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这种东西,他其实并不怎么看重。
无非就是商业联姻而已。
对他来说,怎么样都可以。
将婚书收拾妥帖。
张兴民朝着屋外走去。
外面已经有人给他备好马车。
马车上正是张家商行的标志。
张兴民坐着张家上岗的马车,来到京都东面的一条街道。
在大汉。
尤其是在京都。
向来都是东贵西富。
东边住的都是贵人。
西方住的都是富商。
北贵南贱。
北方自然住的是普通百姓。
南方皆是一些低贱之人。
比如歌姬,或者下九流。
张兴民让车夫停到一条巷道。
然后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之后进入其中。
按照拜帖所指的方位,敲响了一户人家。
房门敲响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响应。
一位老仆把房门打开。
看着站在屋外的张兴民,老仆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然后把大门彻底打开,冲着张兴民拱了拱手。
“小公子,您来了,快请进!”
张兴民点了点头,抬脚迈入小院。
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
看着也不算小。
可在这条街上,这已经算是很小的门户了。
“多谢。”
张兴民冲老仆道了一声谢,直接往旁边的书房走去。
刚走到书房门口。
里面便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是世侄来了吧,快请进!”
张兴民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恢复如常,整理了一下衣衫,推门而入。
“小子见过世伯。”
进入书房后,张兴民冲着上首之人微微躬身。
“世侄见笑了,快起。”
上面的人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绕过桌案,直接来到张兴民身边,把人托扶起来。
看着张兴民的样子,这人不由自主的红了眼眶,一时有些感慨。
“都长这么大了?”
“老夫还记得,当初参加你的满月宴时,那时你才这么点大,一晃眼,都成大人了。”
老者有些感慨。
还伸手比了一下张兴民小时候的个头。
好像是在怀念。
张兴民也跟着红了眼眶。
脸上满是感激。
同时往后退了一步,冲着面前之人躬身行礼:“世伯……”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看着老人有些于心不忍。
连忙将他带到旁边的座位之上。
让他落座。
“世侄的是老夫已经听说了,这次能重入朝堂,也算是陛下对张家的厚待。”
“世侄进入朝堂后,一定要谨言慎行,可别着了别人的道,更别中了别人的计。”
“哎!”
说到这,老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年的张伟。
张伟当年风姿绰约。
是所有人追逐的对象。
因为就没有张伟办不成的事。
此人是真的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
是大汉少得的能臣。
要是没出后面的事情,张伟肯定可以问鼎宰相。
甚至还能成为朝中重臣。
绝对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可惜……
可惜啊!
想到当年的是老者,忍不住摸了摸胡须。
然后看着坐在旁边端正不已的张兴民,心中又感慨万分。
张家的家教确实很不错。
张兴民虽未及冠之年,却风姿绰约,一看就是人中龙凤。
难怪会在这么小的年纪被举荐入朝。
等一下人把茶水上来后,老者轻轻的呷了一口,然后不经意的问道:“世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可找好居住之所?”
面对长辈的询问。
张兴民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冲着老者行了一礼,如实道来。
“多谢世伯担忧,陛下已经亲赐,依旧还是旧居,没有任何改变。”
张兴民的话,让老者不由自主的挑了挑眉。
他认真的看了看张兴民。
张家果然圣眷正浓。
哪怕这么多年过去,陛下还是忧心张家,对张伟的后人亦是过分关注。
张伟的后人才刚刚回来,陛下就让他们重回别院,这是想让张伟的儿子也成为大汉的尚书吗?
时过境迁。
陛下想这样做,问过朝中的大臣了吗?
想着,老者看着张兴民。
按照张兴民的年龄和资质。
进入朝堂后,应该会成为一名小吏。
如果有功绩,会让他继续往上爬。
他现在有些好奇,张兴民到底是以什么职位进入朝堂?
“世侄现在在何处任职?”老者想了想,直言不讳的说道。
反正他也没想藏着掖着,他就想知道,张兴民现在在哪里任职?
和他有没有接触?
要是张兴民和他在一个部门任职。
那他的麻烦可就大了。
朝中现在已经成立了好几个派别。
有不少派别都是抵制张家的存在。
这些人肯定不愿意让张伟的后人重新立于朝堂之上。
哪怕陛下让张伟的后人重新进入朝堂,他们也不会给对方高官爵位。
甚至不会让他在短时间内起复。
一定会拖他几十年。
要是能拖到刘彻仙逝。
那对他们来说就更好了。
所以,他现在十分好奇,张兴民会在什么地方任职。
张兴民挑眉看着面前的老者。
这人已经被他列入敌人的名单。
看来,是真的时过境迁,他父亲不在的这段时间,这些人都已经有了别样的心思。
这人真当自己是个傻子。
把什么话都说的明明白白。
是因为自己不懂吗?
他叔父给他取字慎独。
就是要让他慎重独行,不要听信旁人的谗言。
更不要走上他父亲的老路。
他觉得这个字很不错。
所以便主张让其成为自己及冠之后的表子。
他看着面前的老者。
眼中浮现出一丝别样的色彩,然后说道:“世伯容禀,我和大兄一个入朝,一个从军。”
“这是我和大兄商量好的,大兄现在已经在游历的路上,等他游历完之后,便会去军中任职。”
“而小子奉陛下之命,入朝任侍中一职。”
轰!
此言一出,老者都惊呆了。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张兴民。
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成为大汉侍中。
陛下是真的疼爱张家。
竟然给了张家这样的殊荣。
张伟当初用自己的命换取这步局,还真是做对了,竟然真的激起了刘彻的愧疚之心,更是让张家在这十年内安然无忧。
张兴民才刚刚回到朝堂,竟然给出了这样的职位,再过几年,这小子会不会直接成为大汉尚书?
不知不觉,老者心中已然十分骇然。
看着张兴民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
这小子一旦进入朝堂,怕是会激起一层浪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