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子仪刚才说的言重了,她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演员,我们只不过是互相成就罢了。”
老谋子接过话筒笑着说道。
“张导,无论是《英雄》还是这次的《十面埋伏》我们可以看到您对武侠电影有着自己的理解,请问在未来,您觉得武侠电影应该怎么拍呢?”
有记者提问道。
武侠电影该怎么拍?
这个问题很大,听起来就不靠谱。
但实际上,还真有种直指问题根源的意思。
早期的邵氏电影已经把武侠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让武侠电影这种类型片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随后导演李铵用一部《卧虎藏龙》夺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不仅拔高了武侠电影的地位,也让更多的老外了解到了武侠片。
紧跟其后的就是老谋子前两年上映的《英雄》了。
在高票房的刺激下,国内的武侠电影呈现井喷式爆发。
但《英雄》只有一部,张艺某也只有一个,大部分跟风拍摄的武侠电影最终都赔了个底朝天……
台上,老谋子思考了一会,最后缓缓摇了摇头,道:
“未来怎么拍武侠电影?老实说,关于这一点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喜欢武侠片,武侠片是华夏特有的、在全世界很有影响力的一种类型电影。”
所谓武侠,“武”是一种文化,“侠”是一种精神。
金庸在其小说中借郭靖之口道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八字,概括了武侠的核心精神。
自1928年《火烧红莲寺》在魔都首映以来,华夏武侠片中行云流水的武打动作、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
武侠片作为华夏电影独有的类型片,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银幕江湖。
2000年,李铵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该片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
2002年,老谋子凭借《英雄》收获2.5亿元国内票房。
而到了后世的2011年,华夏电影市场共有35部影片票房过亿元,其中国产片18部,武侠电影占一半。
新世纪以来,武侠电影积极寻求与其他类型的结合,在内容上开始立足武侠传统,挖掘武侠精神与时代的契合点。
如“武侠+奇幻”的《奇门遁甲》、“武侠+推理”的《狄仁杰》系列。
“武侠+爱情”的《剑雨》,还有《明日战记》也是一部科幻类外壳包装下的武侠类型作品……
台下的所有人都鼓掌叫好,毕竟武侠片嘛,大家都喜欢看,而且是老少皆宜。
正当四人即将走到台下的时候,老谋子突然拿起话筒,笑呵呵的道:
“今天还来了一位朋友,是我特意打电话把他从横店片场喊过来的……”
听到老谋子的话,江培安心里升起一股子不祥的预感。
果然,老谋子的目光很快就看向江培安坐的位置,他拿着话筒道:
“他呢为人比较低调,如果我不喊他上来,估计他就一直坐在下面了,欢迎我的忘年交,你们最喜欢的导演,江培安!”
听到江培安的名字,台下的粉丝立刻嗷嗷直叫。
“卧槽,江导也来了?”
“江导和张导关系这么好?我都不知道哎!”
“江导,江导!”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江培安的位置,耳边则是观众们的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
江培安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走到台上去。
“大家好,我是江培安,感谢张导的盛情邀请,也感谢你们的支持。”
江培安说完这些话后,就准备下台,反正就是上来打声招呼的事儿嘛。
见江培安想跑,老谋子一把抓住他,道:
“培安,你这可就不讲义气了,别人上台都是表演个节目再走,你说句话就想跑?”
“张导,我也没什么才艺,你就不要为难我了。”
江培安苦笑道。
台下的观众看到这一幕,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能让江导吃瘪的人可不多,张导绝对算一位。”
“我听说江导刚出道的时候,还在张导的手底下当过副导演呢。”
“哈哈哈,张导好样的,抓住他,可千万别让他跑了!”
台下的观众幸灾乐祸的喊着,记者们也连忙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这个滑稽的场面。
“怎么就是难为你了,你小子可是没少出单曲,今天是《十面埋伏》的首映典礼,你就没有什么准备?”
老谋子笑呵呵,一副老农民的憨厚模样。
江培安双手摊了摊,道:
“我以为就是过来看看电影,再看看明星们的表演就行,哪知道还要准备节目。”
听到江培安的话,老谋子没好气,道:
“没有准备节目,那你来干嘛?”
“不是你打电话邀请我来的么?”
台上一老一少,一唱一和,仿佛讲相声一般,台下的观众看的十分起劲。
“哈哈哈,笑死了,张导和江导这是在表演项目么?”
“告诉郭老板,今天我不回德云社了,我要在工体看相声。”
“这节目好看,哈哈哈。”
观众在看玩笑,被邀请来的明星们则是一脸羡慕的看着江培安。
那可是张艺某导演啊,从庆典开始到现在,老谋子的表现一直都非常高冷。
如今却像是个演员一样在台上和江培安拉拉扯扯。
当然,这些人也都知道江培安的身份,可以这么说,江培安和张艺某的这番拉扯,整个华夏影视界都在颤动着……
最终,江培安实在是拗不过老谋子的邀请,当下便清了清嗓子,一首《恭喜发财》送给所有人。
不过在唱《恭喜发财》的时候,江培安还瞥了眼站在一旁含笑拍手的刘天王。
妈的,怎么突然有种当牛头人的错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