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549章 刘大耳连取三关
    严颜、王平率众归降。
    剑阁落入刘备之手。
    仅仅在剑阁内休整了一天之后。
    刘备便迫不及待的继续南下,率军赶往了下一处关隘。
    在剑阁之外被严颜消耗的时间太多了。
    刘备必须要尽可能的争取时间,避免自己起兵反水的消息传到刘璋耳朵里。
    安全起见,刘备让诸葛瑾留在了剑阁。
    毕竟,剑阁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是刘备大军北归葭萌关的唯一便捷通道。
    等于是全军命脉之所在啊。
    刘备自然要交给心腹之人把守,自己才能安心了。
    原本镇守剑阁的严颜、王平则是被任命为南下先锋。
    高举着刘备的大旗,在前面攻坚克难。
    其实以严颜的蜀军中的威望,攻坚克难倒也谈不上。
    别的地方不说。
    单说剑阁附近的巴郡之地。
    凡是严颜所到之处,就没有不望风而降的。
    相比剑阁的激烈战斗。
    严颜几乎一路平趟,帮助刘备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十几座县城。
    刘备在短短数日之内,几乎占据了整个巴郡!
    益州有很多个别称。
    例如西川、蜀中等等。
    但无论是什么时代,巴蜀都是益州永恒不变的代名词之一。
    由此可见,巴郡在益州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分量。
    就像荆州钱粮大半出自江夏一样。
    巴郡就是益州的江夏。
    拿下了巴郡,让刘备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他连做梦都没想到过,老将严颜出马。
    巴郡就这么轻易地被收服了。
    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要是没有严颜的话,刘备靠自己的力量去收服巴郡。
    指不定要打到猴年马月去呢。
    但更让刘备惊喜的还不止于此。
    刘备大旗所到之处,涪水关守将孟达、绵竹关守将卓膺先后改旗易帜。
    撤下了蜀军旗帜,换上了刘备军的战旗。
    他们早就是刘备的内应了。
    此刻不过是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站到明面上来罢了。
    随着这两人的反水,刘备再也不必小心翼翼的了。
    因为绵竹关距离成都不足百里。
    刘备随时都能长驱直入,赶到成都城下威慑刘璋去了。
    从严颜、王平归降到占据绵竹关。
    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不到。
    把刘备美的差点忘记自己姓啥了。
    还没真的拿下成都呢,他就高兴地赏给了严颜一千两黄金。
    赏给副将王平白银五百两。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有巴郡和四处关隘做他的后盾呢。
    这点钱还拿不出来?
    进入绵竹关的当天。
    刘备召集麾下众人商议进攻成都的计划。
    一路上立下功劳最多的严颜,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主公,刘益州从未做过有损益州百姓之事,还望主公尽量避免刀兵相向,以劝服为主。”
    严颜这是在提醒刘备:
    别忘了当初的约定,咱们可是商量好了不伤害刘璋的。
    刘备怎么会忘记亲口许下的诺言?
    哪怕不是为了承诺。
    只是为了入主益州之后的长治久安,他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把刘璋怎么样的。
    当即笑着对严颜说道:
    “老将军放心,我刘玄德身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自然是说话算数的。”
    紧接着,刘备笑容一收:
    “不过,老将军主张劝服季玉这件事,是否真能行的通呢?”
    拿下成都是刘备的终极目标。
    一切都要为这个目标让步。
    如果刘璋坚持不肯投降的话,刘备也只好向他亮亮拳头了。
    打死是不可能打死的。
    打不打残,那可就不好说了。
    鲁肃起身建议:
    “主公,刘益州性格暗弱,无是人之明,无用兵之术。”
    “若是我军抢在刘益州调动各地兵马来援之前,将出入成都的各处要道完全封死,也不是没有劝降的可能。”
    鲁肃的话,说的很直接了。
    刘璋就是个软骨头。
    断绝他的一切希望,他就会乖乖投降。
    这样就能避免大规模的战争,保留益州的元气。
    刘备重重的点头赞道:
    “这个办法好,子敬,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真要是大动干戈的话,对刘备没有任何好处。
    他费了这么大的劲,想要得到的是益州之沃野千里。
    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军民。
    要是靠杀光蜀兵换来最终的胜利,那还有什么意义?
    益州的底盘再大,没有足够的士兵也是守不住的嘛。
    顺着刚才的话题。
    鲁肃提出了他的方案。
    建议由刘备亲率大军为陆路主力。
    封堵成都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
    断绝各地兵马前来援助成都的可能。
    再让大将张飞率兵走水陆,将水路上的通道一一封死。
    全方位、立体式的孤立成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刘璋那贪生怕死的性格,还能坚持几天?
    保证在苏烈荡平西域之前,刘璋便会乖乖打开成都城门。
    向刘备俯首称臣!
    听完鲁肃的建议方案。
    刘备转头看向了猛张飞。
    张飞“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粗着大嗓门嚷嚷道:
    “大哥放心!俺保证在水路上,蜀兵过不来一兵一卒!”
    张飞虽然性格暴躁,但做起事来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至少,他不像政客们那样嘴上没个把门的。
    只要是张飞说出来的话。
    就算是头顶地,他也一定会努力完成。
    尤其是在徐州醉酒那次,导致刘备痛失徐州之后。
    张飞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再也不像之前那么盲目自大了。
    “好!那就这样定了!”
    刘备重重一拍桌案,对着文武众人大声说道:
    “诸位,成败在此一举!能不能匡扶汉室、拨乱反正,就靠诸位了,大家各自准备吧!”
    刘大耳这家伙,总是喜欢为自己竖起匡扶汉室的人设。
    明明是侵占他人的基业地盘。
    却非要扯上匡扶汉室这面大旗。
    不过,这一招倒是屡试不爽。
    他麾下的这一票人,不就是这样被他忽悠来的吗?
    总有那么一些人,因为重义气而不愿擦亮眼洞观天下大势。
    死心塌地的帮助刘备,去实现他“匡扶汉室”的幻想。
    还有一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说白了,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比如逆天而行的诸葛亮。
    他难道看不清天下大势吗?
    不管怎么说,刘备对“匡扶汉室”还抱有幻想。
    这些人对刘备,也就还抱有一些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