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662章 战术性选择
    第662章 战术性选择
    刘备依靠装疯卖傻逃回了交州。
    消息瞒不过谛听密探,很快就传到了苏烈耳朵中。
    苏烈虽然感到遗憾,但却并不纠结。
    荆南已经全部被攻克。
    掌握在刘备手中的扬州四郡也已经被收回。
    刘备手中的地盘就只剩下一个贫瘠的交州了。
    单凭这块儿地盘,刘备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甚至,苏家军或许只用一波攻势。
    就能攻克交州。
    毕竟交州没有什么天险,顶多就是地形复杂了一点。
    哪怕不用武力去征服。
    光是依靠王安石他们打经济战,也能把交州拖垮。
    不过在益州之战过后。
    究竟是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交州呢?
    还是向西进军,越过川西高原去收服边藏,为大汉新王朝开疆扩土?
    苏烈有些矛盾。
    每当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
    就要问问刘伯温的意见了。
    内事不决问刘基。
    外事不决询伯温嘛。
    反正都是一个人。
    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商议。
    刘伯温认为边藏地处蛮荒,即便攻占下来。
    也要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荒。
    对于现阶段的大汉新王朝来说,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
    而且进军边藏的路线,对苏家军来说是极为陌生的。
    毕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支汉人军队越过川西高原。
    抵达过边藏地区。
    谁也不知道那边的地势情况,对风土人情亦不甚了解。
    贸然进军的话,风险是很大的。
    不如先追击刘备,平定了交州。
    然后再商议开疆扩土的事情。
    苏烈觉得刘伯温言之有理,于是便暂时放弃了收服边藏的打算。
    下令全军进行休整,为进攻交州做准备。
    苏家军这边厉兵秣马。
    大耳贼自然也不肯闲着。
    经过益州之战,他算是彻底看清楚了苏家军的强大。
    战斗过程中。
    刘大耳折损了张飞、诸葛亮等心腹之人。
    让他这条老咸鱼,基本上脱离了有水环境。
    就快要被捞出水面,扔到地上被苏烈随意践踏了。
    而且跟随刘备多年的白耳精兵就此除名。
    诸葛亮亲手训练的神刀军和连弩士,也变成了苏家军的一部分。
    几支精锐部队或死或败。
    此消彼长之下,刘备手头上王牌部队损失殆尽。
    根本没办法再和苏家军抗衡了。
    环顾退回交州的众人之中。
    武将只剩下黄忠、李严、吕蒙、王平四人可堪大用。
    文臣方面也没好到哪去。
    只有鲁肃、张昭、顾雍、马良四人,算是顶级人才了。
    连文带武加在一起,刘备能重用的人也不超过十个。
    这还怎么跟苏烈奋战到底?
    自知无法硬起腰板的刘备,不甘心就此被苏烈剿灭。
    终于放下了汉室宗亲的尊贵架子。
    向手下人询问下一步计策方针。
    历史上的鸽派代表张昭,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主公,如今我军形势岌岌可危,不如……派人遣表上奏朝廷,止戈休战吧。”
    “若能获得朝廷原谅,主公也能以交州牧的身份,继续执掌交州啊。”
    鲁肃立刻呵斥道:
    “不妥!若是主公奉上降表,我们或许还能兼任旧职,可主公该如何自处?”
    “苏烈断然不会把交州牧任命给主公,定会像处置汉中张鲁那样,将主公囚禁于帝都之中!”
    有鸽派就有鹰派。
    鲁肃便是硬派的代表人物。
    其他几人纷纷参与到争论中。
    顾雍站到了张昭这边,赞同向苏烈投降。
    而武将们则是集体联盟鹰派鲁肃,主张力战到底。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始终没有开口说话的马良,在众人争吵最激烈的时候站了出来。
    “主公,我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以我军目前的实力,万不能抵抗苏家军的兵锋。”
    “但若真的投降,苏烈也不会接纳主公的。”
    刘备目光灼灼的看向马良:
    “人人都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马良伸手指向东北方:
    “联合曹操,抗击苏烈!”
    他这八个字一出口。
    鹰派和鸽派的争吵,同时沉寂了下去。
    单独对抗苏家军是不现实的。
    投降吧,大部分人中又有不甘。
    尤其是刘备,他从始至终就没想过投降苏烈。
    所以嘛,马良的办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
    刘备重重的一拍桌案:
    “好!我马上给曹操写一封书信,邀请他结成联盟,抵抗苏烈!”
    虽然平时刘备对曹操的评价并不高。
    甚至时不时就把汉贼的大帽子,毫不留情的扣到曹操头上。
    但是形势比人强。
    他现在除了联合曹操,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可选了。
    过去种种,就当刘备从来没说过吧。
    而且他也相信,曹操看事情的角度站位很高。
    看的也很通透。
    两人之间实际上已经是唇亡齿寒。
    无论哪一方被苏烈给灭了,剩下的那一方就更加独木难支。
    早晚会被各个击破。
    联手对付苏烈,满足两人发展的共同要求。
    这就是合作的基础。
    刘备当场亲笔写了一封书信,用词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然后用火漆封口,派人乘坐战船驶出南海。
    沿着海岸线兜出一个大圈,向徐州港口进发。
    这样的路径,肯定要比陆路上慢了很多。
    但刘备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陆路上到处都是苏家军的关卡,想把书信安全送到曹操面前。
    简直是难如登天。
    唯有走水路,才能安全抵达徐州。
    历时一个半月之后。
    刘备派出的三艘战船,终于来到了徐州沿海口岸。
    书信还来不及呈递到曹操面前呢。
    苏家军那边就已经完成了休整。
    重兵集结,压到了交州的边境线上!
    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
    前后三座大营绵延百余里。
    几乎把交州北部的边线全部压制!
    左边大营,是马超、张绣率领的西凉铁骑。
    兵力两万余人。
    右边大营,是李靖、孙策、周瑜率领的精锐水师——水龙吟。
    兵力同样是两万余人。
    正中的那座大营,则是苏烈亲自带领的各部精锐。
    燕云十八骑、玄甲军、铁剑锐士尽皆在列。
    加上大戟士、无当飞军等精兵。
    六万大军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