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瑞达拿着毛巾、牙膏、牙刷,去公共卫生间简单洗漱一下,然后来到厨房,找吃的。此时已经到了工作时间,除了乔瑞达之外的航天员全部去工作去了,整个居住区空荡荡的,没有看到一个人。好在,大家还记得有乔瑞达这号编外航天员在,给他留了早餐。今天的早餐是小米粥加生煎包,很日常的一顿餐食,应该是惟一的女航天员刘梅的手艺,口味还不错,乔瑞达吃的很满意。
吃过早餐之后,乔瑞达换上工作服,离开居住区,去寻找其他几名航天员。他打开通讯器,切换到公共频道,开口询问道:“我说哥几个,在哪里干活呢?”
“我和三名伙伴正在外面操作月壤打印机,建设小型聚变发电站呢。”谢端阳的声音在通讯器内响起。所谓的月壤打印机,是一套原地取材,利用月岩、月壤,机械粉碎之后,搭配一种特种粘合剂,做为原材料,进行3d打印房屋建筑的设备。月球基地的主体建筑,就是用这套设备建设出来的。
前文说过,目前的月球基地使用的是核能电池供电,发电功率有限,供应五名航天员日常用电就是极限了。现在基地内又多了五名新航天员,核电池提供的电能就不够用了。好在,这次奔月号空天飞机到来,除了带来了五名航天员,还带来了一套小型聚发电装置。谢端阳他们正在建设的,就是小型聚变发电站的防护外壳。
“乔总,你起来啦,我们四个人在基地旁边的设备维修车间,对钻地探测器进行检修保养,为下午的外星飞船发掘做准备。”这次说话的是周小波,来自官方航天员大队。嫦娥号空天飞机成功登月之后这半个月,第一批五名航天员始终没闲着,做了许多的基建工作,其中设备维修车间,就是他们的成果之一。设备维修车间,顾名思义,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维护。目前月球基地拥有的大小设备工具可不少,比较大型的就有钻地探测器、月球车、月面机器人、月壤打印机等等。这些设备常年在月球恶劣环境下工作,出现一些电子故障或者机械故障,是经常的事情,设备维修车间,就是为此准备的。
“我和刘梅在植物种植区,采摘果蔬和蘑菇。乔总,你如果没什么事,要不你来我们这边帮忙吧?”范子超向乔瑞达发出邀请道。乔瑞达身份特殊,这次来月球,主要是为了破解外星飞船的门禁,不算正式的航天员编制,也就没人给他安排日常工作。这也是今天早上,所有航天员都起床了,就剩乔瑞达一个人赖床,也没人叫他的原因。
“好吧,听说你们把月球种地玩的挺好,让我也开开眼界,品尝一下月球种出来的菜,味道会不会更好一些。”说着,乔瑞达已经迈开脚步,走向种植区。
种菜种粮食算是咱们华夏民族的传统艺能了,是写进了基因的东西。大到农村的广袤土地,小到公寓楼的小小阳台,都是大家发挥的舞台,各种农作物、蔬菜、卉种的飞起。太空农业是继地球农业、海洋农业之后,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前途远大,未来可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展了太空育种业务。时至今日,各种太空培育的优质良种,已经在国内广泛种植,出现在每一个国人的餐桌上。我国第一座空间站建成之后,就尝试过太空种菜,只是受限于空间太小,没有一直坚持下去。现在第一座月球基地建成,自然不会忘记种地这项传统艺能,专门开辟了一个区域,进行蔬菜和蘑菇的种植。一方面是进行月面种植实验,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航天员提供一些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除此之外,在枯燥乏味的月球生活中,在一片死寂的月球上,有一片绿色区域存在,常去逛逛,也有助于航天员放松身心。
吃过饭之后,大家稍事休息,就开始安排下午的工作。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此时,范子超和刘梅二人,正在种植区内忙碌,收割蔬菜,清理培养皿,调配水肥,检测各种植物的生长状态。乔瑞达是工人家庭出身,很少接触农作物,也不喜欢摆弄草,对植物种植可谓是一窍不通,站在旁边看了好半天,也插不上手。还是刘梅看不过去,亲自教导乔瑞达,学习了几种植物营养液的配法,这才让他忙碌起来。
谢端阳拎起一个工具箱,当先走进气闸舱,乔瑞达和周小波拎起工具箱,跟着走了进去。人造重力仪的覆盖范围,仅限于月球基地内部,并不包括气闸舱。仅仅一门之隔,重力差距巨大,手里的工具箱立马感觉轻了好多。
“乔总来了,看看咱们种植的这些蔬菜,长得还不错吧!”看到乔瑞达,刘梅颇为自得的炫耀道。
一个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乔瑞达三人,各自拎着一大篮子蔬菜,返回了居住区。接下来几天的蔬菜供应,这就有着落了。而后就到了刘梅的厨艺表演时间,乔瑞达和范子超跟着打打下手,洗洗菜、洗个盘子什么的。想想今天中午,就能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了,还挺有成就感的。
大家答应一声,去各自做准备去了。乔瑞达再次穿上来时穿的那套舱外航天服,换了一块电池,和一个氧气罐,以确保足够的续航时间。范子超和其他几名航天员,帮忙整理了三个硕大的工具箱,送到了基地门口这里。乔瑞达尝试着拎了一下,每个工具箱至少有二百多公斤,必须打开航天服的助力系统,才能拎的起来。
“也就是一些激光切割机、乙炔切割机、电磁爆破弹、c4什么的,都是开门要用到的工具。具体清单和用法,谢老大那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