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491章 会师石泉城
    然而让苏烈感到惊讶的,远远不止于此。
    他率领大军稳步向前挺进。
    走在前面的两路先锋军,频频传来捷报。
    甘宁在陆路上,继攻占了白河城之后。
    整合城中汉中降兵。
    继续向前突进。
    凭着头铁的气质,指挥五千将士外加两千降兵。
    硬生生击溃了驻扎在旬阳城内的八千汉中军。
    一举攻克了旬阳!
    要知道在攻坚战中,进攻的一方是很吃亏的。
    兵力没有防守方的五倍以上。
    很难越过坚固的城墙,击溃里面的对手。
    可甘宁就是做到了。
    在兵力还没有城中驻军多的情况下。
    正面强攻击溃了对手!
    这还不算。
    甘宁的功劳簿上,又多了一名汉中军主将的人头!
    另一边。
    周泰在水路上亦是高歌猛进。
    他和甘宁的作战风格不同。
    没有采用玩命奋战的打法。
    而是把本部士兵与挑选出来的降兵混在一起。
    又把缴获来的战船遍布汉水之上。
    营造出苏家军主力部队大举进攻的假象。
    致使安康渡口的汉中军人人自危。
    以为是苏烈亲自杀到了。
    惶惶而不可终日。
    经过一整天的发酵,在汉中军的畏惧情绪攀升到最高点之际。
    周泰已然发动了进攻。
    从主将战船上,来到冲锋舟上。
    身先士卒掀起了第一波狂攻!
    将士们在他的带动下。
    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着舍弃了大船。
    利用小船快速靠近渡口。
    对着驻扎在渡口的敌人就是一顿猛砍猛杀。
    一夜奋战之后。
    周泰成功抢占了安康渡口。
    把水路上的兵线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如此循环往复接连三次。
    每当苏烈率军赶到下一个地点的时候。
    这里已经被水陆两路先锋给征服了。
    搞的苏烈活像甩手大掌柜似的。
    一点也插不上手!
    不过苏烈并没有浪费时间。
    趁着两路先锋威震敌胆之际。
    他派出心腹谋士和大将们,对接连几场战斗中俘获的降兵们。
    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筛选工作。
    把五斗米道的教义从他们的脑海中抹去。
    将苏家军的军魂烙印灌输进去。
    时间虽短,效果却已经是初见成效。
    刘伯温和房谋杜断的能力,绝不是靠着五斗米道来蛊惑人心的张鲁所能比拟的。
    而且……
    给降兵们提供吃饱穿暖的条件、发放优厚的军饷。
    即便没有被挑选进苏家军,而是解甲归田的那部分降兵。
    也能在苏烈推行的新政之下。
    得到耕牛、农具等足够的劳作工具。
    实打实的好处,不比虚无飘渺的教义管用的多?
    能力加实惠。
    让刘伯温他们迅速稳定了军心。
    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各地百姓的拥护。
    要知道五斗米道虽然在汉中等地盛行多年。
    一直是张鲁治理汉中的不二法宝。
    但五斗米道却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每当有人刚进入五斗米道的时候,就要先交纳五斗粮食给张鲁。
    五斗米道之名,便是因此而来。
    相当于是后世的那些各种协会。
    入会之后的确是有那么一丢丢的优待。
    但在入会的时候,要先交纳“会费”,然后才能入会。
    苏烈的手段就不同了。
    不需要交纳任何会费,而人们所能享受的待遇。
    却比入会还要优厚。
    两相对比之下。
    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不是傻子都知道!
    一边征战。
    一边安抚人心。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苏烈便率领主力军来到了石泉城下。
    甘宁、周泰两部先锋军,已经提前三天在这里完成了会师。
    就等着苏烈率军到来呢。
    汉中境内多险山恶水。
    石泉城就是其中的一处。
    就像是座千斤铁闸,牢牢地拦在了通往南郑的路上。
    甘宁和周泰无法继续向前突进。
    只好停下了连日来的冲锋脚步。
    望着石泉城险要的地势。
    苏烈发现这座城建于两山之间。
    把道路完全给堵死了。
    这座城,有些类似于通往长安的函谷关。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假如城中有一万驻军的话。
    至少也要投入五万大军,还得是配备了各种连弩和先进攻城器械的那种。
    才有可能强行占领石泉城。
    而镇守这座城的汉中军主将,正是张鲁手下的大将杨任。
    不计算张卫在内的话。
    杨任就是张鲁的头号大将。
    严格意义上说,抛却亲生兄弟的便利条件。
    无论是实力上还是名气上。
    杨任都要比张卫更强。
    头号大将实至名归!
    为了保住汉中的大部分地盘。
    张鲁不得已才把杨任派到了石泉城。
    而且还罕见的没有派监军!
    任凭杨任全权做主。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
    即便是苏烈,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头疼。
    要是用将士们的性命为筹码,靠人海战术硬填。
    攻下石泉城自然不成问题。
    可苏烈并不愿意这么做。
    自苏家军成立以来。
    不到万不得已,很少有用人命去填的事情发生。
    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最小的代价打下眼前这座险关呢?
    苏烈正苦思冥想呢。
    顶着一张农夫脸的庞统,唯唯诺诺来到了苏烈身边。
    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注意到庞统的异常。
    首席谋士刘伯温笑道:
    “士元可是有话要说?大王向来广开言路,号召集思广益。有什么你就直说嘛。”
    经过刘伯温的提醒。
    苏烈看向庞统:
    “士元想到了破城之策?”
    庞统迟疑着点了点头。
    但却并没有立刻展开讲述。
    苏烈微笑着,一语道破了他心中顾忌:
    “你是觉得刚刚投效我麾下不久,资历不如伯温他们老,怕贸然进言得罪人?”
    “放心好了,本王不是刘大耳,伯温他们也不是不能容物之人。”
    “有什么办法你尽管说好了!只要是对我军有益的,他们还要感谢你呢。”
    庞统曾经也是意气风发。
    但却因为太过恃才傲物,遭受了刘备的一度冷落。
    差点就翻不了身了。
    从那以后,他便学的和诸葛亮一样。
    处处小心谨慎。
    再也不敢放浪形骸了。
    如今他的人虽然转投到了苏家军,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效力刘备时期。
    一时之间没有转变过来呢。
    听到苏烈劝解,他才发现自己想要献策的人是英明神武的霸王。
    而不再是之前表面仁义道德、背地里弃他于不顾的刘大耳了!
    心头的包袱卸下。
    庞统顿时变的轻松无比。
    一口气将心中所想之计策,全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