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说的没错。
他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占全。
没有任何人阻碍他。
身边还有那么多人相助。
他确实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将燕国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伟见此人离开后,也跟着离开了别院。
他和燕国的人已经搭上了关系。
只需要和这边的人说清楚,他便可以直接随行军中。
等将闽越政权的人解决,他就可以回到京都。
只有董仲舒……
这人就没必要回去了。
……
随着燕国动乱。
闽越政权也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他们已然和大汉的军队正面交锋。
看着像他们全速进攻的大汉军队,南方蛮夷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对方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快到他们根本没能做出反应。
只能被动迎敌。
由于没有做足准备,第一次交锋,蛮夷大败。
闽越的营帐之中。
一群人汇聚在一起。
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一丝凝重之色。
其中一位长得十分粗壮的人,一拍桌子猛然站了起来,冲着旁边的人说道:“我们还在等什么?”
“之前不是已经确定好行军路线了吗?为什么要撤退?”
“要是从水路进攻,大汉怎么可能是咱们的对手?”
“为什么要和他们硬碰硬?为什么要用骑兵和他们对抗?”
这人骂骂咧咧,眼中全是不解。
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明已经占据上风。
他们甚至派人去联合周边的诸侯国。
这些人分明已经有所动作。
可大汉那边却突然推出了一个推恩令,让各诸侯国都忙碌起来,根本没时间顾暇他们。
这导致他们孤立无援。
除了组织当地的人奋起反抗,别无他法。
他们这边的船只才是最厉害的。
实力绝对在大汉之上。
要是从水陆进攻,大汉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搞他们大王在搞什么?
竟然选择用骑兵和对方对抗。
不但白白损失了几万人。
还让他们损失惨重。
这是什么做法?
不仅仅是此人,就连周围的人也一脸不解。
他们不淡定的看着坐在最上面的人。
想让这人给他们一个解释。
他们都是从部族出来的,背后都有人,离开此人,他们也不是没办法过活。
如果此人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们肯定会背弃此人。
“慌什么慌?”
“大汉突然推出推恩令,其目的肯定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实力。”
“他们的胆子还真是够大,也不怕这些人突然造反。”
“之所以让骑兵试探他们的实力,就想看看大汉的骑兵实力。”
“现在不是已经试探出来了吗?虽然咱们损失惨重,但他们也没讨到什么好处,也算是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
“水师那边准备好了吗?”
此人淡然说道。
他刚刚无非就是想试探一下大汉的真实实力。
匈奴和其他人把大汉骑兵吹嘘的这么厉害。
他要不尝试一下怎么能死心?
他现在已经知道大汉骑兵的实力。
以后就能避其锋芒,专挑大汉薄弱的地方攻击。
这里地广人稀。
且高山密布。
大汉想在这边将他们全部绞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还能在这里反杀对方。
这是他们的机会。
他要打破大汉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他要让大汉在他们这边吃个大亏。
只要能让大汉在他们这边折一次,闽越将会是南方地区最强的霸主。
甚至还能拿下南方的诸侯国。
还能同大汉平分天下。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局面。
高山虽然是最天然的屏障,但瘴气密布,且耕地面积极为稀少。
当地的百姓都生活得十分困苦。
除了掠夺以外,他们别无办法。
“大王,已经准备好了!”旁边的人开口回应。
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此人一声令下,他们便能直接奔向大汉。
陆地上他们或许打不赢。
可在水面之上,他们绝对是无敌的。
还无人能和他们抗衡。
哪怕是大汉。
“让他们立刻行动,向大汉发起攻击!”
此人一脸严肃的说道。
大汉已经将骑兵和大部分主力派往营地。
他们可以在这边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争取把他们的大部分兵力吸引过来。
然后趁着对方后面守备空虚,乘虚而入,将他们一举拿下。
闽越和大汉都在紧密锣鼓的准备着。
大汉在张伟的指挥下,守在最重要的关隘处。
他们准备在这边守株待兔。
张伟之前给了他们两个计划。
一个是从正面进攻,让闽越不得已从这边向他们发起攻击。
这个计划是为了引君入瓮。
其后,便是在这里埋伏军队,等对方进入他们的圈套后将其一举拿下。
目前的局势被他们掌握在手中。
只等闽越的人过来,他们就能将其一网打尽,绝了这个后患。
南方虽然瘴气密布,但气候适宜,要是能将此地拿下,再开荒种地的话,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是刘彻提出的。
他们自然没有反驳的余地。
只有照令行事。
……
深夜。
月光照在湖泊之上,映的湖泊波光粼粼。
埋伏在湖泊两侧的人,看着湖面的波光,眼中浮现出一丝别样的色彩。
然后小声嘀咕:“闽越的人真的会来吗?”
“他们各个骁勇善战,万一没选择这条路线,咱们又该怎么办?”
这人有点担忧。
他们将军把大部分主力都埋伏在湖泊两侧。
前方却没有太多主力部队。
万一闽越的人趁机突袭,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甚至有可能被他们一举拿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