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小时的会议,一个详细的比邻星系探测计划,被制定出来。由瑞达航天公司和国家航天局共同出资金和技术,打造十艘航天器,包括无人和载人不同款式,先后派往比邻星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多次探测。该计划涉及到的资金投入在百亿以上,计划持续时间十年以上。如果探测结果比较理想,在十年之内,人类航天员将出现在比邻星系内,甚至是登陆比邻星b行星,进行进一步的探测和开发。
当然以上是长期规划,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星流一号探测器的控制、路线规划、和数据处理工作。目前星流一号探测器,正在沿着切线方向,飞向比邻星系内围,如果不加以控制,将沿着一个椭圆轨道,飞向比邻星附近,而后被引力改变方向并加速,从另一个方向离开比邻星系。这个飞行路线,本身就路过这次探测的首选目标比邻星b行星附近,只要给星流一号发送控制信号,启动辅助引擎,对飞行方向进行微小调整,让飞行路线距离比邻星b更近就好。等到星流一号飞到比邻星b附近,再启动主引擎,进行反推制动,从而切入比邻星b的环绕轨道,从而对该行星,进行近距离观测。如果有需要,再次启动引擎,推动星流一号撞向比邻星b也不是不可能。
根据星流一号传输回来的照片和轨道数据,贾维斯很快计算出了新的飞行参数,第一时间通过量子通信系统,传输给了星流一号探测器。在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回传影象中,机身一侧的两台小型等离子引擎被点燃,发出淡蓝色尾炎,产生的反推力,作用在探测器上,缓慢改变着星流一号的飞行方向。由于此时星流一号的飞行速度实在太快,远远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所以这个改变航向的过程,非常的漫长,需要三个小时之久。
就在星流一号飞向比邻星b行星期间,瑞达航天和国家航天团队的研发人员彼此合作,互通有无,快速设计了几款全新的星际探测器,分配给多家研究所和团队,马上投料,进行生产。
与此同时,瑞达航天主导设计的远程控制机器人也列入了这次的比邻星系探测计划中,并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研发速度,再次追加了20亿投资,包括乔瑞达本人在内的50多名专家教授,资深研究员,加入研发团队,以增加研发力量。
其实在去年瑞达航天第一次载人登月项目中,就曾经使用过远程控制机器人。只不过当时的机器人还比较粗糙,动作不够灵活,信号传输使用的还是中微子通信,无法在这次比邻星系探测中使用。毕竟比邻星距离太阳系太过遥远,达到了4.2光年以上,中微子通信的传输距离基本够用,但是传输速度还是太慢了,大概和光速相当,信号一来一回,至少八年过去了,又谈何控制。目前来看,只有乔瑞达通过系统搞出来的量子通信系统,可以做到无视距离,哪怕远隔数个光年,也可以做到信息同步,从而实现远程实时控制。
瑞达航天这次立项研发的远程控制机器人,结合了脑机接口、量子通信、精密机器人、核聚变电池和人工智能等多项尖端技术,是真正的高科技结晶。有了它,工作人员只需要戴上一个脑波采集器,就可以连接远在4.2光年之外的机器人,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共享,手脚四肢的同步控制。到时候,进行一些星际远航、外星球探索、甚至是星际战争等危险活动,再也不必航天员一身犯险,只需要派遣一些远程控制机器人过去,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而控制机器人的人员,只需要留在安全的大后方就行,再也不会有无谓的牺牲。有了这种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帮助,人类星际开拓的脚步,可以大幅加快,即使遭遇星际战争,也不会出现任何伤亡。
有了乔瑞达的加入,整个项目推进的速度明显变快,很多先前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乔瑞达都能给出解决方案。一些需要全新研发的材料或者技术,乔瑞达也能给出正确的研发方向。科研从来不怕出现错误,就怕找不到正确的研发方向。在乔瑞达的多次出手指点之下,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个个被击破,研究法进度快速推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初代远程控制机器人,就被生产了出来,进入到了测试环节。
在这两个月内,又有四颗小型探测器先后发射升空,离开地球之后,径直飞向冥王星轨道外围的星流通道入口,借助星流通道,飞向比邻星系。华夏突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射如此多的深空探测器,吸引了全世界各大航天强国的关注,也引起了众多民间航天爱好者的好奇。有很多官方或民间的航天机构或个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瑞达航天,或者华夏航天局,询问这些深空探测器的探测目标。两者早有默契,以寻找太阳系外围天体的借口,搪塞了过去。至于其它国家信不信,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至少那几个航天强国是不信的,全球多个大型天文望远镜,甚至是太空望远镜,纷纷调整观测目标,用于追踪那四颗小型探测器。星流通道的存在,怕是隐瞒不了多久了。一旦小型探测器进入星流通道,消失在那些天文望远镜的镜头之中,其他国家的天文机构,必然发现那个位置的特殊。不过即使太阳系外围存在星流通道的秘密曝光出去,问题也不大,因为其他国家的航天技术根本不过关,无法支持他们对星流通道,甚至是对面的比邻星系,展开探测活动。
星流一号探测器,经过这两个月的飞行,距离首要探测目标比邻星b行星已经非常近了。制动程序已经提前启动,两台反重力引擎正在全力工作,反推做工,为星流一号进行减速,为切入比邻星b的环绕轨道做准备。随着距离不断拉进,有关比邻星系三颗行星,比邻星b、比邻星c、比邻星d的高清照片,不断回传,这三颗行星的有关信息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研究人员面前。其中比邻行星c已经确定是一颗冰冻星球,星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氮冰,温度甚至低到了零下二百多度,上面不可能存在生命。比邻星d距离比邻星非常近,表面温度超过了500°c,按照现有理论分析,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比较低。
只有比邻星b,不但存在磁场,还存在非常厚的大气层,温度适中、适合生命生存。尽管比邻星b由于距离比邻星太近,处于潮汐锁定状态,整体环境比较恶劣,但并不影响植物的繁衍声息。从最新传输回来的照片分析,比邻星b上,确定存在绿色植物,不过分布有些奇特,只分布在晨昏线附近,构成一个宽度上百公里的绿色植物带。从太空看去,绿色植物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圆环,环绕在比邻星b上,非常的漂亮。除了这个植物带,比邻星b面向比邻星的一面,是广袤的沙漠,干旱少雨,堪称生命禁区。而背面,常年不见天日,漆黑一片,是一片冰封世界。另外在晨昏线附近,还发现了多个巨大的湖泊,其面积十分巨大,说是海洋也不为过。
两天之后,包括乔瑞达在内的众多研究员,再次齐聚航天器飞控中心,因为今天星流一号探测器,将飞过比邻星b行星附近,将择机进行机动变轨,切入到比邻星b的环绕轨道。此次探测活动,能否取得圆满成功,全部在此一举。
一个上午的时间,两百多号人,坐在飞控大厅内,密切关注着星流一号探测器的飞行参数变化,同时分析着最新传输回来的照片,等待着关键时刻的来临。直到下午两点钟,最新指令从扬声器内传出来,“制动程序执行完成,飞行速度满足变轨要求,主引擎关闭,调姿引擎启动,对探测器的姿态和飞行方向,进行修正。”
十五分钟后,又一个指令下达“反重力引擎启动,进行入轨机动。”
三十分钟后,第三个指令下达,“调姿引擎二次启动,进行轨道微调。”
一个小时后,好消息传来,“北京时间15点12分45秒,星流一号成功切入比邻星b环绕轨道,当前轨道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轨道偏心率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