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冷静下来后,苏青越想越不对劲,从她对老板的了解程度来看,这事儿……没准儿。
听到苏青的话,江培安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冬日午后的阳光晒得人身上暖暖的,一不留神就要睡过去。
“民间小调是我的产业,早期的时候也是我在村里拉着乡亲们一起拍摄的,第一桶金嘛。”
听到江培安的话,苏青心中暗道果然。
“老板你应该早点跟我说的,否则咱们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苏青抱怨道。
江培安笑了笑,道:
“你也没问我啊,现在是什么情况?我这边没有网络,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新闻。”
“老板啊,你心可真够大的……”
苏青抱怨了一句,随后便把互联网上对他的评论说了一遍,以及几家有名的媒体对这件事的评论。
网络上的粉丝倒是没有什么看法,虽说2003年初华夏也就几千万不足一亿的网民。
但有的时候网友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有不少的新闻小编本身就喜欢从网络上摘抄某些评论。
对于江培安拍过民间小调的事儿,大部分网友表示新奇好玩,最重有意思的是身份差。
江培安这个登过戛纳颁奖台的著名导演居然早期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是个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玩到极致的男人。
至于新闻评论倒是有点意思,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江培安这是在恶搞戏曲文化,而且低俗不堪,谄媚文化,刻意迎逢农村老太老太太,是传播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而且持这部分观点的媒体占比相当大,甚至有点反超持相反意见的媒体。
听到苏青的话后,江培安点了点头,从决定登上舞台的那一刻他就没打算再隐瞒这件事。
当然,他之前也没打算向公众隐瞒,只不过一直没人发现罢了。
“不用理会网上那些声音,民间小调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低俗和不堪。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民间小调连新安省都走不出去,更别说如今的风靡全国了。”
民间小调早起的发展的确有齐跃飞和江培安刻意推动的影子在。
但是随着影响力日益增大,已经被有关文化部门注意到了,齐跃飞光是被拉去谈话就有好几次。
当然,这种谈话是正向的。
你说民间小调低俗、谄媚观众,建议取缔?
那你得先问问新阳市政府同不同意,新安省文化厅同不同意。
毕竟民间小调自发展以来直接或间接创作了多少就业岗位,同时也成为新阳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和符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仅凭几家媒体的风凉话就能轻易改变了?
玩呢?!
听到江培安的话,苏青心里稍稍安定。
“老板你什么时候回京?”
“快了,后天回去。”
“行,那我就不多说了,等见面再说。”
……
关于“江培安和民间小调”的消息火了之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
民间小调的销量同比上升了八倍。
之前的民间小调仅限于中老年人购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你见过穿西装打领带的高级白领走到音像店,跟老板说一句:“给我来一盘《受气丈夫斗精明媳妇》。”的场景么?
亦或是穿着包臀裙,扭着水蛇腰的精致女人张嘴就是:给我拿一盘《俺的苦命娘》。
好奇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是产品销售的动力。
许多人怀着好奇心就是为了看一眼民间小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江培安到底是靠着什么,把这玩意卖的是全国遍地开。
结果把碟片推进vcd、dvd的那一刻,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家人们谁懂啊,自从看完江导的民间小调,我媳妇和我妈已经三天没有吵架了,我开始有点慌了。”
“我们家也是,我正在上高三的儿子自从看了那个叫《我的苦命爹》的民间小调。
他现在也不逃课了,回家就开始学习,以前还满嘴rap,现在开始哼民间小调了。”
“说实话这玩意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低俗也很没意思,但是看了两三集后,真的觉得很有意思。”
“大学生表示民间小调真的很不错,版本众多,各个方言区的几乎都有,剧情也都非常生活化。
这些叔叔阿姨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对于我们这种研究民风民俗的专业很有帮助。”
“我宣布,以后我的偶像不再是明星,而是李瘸子和王红!”
……
民间小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成为这个年假人们讨论最多的词语。
这正在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民间小调最近确实很火,你们出名了!”
初六上午,民间小调公司内部会议上。
离开新南前江培安决定给民间小调的演员们开个会。
百十号人认真严肃的看着台上的江培安。
“我们的销量正在稳步上升,这点离不开你们辛苦工作,但同时我也想给大家伙提个醒。
虽然民间小调火了,但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是能一直火下去还是昙一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江培安环视下面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伸出三根手指,道:
“我只有三点要求,希望大家都能做到,第一,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一心一意扑在作品上,不可骄傲自满。
第二,各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早年间人都说卖艺先卖德,只有德行操守过关了,才有人去看你的作品。
如果我们中出现了害群之马,我会第一个把你踢出队伍,不管那个人是谁!”
“第三,大家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艺人最后拼的是一个艺字,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江培安这番话说的非常严厉,而这是他从后世无数个塌房艺人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可谓是肺腑之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