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340章 苏烈再收弟子
    姜维?
    被后人称之为“幼麟”的姜伯约?
    啊这……
    苏烈忽然就有亿点点蒙。
    仔细一想。
    姜炯是天水人。
    又姓姜。
    那么他的儿子,理应就是后来九伐中原的那个姜维了。
    也就是姜家枪的创始人。
    没想到一时善念。
    竟然淘出了这么大一块儿宝!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与姜维。
    姜维与邓艾齐名。
    虽说他俩位列二十四名将的最后两位。
    可并不是因为他俩的武艺、能力不行。
    而是因为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比较晚。
    资历不如前面那些大将。
    真要论武艺的话。
    邓艾、姜维绝不在颜良、文丑之下。
    更为难得的是。
    相比一介匹夫颜良、文丑之流。
    邓艾和姜维带兵打仗的能力是十分优秀的。
    堪称三国后期最有存在感的帅才之一。
    虽然比不上三国前期荀彧、郭嘉等人。
    和中期崛起的诸葛亮更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放眼整个三国历史。
    他俩可谓是难得的全能型帅才。
    不仅可以冲锋陷阵。
    亦能指挥千军万马。
    蜀国的灭亡。
    就和他们俩脱不开关系。
    姜维如果能的道刘备之子刘禅的绝对信任。
    就像刘备信任诸葛亮那样。
    蜀国绝不会匆匆被灭。
    至少还能续命十年。
    而若是没有邓艾奇袭阴平。
    出人意料的偷袭成都。
    刘禅也不会开城投降,亲手把他老爹辛苦建立的蜀国葬送。
    总而言之。
    相比诸葛亮。
    邓艾和姜维却有不足之处。
    可俗话说的好。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把邓艾和姜维放到一起。
    让他们产生化学反应。
    绝对不比三个臭皮匠逊色!
    更何况。
    在苏烈的培养和教导下。
    邓艾和姜维岂能仅限于臭皮匠的水平?
    他们必定会打破自身上限。
    取得比历史上更耀眼的成就!
    苏烈心头的沉闷一扫而空。
    刘备得到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件事。
    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他有诸葛亮。
    没关系,我苏烈有更年轻的邓艾与姜维!
    “伯约,从此前收了个弟子名为邓艾,不知你可愿成为我的第二个弟子?”
    苏烈把姜维再度扶了起来。
    认真的说道。
    刚刚被扶起来的姜维立刻又拜了下去。
    “师尊再上,请受弟子姜维一拜!”
    说是一拜。
    咚咚咚——
    姜维的额头在黄沙上猛磕个不停。
    三加三加三都不止。
    苏烈急忙把第三次把姜维拉了起来。
    将两本枪谱交到了姜维的手上。
    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两本枪谱,一是昔年霍骠骑纵横天下的梅花枪法,一是本门所传的百鸟朝凰枪法。”
    “今后每日清晨,为师会亲自指点你修炼;每日黄昏,为师为你讲解兵法精要。”
    “盼你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不要虚度时光,成长为统率千军的帅才。”
    姜维珍而重之的把两本枪谱紧紧地贴在心口上。
    乖巧的点头答道:
    “弟子遵命!”
    向苏烈深深行了一礼之后。
    姜维自动转身面向赵云。
    同样深深一礼:
    “弟子拜见师叔。”
    赵云走上前来。
    宠溺的伸手摸了摸姜维的小脑袋瓜。
    “你这孩子倒是乖巧,以后在修炼枪法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便是。”
    缘分这东西真的很神奇。
    在历史中。
    赵云便和姜维十分投缘。
    将一身枪法倾囊相授。
    为姜维创立姜家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说起来。
    姜维也算是赵云的半个弟子。
    没想到历史的一幕竟然被粘贴复制了。
    重现在苏烈眼前。
    相信二十年之后。
    姜维一定不会让他和赵云失望的。
    安顿好了姜维的事情。
    苏烈重新把注意力投放到了大漠战场。
    刘伯温等人经过一整天的研究之后。
    制定出了声东击西的战略。
    说白了也很简单。
    苏家军深入大漠的兵力只有五万。
    无法同时向东西两步鲜卑开火。
    那么就只能先挑选其中之一。
    表面上摆出向东进军的假象。
    以此来迷惑西部鲜卑、麻痹东部鲜卑。
    等他们都以为苏家军要西进的时候。
    再猛然调转枪口。
    迅速向东挺进。
    同时传令镇守并州的徐晃率兵支援。
    两路大军双管齐下。
    抢在西部鲜卑反应过来之前。
    先把东部鲜卑打趴下。
    剩下一个西部鲜卑。
    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想必到那个时候。
    张绣和贾诩也该稳定好西凉的局势了。
    腾出手来协助苏烈攻打西部鲜卑。
    自然是不在话下。
    这个计划得到了苏烈的高度认可。
    他只看了一遍。
    便让谛听密探火速向并州方向传令。
    让徐晃做好开战的准备。
    然后率领大军拔营而起。
    以每天二十里的速度。
    向西而行。
    做出准备进攻西部鲜卑的假象。
    得知苏家军的最新动向。
    西部鲜卑单于扶罗韩顿时慌了神儿。
    连忙召集泄归泥、步度根等大部落首领。
    匆忙商议抵抗苏家军的事宜。
    而东部鲜卑单于弥加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虽说东、西、中三部鲜卑本为一家。
    可是却早已分家多年。
    大难临头各自飞。
    绝大多数的夫妻都不能生死与共。
    何况是分家多年的兄弟?
    只要苏家军不打到东边来。
    弥加才不会管西边扶罗韩的死活呢。
    无论是扶罗韩还是弥加。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苏烈真正的计划。
    反倒是收到了军令的徐晃。
    忍不住兴奋地直擦拳头。
    “嘿嘿,终于轮到我上场了吗?等这一刻,我已经等待好几年了!”
    自从童渊回到洛阳去享清福之后。
    徐晃便被安排到了并州。
    代替童渊镇守一方。
    多年以来。
    始终没有捞到出现在战场的机会。
    这次好不容易得到了苏烈的军令。
    他兴奋地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摩拳擦掌的表示:
    本将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了!
    徐晃性格谨慎。
    不然也不会跻身历史上的“五子良将”。
    更不会成为苏烈麾下“十虎上将”之一了。
    他虽然心里兴奋不已。
    但表面上却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保持着外松内紧的状态。
    悄悄安排着战前的一切准备。
    十日之后。
    当苏烈的军令再一次传来。
    徐晃立刻带领早就集结完毕的两万并州军。
    沿着秦始皇修筑的长城。
    一路杀向了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