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365章 梦回强汉
    “臣等恭迎霸王回朝。”
    站在小皇帝身后的文武百官,满怀敬意的向苏烈弯腰行礼。
    口中发出高声山呼。
    比上朝时山呼吾皇还要响亮。
    苏烈此次先平西凉,而后远征大漠。
    一举击溃了为祸大汉北疆近百年的鲜卑异族。
    让鲜卑变成了历史名词。
    这是开疆扩土的伟业啊!
    放在四百年前。
    那就是和霍骠骑一个级别的功劳。
    谁能不敬佩?
    五体投地了好吗?
    被说大半出自苏家军的文武众臣了。
    不是苏家军的一小部分朝臣。
    也都是心服口服!
    遇到苏烈这样的摄政之人。
    是大汉的福气啊!
    没有霍光的专横跋扈。
    没有董卓的凶残暴虐。
    咱就说这样的霸王谁不敬佩?
    龙象宝马上的苏烈纵身跃下马背。
    刚要跟小皇帝打个招呼。
    耳边忽然响起了更为响亮的山呼声:
    “草民等恭迎霸王回朝!大王威武!”
    那叫一个铺天盖地、人声鼎沸、震耳欲聋……
    把久经沙场的苏烈都吓了一大跳。
    原来。
    洛阳城附近的百姓们。
    得知苏烈率领苏家军征服了大漠。
    自发的前来迎接苏烈和苏家军。
    聚集在道路两边的百姓,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边儿。
    少说也有数万人之多。
    这么多人发自肺腑的欢呼声。
    可比百官的山呼响亮多了。
    苏烈顾不上和小皇帝打招呼了。
    递给他一个抱歉的眼神。
    然后转身面向百姓们。
    连连挥手示意。
    得民心者的天下。
    百姓永远是一个王朝最重要的元素。
    见到苏烈没有丝毫上位者的架子。
    亲切的向众人挥手。
    百姓们的热情更高涨了。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更有甚者。
    一些青壮年的百姓们。
    抬手打出了一个个条幅。
    上面写着各种赞扬苏烈的话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条幅上赫然写着:
    霸主守国门,君王在社稷!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这两句话总结的很到位。
    引起了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们之共鸣。
    近三十年来。
    大汉的衰败肉眼可见。
    曾经的泱泱大国沦为了软弱的弱国。
    无论是鲜卑人还是乌桓人。
    无论是匈奴人还是羌氐异族。
    都能轻易的把大汉按在地上摩擦。
    大汉子民已经许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挺直腰板骄傲的昂起头了。
    因为苏烈的缘故。
    百姓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是霸王苏烈。
    让百姓们找回了身为大汉子民的尊严与骄傲!
    梦回强汉!
    苏烈迈步来到百姓们面前。
    和百姓们亲切的互动着。
    询问他们生活上有什么短缺、耕地与农具是否充足、家中子女是否进入学堂等等事情。
    百姓们纷纷表示对现在的生活环境十分满意。
    在苏烈推行的一系列新政作用下。
    百姓们安居乐业。
    无主的荒地被开垦成良田。
    家中逐渐富裕起来。
    有意愿学习文化的家中子女,也被送进了免费的各地学堂。
    生病的时候,也可以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诊疗。
    再也不必因为请不起大夫、买不起药而病死家中了。
    百姓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围着苏烈热情的说个不停。
    甚至还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年老之人。
    伸出颤巍巍的双手。
    握住苏烈的手臂。
    诉说着在晚年能够看到大汉恢复强盛的激动之情。
    苏烈没有拒绝老人们的动作。
    就像是后辈子侄一样。
    任凭双臂被老人们握在手中。
    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
    苏烈才带着抱歉的神色。
    对百姓们说道:
    “乡亲们,陛下还在那里等着我呢,我该去向陛下汇报军情了。”
    “以后大家想要跟我说什么话,随即可以来王府找我,霸王王府的大门,永远向大家敞开。”
    百姓们这才意识到。
    自己多少有点激动了。
    拉着霸王说了这么久的话。
    竟然把天子给晾在了一边。
    其实在百姓们的心中。
    天子是谁一点都不重要了。
    他们只需要霸王!
    不过,小皇帝毕竟是大汉名义上的天子。
    众人也不能总是晾着他。
    依依不舍的松开双手。
    在一片祝福声中,放苏烈离开了。
    苏烈再次对百姓们点头示意。
    然后回到了小皇帝面前。
    微微抱拳行礼:
    “有劳陛下出城相迎,臣苏烈不胜惶恐。”
    刘协面带笑意撇了撇嘴。
    压低声音笑道:
    “得了吧你,把朕晾在这儿这么半天,我看你一点惶恐的意思都没有。”
    苏烈也笑了:
    “乡亲们太热情了,盛情难却嘛。”
    刘协转头看了一眼热情依旧高涨的百姓们。
    心有所感的赞叹道:
    “或许在他们的心中,你比我更适合做大汉天子吧。”
    苏烈耸了耸肩。
    随意的笑道:
    “你知道的,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刘协转回头来正视苏烈。
    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说道:
    “你也知道的,我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天下百姓需要一个有作为的天子。”
    苏烈沉默了两秒钟。
    结束了这段不太感兴趣的对话:
    “要不,咱俩换个话题?”
    刘协笑容不减:
    “反正朕把大汉江山交给你了,你是代行天子事的摄政王。”
    “只要别把大汉的这块儿招牌搞砸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苏烈眨了眨眼睛:
    “说实话,这么重的担子,我有点压力山大啊。”
    刘协伸手拍了拍苏烈宽厚的肩膀。
    针对刚才的手感做出了发表感言:
    “我看你这肩膀挺结实的,啥都能扛的起来。”
    如果是以前的刘协。
    当他说出这句话。
    多半不是真心的。
    可是现在,刘协早已被苏烈所折服。
    如今又眼看着苏烈为大汉开疆扩土,为大汉子民打造安稳的边疆。
    他早就不在乎龙椅上坐的是他自己还是苏烈了。
    正如他刚才对苏烈所说。
    只要大汉这块儿金字招牌不倒。
    其他的都不重要。
    没准……
    当后世的史学家在记录大汉新盛世的时候。
    或许还会提到刘协几笔呢。
    总比抱残守缺,最后沦为亡国之君要好听的多吧?
    天子可以换姓氏。
    大汉不能改国号。
    这就是刘协此生最大的奋斗目标了。
    “对了,许久未见几个小家伙,他们可等你好久了。”
    刘协脸上的笑容更浓郁了一些。
    和苏烈一起。
    转头看向了跃跃欲试的小家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