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331章 枭雄与草根不同的反应
    大汉北疆。
    一队队将士行走在万里黄沙中。
    每一步踩下去。
    脚掌都会陷入砂砾好几寸深。
    为苏家军将士们的每一个动作,带来十分的不便。
    而在将士们的头顶之上。
    炎炎烈日无遮无挡。
    努力向天空下的黄沙挥洒着热量。
    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就像是保温箱一样。
    把烈日的温度经过加工之后。
    成倍的反射到将士们身上。
    身上的铠甲渐渐变的滚烫。
    嘴角的皮肤渐渐变的干裂。
    双腿的动作,越来越缓慢无力。
    这里已经是大漠的深处了。
    无论是人还是战马。
    行走速度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将士们只能凭着顽强的意志。
    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这该死的温度,太热了!”
    帮苏烈扛着屠龙锥的李元霸,忍不住狂擦额头上的汗珠子。
    喃喃的抱怨着炎热的温度。
    霸宠组合的另一位,转头看向了李元霸。
    仅仅是这一个转头的动作。
    便有无数汗珠从高宠的头上洒落。
    “现在你嫌热,等到了晚上你又嫌冷,你咋这难伺候?”
    白天火焰山。
    夜晚大冰川。
    日夜之间温差悬殊,是大漠标志性的特色。
    汉人进入大漠之后水土不服。
    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来自于此。
    苏烈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子。
    从马鞍旁的行囊中掏出三瓶“藿香正气水”。
    顺手丢给了李元霸一瓶:
    “再抱怨也没有用,还是省点力气吧。”
    李元霸哭着一张脸说道:
    “大王,这东西太难喝了,我能不喝吗?”
    苏烈一板脸:
    “不能!良药苦口利于病!每天一瓶,保你不会中暑!”
    远征大漠。
    苏烈对重重困难早就想出了对策。
    不光制造了“水麒麟”运送清水。
    还批量研制了藿香正气水。
    防止将士们受大漠气候影响而中暑。
    不信回头看看。
    药王孙思邈正带着上百名军医。
    挨着个的给将士们发放藿香正气水呢吗?
    这东西入口辛辣。
    味道属实是不怎么样。
    可它管用啊!
    将士们就跟喝烈酒一样。
    俩眼一眯、脖子一仰。
    酒到杯干!
    行进到大漠深处,依然没有将士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
    藿香正气水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叹着气收回了目光。
    李元霸打开藿香正气水。
    咕嘟咕嘟两大口。
    就把瓶子里的药水炫光了。
    苏烈满意的点了点头:
    “继续向前走吧,再过一会儿,就到饮水的时间了。”
    大漠中行军。
    必须要定时补充水分。
    可茫茫大漠中水源有限。
    为了保证将士们不会脱水。
    苏烈规定每行进半个时辰,也就是后世的一个小时。
    队伍就要停下来稍作休整。
    让将士们定时定量的补水。
    科学的方法加上充足的后勤补给。
    是将士们没有非战斗减员的重要保障。
    虽然难熬。
    但终归是熬了下来。
    根据向导所说,沿着沙漠再向前走上数日。
    就能都抵达鲜卑人的地盘了。
    那里,将会出现大漠中的第一块绿洲。
    用坚定的眼神看向前方。
    苏烈忽然朗声高呼:
    “将士们!鲜卑人就在前方!让我们以最昂扬的斗志,去征服他们!”
    本来已经快要到极限的将士们。
    就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
    重新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一边纵声呼喊着。
    一边甩开了有力的步法……
    苏家军横贯大漠的消息,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的。
    五万人规模的军事调动。
    不是瞎子都能看到。
    盘踞在扬州西南四郡的刘备。
    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什么?消息没搞错吧?苏烈放任曹操和袁绍二虎相争,自己深入大漠去了?”
    “这家伙,别不是头上长包、脑袋起泡了吧?”
    刘备很难理解,苏烈为什么要去大漠吃风喝沙。
    大漠本为荒芜之地。
    就算打下来了又有什么用?
    哪有富足的青州重要?
    草根就是草根。
    哪怕手握四郡之地。
    刘备依然是个草根。
    他看不到苏烈所能看到的地方。
    而是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主。
    他这个卖草鞋出身的。
    永远是一副市井小贩的嘴脸。
    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鲁肃和诸葛瑾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尤其是诸葛瑾。
    他曾经在数日之前,和家中二弟诸葛亮做过研究。
    当时诸葛瑾认为。
    苏烈在击溃了轲比能率领的中部鲜卑之后。
    不是调头去和曹操、袁绍争夺青州。
    便是调转兵锋。
    去抢占袁绍鞭长莫及的幽州。
    而诸葛亮却持有不同观点。
    他觉得如果自己是苏烈的话。
    就一定会乘胜追击。
    先击溃东西两部鲜卑。
    让大汉的北疆彻底稳定下来。
    诸葛瑾当时还有些疑惑。
    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诸葛亮掰着手指诉说了一番原由。
    让诸葛瑾顿感茅塞大开。
    如果当时苏烈在场的话,一定会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因为诸葛亮分析出来的理由。
    和苏烈决定北伐的理由分毫不差!
    毒士贾诩曾经说过。
    没有人能揣摩到苏烈心中所想。
    即便是善于洞察人心的贾诩也不能。
    可谁又能想到。
    在大汉的南边。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便一眼看穿了苏烈的想法呢?
    孔明多智近妖。
    此言不虚啊!
    说回眼前。
    鲁肃从民心的角度,对苏烈北伐之事做出了剖析。
    而诸葛瑾则是站在掌控全局的层面。
    把诸葛亮的那些观点复述了一遍。
    经过他们的解说。
    眼高手低的刘备终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如此!苏烈所思所想竟然如此远大,非常人所能及啊!”
    同一时间。
    同一片天空下。
    千里之外的青徐交界处。
    曹操皱着眉头说出了和刘备同样的话:
    “苏定方深谋远虑、构思宏大,非常人所能及啊!”
    话语的意思差不多。
    不同的是。
    曹操转转脑瓜筋,就想明白了苏烈的意图。
    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提醒。
    不像刘备那样。
    是在经过鲁肃和诸葛瑾的解说,外加一个诸葛亮的间接作用。
    才明白苏烈用意的。
    一代枭雄与织席贩履之徒的眼界。
    泾渭分明的划出了界限。
    惊讶、赞叹之余。
    曹操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苏定方去了北疆,摆明了是想让我和袁本初二虎相争。”
    “但是我想说,是虎的只有我曹操一人。他袁本初……充其量就是披着虎皮的看门犬而已。”
    “不足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