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608章 卧龙被拔光了鳞
    依靠火兽和诸葛连弩,诸葛亮暂时摆脱了庞统。
    率领手下士兵脱离战场,向阴山方向撤退。
    可是刚往前走出十几分钟。
    一阵令人牙酸的机括之声,陡然从地面传来。
    紧接着。
    凄惨的哀嚎声四处响起。
    “啊——”
    “我的脚!我的脚没了!”
    “疼!好疼!疼死我了!”
    惨叫声中,诸葛亮急忙命人降低火把。
    以火光照向地面。
    一枚枚沾染着血迹的困龙夹,暴露在诸葛亮眼前。
    困龙夹和猎人打猎时使用的捕兽夹差不多。
    但却更为隐蔽,收缩性和切割力也更为强大。
    一旦被触发,别说是人的脚踝了。
    就连战马都扛不住!
    被连根夹断实属稀松平常!
    走在最前面的士兵,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困龙夹。
    数百人就这样被夹断了脚掌!
    高翔急忙翻身下马。
    抢过一柄长枪,试探着伸进困龙夹之内。
    众目睽睽之下。
    只见困龙夹迅速从地面翻起。
    两排长满了獠牙的夹子,“咔嚓”一声合到了一起。
    高翔手中那根铁制的长枪,瞬间就被夹断了!
    只剩下一截儿光秃秃的枪杆。
    “这东西,好可怕!”
    高翔扔掉了枪杆,惊恐的回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同样面色深沉。
    他本以为借着诸葛连弩的空袭,能略胜庞统一筹呢。
    没想到庞统也不是吃素的。
    提前算到了诸葛亮的撤兵路线,并且在沿途中预设了困龙夹。
    让诸葛亮付出了数百人的代价。
    “士元果然是好算计,在他身上占便宜实在是太难了。”
    一声长叹之后。
    诸葛亮对高翔说道:
    “让部队按照你刚才的样子,用武器扫地前进,没经过武器探索的地方,千万不要脚掌触地。”
    高翔重重点头。
    把诸葛亮的命令传达下去。
    这样一来,困龙夹便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了。
    顶多只是夹断一些武器而已。
    不过,诸葛亮所部的撤离速度,也因此而变的迟缓。
    行进的非常缓慢。
    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钟将近半个小时,才算是把满地的困龙夹清理完毕。
    “不要浪费时间了,全速前进!”
    诸葛亮沉声喝道。
    被困龙夹耽误了这么多时间,估计庞统那边也完成了灭火。
    再不快点离开,庞统可就要追上来了。
    宗预、高翔等文武众人,急忙催促着部队调整好了队形。
    准备快速前进。
    可是还不等他们迈出前进的第一步呢。
    左前方和右前方两个方向,同时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
    白马银枪赵子龙于火光中现身。
    挥枪指着诸葛亮喝道:
    “孔明哪里走!”
    右前方出现的是大将徐达。
    手提三尖两刃刀,徐达纵声虎吼:
    “将士们!歼灭刘备军!活捉诸葛亮!”
    两队人马在两员大将的率领下,向着诸葛亮奋力杀来。
    诸葛亮所部不敢恋战。
    急忙分出一部分兵力,舍命抵挡着两侧的苏家军。
    然后保护着诸葛亮夺路而逃。
    当身后的喊杀声完全被甩远之时。
    跟随在诸葛亮身边的士兵,已经不足7000了。
    上万的兵力,损失超过了三成。
    诸葛亮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即便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强,也遭不住三番五次被碾压啊。
    湘水之败。
    钟武惨败。
    撤退的路上还被打败了两次。
    让诸葛亮情何以堪?
    他感觉自己这条原本翱翔于九天的卧龙,身上的鳞片都快被苏家军拔光了。
    偏偏,被人拔了逆鳞,他还没有办法还击。
    憋屈啊!
    但是……越磨砺,越锋芒。
    掉光了鳞片的卧龙,有可能不会堕落成咸鱼。
    反而会浴火重生,飞龙在天!
    有那么一瞬间,一丝清明浮现于诸葛亮脑海中。
    连续的惨败让他收起了骄傲,也让他收获了成长。
    洗尽铅华,终成大道。
    如果苏烈在这里,就可以通过系统清楚的看到:
    诸葛亮成功晋级为至尊无双谋士!
    而他,还不足三十岁!
    无悲无喜的声音从诸葛亮口中发出:
    “走吧。”
    平静到极致的语言,洗涤着手下众人的心灵。
    人们收起颓然的情绪,跟随诸葛亮直奔阴山而去。
    当庞统带着人马追上来的时候。
    诸葛亮早已不知去向了。
    “今日放虎归山,便如同纵蛟龙入海,日后必定后患无穷啊。”
    庞统遗憾的叹息声,经久不息……
    诸葛亮可以从容面对失败。
    并且在失败中获得成长。
    但有些人就没这么豁达了。
    千里之外,冀、青交接处。
    魏将蔡阳愤怒的对传令兵咆哮着:
    “什么?魏公传令后撤?真正的战斗还没打响,怎么能撤?”
    “我外甥秦琪的血海深仇,难道不报了吗?”
    魏军东、西两路先锋被苏家军击败。
    夏侯惇重伤败退。
    夏侯渊身死阵前。
    曹操综合考量之后,决定就此撤军。
    不再继续和苏烈掰手腕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两路先锋合计六万人,被苏家军打的片甲不留。
    对魏军主力部队影响极大。
    士气一落千丈。
    没有士气的部队,还怎么攻城略地?
    曹操对此看的很清楚。
    即便他强行打下去,最终也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
    倒不如就此退兵。
    回去痛定思痛、厉兵秣马。
    再来向苏烈讨回旧债。
    只可惜曹操看的清楚,不代表所有人都看的清楚。
    比如蔡阳。
    他是夏侯渊提拔的武将。
    自然想要为夏侯渊报仇雪恨。
    而且他的外甥秦琪,死在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之下。
    作为舅舅,怎么能带着秦琪的尸体回去?
    这让他怎么跟秦琪的父母交代?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妙才将军和我外甥的大仇,我是一定要报的!”
    “其他的人我不管,爱撤就撤吧。但是我蔡阳,誓与苏定方血战到底!”
    胜利可以冲昏一个人的头脑。
    仇恨可以蒙蔽人们的双眼。
    很不巧,蔡阳这两样都占了。
    夏侯渊打下的那几座县城,蔡阳居功至伟。
    所以在他看来,苏家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远不如外界传闻的那么可怕。
    既然不可怕,何必撤退?
    头脑被冲昏、双眼被蒙蔽的蔡阳,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能打下那几座县城,因为他面对的对手,只是苏家军中的地方部队。
    而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让曹操都为之色变的苏家军精锐部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