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602章 凤雏对卧龙
    荆州南部。
    钟武县城外的苏家军大营中。
    其貌不扬的庞统端坐在主位上。
    赵云和徐达分坐在他两侧。
    两员大将之下,文武众人依次而坐。
    他们正在商议着进攻钟武县的事情。
    率先打开话匣子的,自然是行都督事的庞统。
    “诸位,陛下赶去冀州应对曹操,我们这边绝不能让陛下分心。”
    “必须要攻克荆南,让陛下没有后顾之忧。”
    赵云看着庞统说道:
    “士元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徐达紧跟着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虽说他们的官职比庞统高,可苏烈指定庞统为荆州战事的统帅。
    他们自然要听从庞统的安排部署。
    苏家军的每一名将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庞统向赵云、徐达递去感激的神色。
    然后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孔明用兵谨慎,轻易不会中旁人之计。但也正是他的这份谨慎,是我们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
    “眼下,我军的兵力高于孔明数倍,没必要在钟武这一棵树上吊死,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兵力上的优势,绕开钟武!”
    “钟武的西南和东南两侧,那两座县城是钟武的粮道,也是孔明后撤的必经之路。”
    “劳烦子龙、天德二位将军辛苦一下,绕过钟武去把这两个县城打下来。”
    徐达有些疑惑的问道:
    “士元刚才也说,孔明用兵谨慎,我们绕开钟武的话,必将会引起孔明的警觉,他就不会调兵支援吗?”
    庞统微微一笑:
    “我刚才也说了,孔明的确是谨慎,但他的谨慎,恰恰就是我们用兵的机会!”
    “二位将军在进军之时,可以故作遮掩,假装成伏兵的样子,甚至可以摆出准备进兵钟武的姿态。”
    “谨慎的孔明轻易不会出城,自然也就无法掌握二位将军进兵的真实路线了。”
    “到了夜晚,月黑风高之际,两位将军便可借着夜色脱身而去,直奔钟武南边!”
    在苏烈的开导下,打开了心结的庞统,思维显得格外活跃。
    他不再执着于和诸葛亮一较高下。
    没有了执着的禁锢,灵感便再也压不住了。
    把诸葛亮的习惯摸的透透的。
    并且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
    庞统的计策就是个阳谋。
    如果诸葛亮不派兵出城,赵云、徐达就能趁机断了钟武的后路。
    可诸葛亮要是不再谨慎,调兵出城的话……
    那就是庞统想要的结果!
    依靠优势兵力,给诸葛亮一记迎头暴击!
    凭借钟武县的城墙,诸葛亮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没有了城墙屏障,庞统想怎么蹂躏他就怎么蹂躏他!
    无论诸葛亮选择哪头,都无法占到半点便宜。
    正如庞统所料。
    诸葛亮站在钟武县城墙上。
    手握羽扇看着视线尽头处若隐若现的苏家军队伍。
    英俊的面容渐渐凝重起来。
    手下主簿宗预见到诸葛亮皱起双眉,忍不住问道:
    “军师,可是有双眉不对劲的地方吗?”
    诸葛亮仰天长叹:
    “城外的兵马调动,你可曾看到了?”
    宗预点了点头:
    “看见了。可是钟武城墙高大坚固,就算敌军中有赵云、徐达这样的名将,也不见得能轻易攻克县城啊。”
    诸葛亮微微摇头:
    “他们的目的不是钟武,而是钟武背后的两座县城,这两座县城一旦有失,我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抢在交州援军赶来之前,派兵袭击我军后路和粮道,这一定是士元的计策无疑了。”
    卧龙、凤雏齐名天下。
    诸葛亮多智近妖。
    庞统认真起来,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宗预顿时大惊失色:
    “若果真如此,我军就岌岌可危了!还望军师立刻调兵增援!”
    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羽扇:
    “调兵?你让我去哪里调兵?我手上若有足够的兵力,何苦调交州援兵前来?”
    宗预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只感到口中一片苦涩。
    是啊,诸葛亮要是有那么多兵力,还能连湘水都守不住?
    还能一撤再撤,一直撤到钟武县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眼看着苏家军去断了我军后路吗?”
    宗预苦着脸问道。
    诸葛亮幽幽一声长叹:
    “现在也只能尽人事安天命了,希望背后两座县城能都抵挡住苏家军进攻吧,坚持到交州援军到来,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此刻贸然派兵出城,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减弱钟武城的防御力量,得不偿失啊。”
    什么都不做,就是最正确的做法。
    尽管诸葛亮猜到了庞统的意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没有兵马,其他的一切都是妄谈。
    眼下按兵不动,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即便无法保住钟武县背后的粮道,至少能减少兵力损失。
    等到交州援军赶来之后,再去研究摆脱困境的办法。
    诸葛亮的大方针其实没什么错误。
    但他忽略了一点:
    人心。
    世上最难把控的东西便是人心。
    人心不足,蛇可吞象。
    并不是谁都像诸葛亮这样忠贞无二的。
    当天夜里。
    孙权孤身一人,来到了交州援军的营地内。
    刘备委任的镇守交州之人,是富春人虞翻。
    虞翻在刘备争夺扬州西南四郡的时候,加入到了刘备麾下。
    说起来也有几年的时间了。
    但在刘备心中,虞翻虽然有才敢,却远远无法和旧时的一众老部下相比。
    例如资助刘备招兵买马,为刘备创建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糜竺和糜芳两兄弟。
    刘备率军入川之时,明面上任命虞翻为交州最高长官。
    实际上,糜家兄弟担任着监军职责。
    他们才是刘备真正掌控交州的左膀右臂。
    收到诸葛亮的密信之后,带兵前去救援的任务,自然便落到了糜家兄弟的肩上。
    虞翻手里没有太多的兵权,拿什么救援诸葛亮?
    糜家老大糜竺还要继续坐镇交州,为刘备看守后院。
    带兵离开交州的,便是糜家排行第二的糜芳。
    早在苏烈率军北上之前,他就和刘伯温、庞统做出了推断。
    糜竺深明大义,对刘备忠心耿耿。
    可糜芳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也是刘备手下的老人儿之一。
    但却心志不坚。
    因此,苏烈特意把孙权留在了荆南。
    一旦率领交州军赶来的人是糜芳,孙权便会承担起说客的任务。
    前往游说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