陈一鸣到底是人的名树的影,国际双金奖项加上n个国内票房纪录镇着,让媒体一时半刻的也只能拿观影门槛太高说事,

引用的影迷与影评人观点,也大多是看下来太烧脑子,可能不太适合一家老小放松。

可能是陈一鸣与铂爵一直对媒体求证闭口不言,给了友商某种激励,腊月二十八那天,网上突然起了一股节奏,认为陈一鸣这次大概率会翻车。

论据还挺齐全,有数据有实例,有表格有图片,突出一个准备周全。

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排片率,平均17.5%,五大高手里敬陪末座。

然后是上座率,某知名不具影院经理透露,《第十三层楼》试映场上座率低至八成以下,创下了陈一鸣作品的新低。

海外权益方面,华纳中国内部人士爆料,尚无获取《第十三层楼》改编权的计划,至于海外上映同样没有具体时间表,这也是陈一鸣电影的第一次。

专家点评自然也不会落下,坊间传言《第十三层楼》的公映版相对于送审版改动颇多,铂爵至少删减了二十分钟时长,这一点也被电影局审片委员会某委员予以默认。

最后则是观众的映后访谈,有说没看懂的,有说心情抑郁的,有女观众说无法认同宋嘉,有陈昆粉丝不接受偶像如此疯批。

较起真儿来,没一条是负面言论,但仔细一品,肯定是没一句好话。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