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312章 我更愿意自己在第一行

“没错,是我自编自导,潘老师有什么指教?”潘月明有些茫然地说道,“陈导,你说,究竟是亲人的背离,让人一时看不清自己,还是因为一直就没有看清过自己,才导致了亲人的背离呢?”

陈一鸣一时无言,难怪打见面就觉得潘月明一副神思不属的样子,原来是自己的项目让他联想到自己身上了。

想到对方的经历,显然是枕边人的重击让他怀疑人生了,眼下估计还处于心理重建期呢。

既然如此,这个问题就不好草率回答了啊。

其实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固定的先后关系,本就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再说了,所谓的看清与看不清,也只是一时一地具体而言,找寻自我难道不是贯穿一生的永恒进行时吗?

在内心仔细组织好措辞,陈一鸣温声答道,“也许你并未看不清自己,只是没看清别人,毕竟身在此山中嘛。”

他还特意在后面加了一句,免得指向性太过明显让对方难堪。

“电影的主题确实是找寻自我,但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就是主人公不甘心稀里糊涂地活着,他愿意付出代价,甚至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来寻找一个让心灵平静的答案。

而很多人是没有这种内驱性的,反正看清或是看不清,都是度此一生。”

潘月明并未被安慰到,他反问道,“陈导不会觉得主人公太过自以为是吗?也许他付出的代价不止是他自己拥有的,还有亲人、爱人、家人或者朋友的。

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心灵平静,连累他人一起承受代价,难道不是一种自私之举么?”

陈一鸣坦诚地答道,“很遗憾,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没人能无牵无挂地活着,总要与这样那样的东西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爱你的人会体谅你,怨伱的人也未必不同情你,这些本就是代价的一部分。”

潘月明垂头陷入了思索,小园的角落里,再度陷入一阵安静。

只不过,跟最开始相顾无言的尴尬相比,现在的安静令陈一鸣感觉很惬意。

潘月明问的问题,跟电影有关也无关,但并非毫无价值,起码让陈一鸣得以联想到一些创作上的东西。

他之前一直站在男主角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毕竟原片就是男主视角。

而潘月明的话,让他想到男主角的那些身边人,那些选择各异的“外人”。

比如疯狂的女科学家,一直是作为幕后boss存在的,也是意识体心灵缺陷的始作俑者。

自己动手“做”一个十全十美的老公,真的是她的行为动机吗?

也许她的疯狂之举,同样是一种“找寻”的过程,只不过在她眼里,程序创造的意识体,即便能算是某种代价,也无关紧要而已。

而宅在虚拟世界不愿意脱离的现实人类,说是沉迷虚幻也有些过于武断笼统了,谁能说非主流的“自我认知”,就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呢?

陈潘两人一个抬头一个低头,同时陷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全程旁听的廖珊不能淡定,搞什么啊,对坐参禅吗?

老潘到底在说些什么东西,套近乎啊,介绍履历啊,讲角色理解啊,这么难得的机会,你和陈导探讨人生哲学?

带不动!属实带不动!

陈一鸣也莫名其妙,说的云山雾罩的完全听不懂,不过导演就是这种奇怪的生物,见怪不怪了。

所以她现在应该开口说话吗?这样傻坐着显得我很憨批啊。

可是明明一派安静祥和的氛围,却莫名感觉到一股压迫感让她闭嘴是怎么回事?

廖珊已经忘了自己数羊数到了几,总算有人打破了这种令她不适的安静。

潘月明抬头说道,“陈导,你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真的非常感谢。

我会认真准备试镜,争取能在《第十三层楼》的剧组里再次与你见面,我很期待届时你对我的指导。”

陈一鸣微笑道,“指导不敢当,互相学习。

而且你不必谢我,你给到我的东西,只会比我给你的多。

不管未来是否有机会合作,《第十三层楼》都有你的一份帮助,如果你不介意,我希望能把你的名字加到特别鸣谢的行列里。”

潘月明挺身站起,身上陡然多了一股一往直前的气势,面容依旧憔悴,但两只眼睛亮得惊人。

他与随后起身的陈一鸣双手相握,然后正色道,“再次自我介绍,潘月明,一个演员。

我更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演员表里,而且在第一行。”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