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赵光义
因为黄三爷的事,陈云被迫提前出关了。
他曾经欠过黄三爷人情,一直没有偿还上。
如今有机会了解这人情,他自然要尽可能做好。
说是说尽可能做好,实则陈云只是打个招呼。
凭借他今时今日地位,让黄三爷不坠入地狱,无非就是一句话的事。
傍晚时分。
陈云站在山巅,望着绚丽的彩霞。
他的目光是在看晚霞,实则却在参悟着天机。
陈云透过层层时空迷雾,隐约察觉到历史走向,与自己熟知的有一些改变。
此前,他还未证得半步大罗时,曾经遇到过这种状况。
当时他推演出是因为九幽女魔王灭杀了天蓬大元帅引起,所以特地赶至阴间,将女魔王打得形神俱灭。
如今陈云观得未来的天机依旧变幻多端,却未曾像原来那么想。
他看到了更多的信息。
“这一切变化似乎要追溯到八十多年以前。”
陈云窥测着天机变幻,“当我降生于这世上,历史车轮的轨迹,就已经发生了一丝偏差。”
他终于发现了变化之源,原来竟是因为自己。
陈云前世学过一个词,叫做“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
有人举过一个例子,假设南美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最终将会在北美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个举例虽然具有夸张成分在内,但却直接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兴许只有一丁点的变化,却可能让整个事件结局发生很巨大的改变。
陈云降生于这世上时,只是山村一顽童,看似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影响其实尤为的巨大。
若没有外部力量影响,历史走向早就变幻的与所熟知的完全不同了。
就拿契丹灭后晋之战来说,如果陈云没有参与到这场灭国之战中去,兴许契丹灭不了后晋,那么后续的后汉、后周与宋朝也不会诞生了。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许多历史走向的变动,还需要我修正。”
陈云如今的法力高深,勉强也能做到当初玉皇大帝做过的那般壮举。
他想要彻底修改历史,其实不需要亲自出面,只需要施展无上妙法,强行干扰时间长河的走向,只是那么做影响太大,可能还有更大变数。
所以如果他要保证历史走向一定与记忆中一样,最好是从细节开始处理。
比如现在,陈云窥测天机时又发现了一个可能影响历史走向的变化。
最关键,这个变化还与自己介入有关。
如今是后周广顺三年,赵匡胤本该被担任开封府尹的郭威养子柴荣招入麾下。
然而陈云在历史走向中却看见,对方被后晋朝廷册封为滑州兴顺副指挥使,再过几天就要赶赴滑州任职。
若是陈云不出面干涉,大概率宋朝就没有了。
“如果我没有接触赵匡胤就不会有这些事。”
陈云暗忖道:“话说回来,我不曾接触,历史走向完全改变了,他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他感应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在让自己参与进那些本该发生变化的事迹。
这让陈云感到很疑惑,如果冥冥之中真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那么完全有能力直接修正历史长河的走向,为何还要让自己参与其中?
按理说,到了他这般修为,不可能感应错误。
然而此刻的陈云,却有一种好似错觉的感觉。
“希望是我感应错了。”
陈云目无表情暗思,“如今我已修行至半步大罗,还炼出了真之一炁,接下来不出意外,哪怕稳固发展,也能够一路修行成大罗仙,可要是我感应的没错,那其中变数就太多了,兴许在此方世界之中,真正的大罗仙不存在,就连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也只是虚幻的存在,那么,代表着我即便炼出真之一炁也不可能证得大罗。”
他不相信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如此超然的存在都是虚幻存在。
陈云至今为止,已经接触过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当中的两位。
分别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
唯一没有接触过的就是灵宝天尊。
他接触到无论老君,还是元始天尊,全都是真实存在的。
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个虚幻的存在。
另外,陈云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触之时,可以感应到两位大道的拟人化体现,拥有着半步大罗望洋兴叹的修为境界。
因此,他认为自己先前猜测应该是错误的。
“以后再慢慢感应,先去把正事办了。”
陈云往悬崖前的云海跨出去一步,身影没入其中。
……
汴京,赵府。
赵匡胤显得满面红光。
他一回来便对着妻子贺氏说道:“夫人,令下人煮上一壶好酒,今晚我要不醉不入眠。”
贺氏颇为惊奇道:“何事令夫君如此之高兴?”
“哈哈。”赵匡胤大笑道:“朝廷今日令我拜滑州兴顺副指挥使,我熬了这么多年,总算熬出头了。”
闻言,贺氏微微蹙眉道:“夫君升官倒是好事,只是滑州距离汴京甚是遥远,你若是要赴滑州任职,我们不得举家搬迁吗?这德昭年幼,如何能与我们舟车劳顿啊?”
她口中的“德昭”是赵匡胤次子赵德昭。
在历史上,赵匡胤有一个长子,唤作赵德秀,早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生平信息。
也确实,赵德秀仅仅一两岁就没有了。
当时赵匡胤险些抑郁,幸好贺氏前年又生下了赵德昭,他才好受一些。
听到妻子这么说,赵匡胤原本喜悦的心情,一下子变淡了不少。
他还记得长子赵德秀早夭,自然担忧举家搬迁时,年幼的赵德昭也如此。
古代没有现代社会那种交通条件,长途跋涉死个个把人再正常不过。
再加上古代医疗条件一般,若是路上生个风寒,真有可能要赵德昭小命。
毕竟小孩子的抵抗力,没办法与成年人相比。
赵匡胤略带犹豫道:“朝廷任职文书下来了,我若是不前往乃抗命,这……好像不太好吧。”
贺氏询问道:“能不能找人说说情?”
赵匡胤仔细琢磨了一下,“我爹爹倒是能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可没有一个正当理由,似乎也不能拒绝赴职啊。”
他说的倒是一点没错。
朝廷任职文书下来了。
你想不去就能不去吗?
那岂不是成了儿戏嘛!
想要不去赴任的理由,一般也就守孝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