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542章 司马懿初露头角
    “魏公这是怎么了?”
    听到曹操刚刚打了个喷嚏,一名年轻文官关切的问道。
    此人名叫司马懿。
    是河内郡名门司马防的次子。
    司马防这个人可了不得,当初推荐曹操走上仕途之人便是他。
    司马家共有八个儿子,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早已在曹操手下出仕。
    曹操还在做丞相的时候,司马朗就已经是丞相主簿了。
    基于司马防、司马朗父子两辈人的关系。
    曹操很关注司马懿的成长。
    司马懿刚满二十岁,就被曹操征召进了魏公府。
    成为了曹操贴身幕僚。
    师从胡昭的司马懿,自从被征召为官以来。
    展现出了惊人的政务天赋。
    短短一年时间,就被曹操破格升了三次官。
    历史上的司马懿,看到大汉王朝大势已去,本不想在曹操手下屈就。
    屡次装病推辞官职。
    直到曹操暮年,才开始担任重要官职。
    但现在不同了。
    苏烈横空出世,打乱了历史原本的轨迹。
    大汉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开创了全新的时代。
    司马懿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他既不想跟诸葛亮那么辛苦,亲手去培养一个君主。
    也不想投靠苏烈,从最底层的小官做起。
    没有其他道路可走的司马懿,就只好全心全意的辅佐曹操了。
    至于益州牧刘璋……
    抱歉,根本就不在司马懿的考虑范围之内。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刘璋那面墙,看上去结实厚重。
    可实际上,刘备一直在锲而不舍的挖墙脚呢。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把刘璋连根拔起。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
    还能眼看他楼塌了?
    司马懿才没那么傻!
    转头看向年轻的司马懿。
    曹操带着平和的笑容说道:
    “无碍无碍,仲达不必放在心上。”
    司马懿正色说道:
    “魏公身系家国重任,万金之躯啊。还请魏公千万保重身体。”
    曹操大笑着摆了摆手:
    “不过是打个喷嚏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且去办手头上的事情吧。”
    司马懿起身拜礼,随即倒退着走出了大厅。
    看着司马懿逐渐远去的背影。
    曹操忽然心中一动。
    大声呼唤:
    “仲达!”
    司马懿麻溜的停下了脚步,身体保持不动。
    转头看向身后,恭敬的问道:
    “魏公还有什么吩咐?”
    曹操盯着司马懿看了几秒钟,忽然露出和煦的笑容:
    “没事了,你去吧。”
    司马懿点了点头,转回头继续向外走去。
    就在他转头的这一刻。
    曹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面色很是阴沉。
    一旁的郭嘉看出了端倪,低声说道:
    “魏公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曹操缓缓说道:
    “奉孝,刚才仲达的回头,你可曾看出了什么?”
    郭嘉仔细思索了半分钟。
    始终未能找到任何异常之处,略显茫然的摇了摇头。
    曹操语气略微有些沉重的说道:
    “仲达回头,乃鹰视狼顾之相,但凡有此特质者,必定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啊!”
    迫于苏家军的强大,曹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几年来,他着手打破氏族特权。
    刻意提拔人才、破格重用。
    就是希望培养出足够的文臣武将,来和苏家军对抗。
    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操用人,历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那些被他提拔起来的人才,实际上没有一个能真正进入决策层面的。
    目前都还在核心圈子之外,努力的表现着自己。
    司马懿的才能,曹操是看在眼里的。
    但是在准许司马懿进入核心圈子之前,曹操还要对他进行长时间的考察。
    曹操绝不允许自己的核心决策层中,存在对他不忠的人。
    郭嘉明白曹操的顾虑。
    更明白这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
    作为下属,哪有对领导用人方法妄加评论的?
    尽管郭嘉很看好司马懿的才干。
    也不认为以司马家的出身,司马懿能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既然曹操有所怀疑,郭嘉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用,或者不用。
    那是领导的事情,郭嘉怎么好插足其中?
    坐在曹操另一侧的荀彧。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表达了相对中肯的意见:
    “仲达能力是有的,这段时间的表现,想必魏公是看在眼里的。”
    “不如,给伯达升升官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在荥阳太守的位置上,已经呆了四年了。”
    荀彧口中的“伯达”,就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
    司马懿的亲生兄长。
    司马防共有八个儿子,小字中都带有一个“达”字。
    按照传统的伯、仲、叔、季排序,老大司马朗叫伯达,次子司马懿叫仲达……
    因这八兄弟个个才华出众。
    人们便称之为“司马八达”。
    与荆州马良、马谡五兄弟组成的“马氏五常”同享盛名。
    荀彧建议给司马朗升官。
    一则是肯定司马朗的治理当地的功绩。
    二来,也是建议曹操借着这件事,观察一下司马家以及司马懿的态度。
    第三嘛。
    还可以通过这件事,进一步增强司马懿的忠诚。
    他的亲大哥被重用,司马懿还不得感恩戴德?
    “嗯!这个主意好,文若不愧是王佐之才啊!”
    曹操大笑着怒赞了荀彧一句。
    随即铺开纸墨,亲手写下了一封任命状。
    提升司马朗为兖州刺史。
    即刻赴任!
    刺史的官职,原本是一个大州最大的军政掌管了。
    自从汉灵帝刘宏恢复州牧制以来。
    刺史的地位便一跌再跌。
    全力完全被州牧所取代。
    可即便如此,刺史之职仍是一个大州位列前五的重要官位。
    从太守提拔到刺史。
    曹操这笔买卖做的可不小!
    堪称下血本了。
    不过,曹操何等精明?
    赔本的买卖他可不会做。
    即便不能以此试探出司马懿的忠诚。
    曹操也不会亏。
    司马朗兢兢业业,政绩斐然。
    单凭这一点,封他做个刺史就值回票价了。
    任命状发下去之后。
    曹操命人叫来了摸金校尉统领李通。
    开始面授机宜:
    “这段时间内,给我盯紧司马懿!无论他有什么反应,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李通一听,心里就明白了。
    曹操给司马懿设下了一道龙门。
    跃过去了,司马懿日后就是继荀彧、郭嘉等人之后。
    魏军中新一代的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