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 > 第551章 测试光刻机安装

听到这个年轻人就是乔瑞达,瘦高中年人惊呼道:“啊,他就是乔瑞达,那个靠一己之力,研发出石墨烯芯片的牛人。我还以为他的年龄和我一样大呢,没成想竟然是一个正在读研究生的年轻人。我说老王,你的研发能力挺利害,教学能力却是一般般,教书育人几十年,连一个长江学者都没培养出来。要不这个乔瑞达,转到我的名下学习可好,我保证倾尽全力,将他培养成才。”王院士翻了个白眼,说道:“少来,人家乔同学,早就成才了好不好,根本就不用再学习什么。他之所以报我的研究生,不过是看中我这里条件宽松,时间自由,可以方便他管理公司,搞自己的研发项目罢了。以他的知识水平和研发能力,咱们能够教给他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了。”

“那真是太遗憾了,既然做不成师徒,那就做朋友好了,帮我们介绍一下,总可以吧?”

“这个可以有,来,小达,我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这位是姚院士,主攻机械精密加工和控制领域,咱们这台光刻机上的双工件台,就是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来的。另外姚院士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咱们学校隔壁华清大学的特聘教授。姚院士,这位就是我的学生,乔瑞达了。”

华夏两所顶级高校,华清和北大的恩怨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建国初的高等院系大调整时期。在这一时期,两校的得失和地位变化导致了它们之间的竞争和争斗。具体来说,北大在这次调整中,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学科和专业,特别是其文理科专业被大量拆分和调整,导致其综合实力有所下降。华清则通过这次调整获得了大量优质学科和专业,特别是工科的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成为国内工科领域的领头羊。这其中部分人才,就是来自北大,两所高校之间的梁子就此结下。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两家高校之间抢人才、争项目、抢生源、争拨款,各种明争暗斗,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后来有了高校排行榜,华清和北大为了争榜首的位置,那是各展神通,宣传战,舆论战,拼实力,拼数据,斗的不亦乐乎。

乔瑞达和王院士,都是北大出身,和华清出身的姚院士,注定不能一路同行,彼此合作可以,深交就算了吧。王院士在介绍的时候,特意点明姚院士华清教授的身份,也是怕乔瑞达真的被姚院士拐跑了。乔瑞达有才又有财,在科研上,也是一个天才,这么好的徒弟可不好找,错过了这一个,有生之年想要碰到下一个,希望渺茫。

“姚院士,你好,欢迎来到瑞芯晶圆厂,指导工作!”乔瑞达伸出右手,和姚院士握了握,说道。

姚院士苦笑一声,说道:“指导工作不敢当,被指导还差不多。自从来到瑞芯晶圆厂,见识到你们的石墨烯芯片生产线,我就大受震撼。这里面的技术细节实在是太多了,以我浅薄的认知,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明白。就在刚刚,我还跟林总监讨教问题来着。”

两人聊了几句,话题就转到了旁边这台光刻机上面,乔瑞达开口询问道:“姚院士,这台光刻机安装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能完工?”

“现在底座固定已经完成,调平和除尘正在进行。线路和管路连接已经进行了大概一半,再有上一个小时就能安装完成。”

这个时候,站在旁边的宋院士,走了过来,开口提问道:“乔总,我们生产的这台光刻机如何,能否入得了乔总的法眼?”

“只看外壳,和原版光刻机几乎毫无差别。内部构造,看不到,不好评价。光刻机安装到位之后,明天用它处理几张石墨烯晶圆测试一下良品率,就知道这台光刻机的真实情况如何了。”

说着话,乔瑞达用意念打开脑海中的系统面板,以眼睛做为镜头,对着旁边的光刻机,一通拍摄。而后将解析技能打开,导入光刻机图片,进行解析。下一刻,大量的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一股脑地涌入脑海。乔瑞达站在原地,消化了好一会儿,才吸收完所有的知识。

和原版光刻机相比,新研发的这台光刻机,大体结构完全一致,零部件造型也基本一样,只有个别细节上,有些许不同,这明显是二次优化的结果。这些优化有好有坏,好的优化,可以加快晶圆光刻速度,提升些许良品率,坏的优化则越优化越差,其中某个优化后的零件,甚至能造成特定条件下,整机崩溃,你说厉害不厉害。除此之外,乔瑞达还在这台全新的光刻机上,发现几处材料不合格,加工不到位的地方。那些使用不合格材料加工的零件,在新机阶段,或许不会出问题,但是使用年限一长,就会出现零件老化,强度降低,甚至彻底损坏,从而造成严重损失。

乔瑞达将这一切全部看在眼里,奈何无法直接言明,否则不好解释,他没有打开光刻机,是如何发现这些缺陷的。(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