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299章 有志不在年高
    曹操和麾下五大谋士密谋着对付苏烈的办法。
    千里之外的柴桑。
    刘备一脸阴沉的看着陈到送来的情报。
    脸色沉凝的快要滴出水来了。
    柴桑是豫章郡的治所。
    如今便算是刘备的大本营了。
    刘备将大本营安扎在柴桑。
    是经过相当长世间来思考的。
    柴桑本身的地理位置并不差。
    算是刘备手中的郡县之中,最富裕的一块地盘。
    而且柴桑距离江夏也不远。
    反倒是距离苏烈的淮南、曹操的淮北,有不短的距离。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刘备目前和荆州牧刘表,还算是比较和谐的关系。
    他当然要把大本营安排的离刘表近一些。
    离苏烈和曹操的地盘远一些了。
    万一那俩家伙率兵打过来了,也好有个缓冲的时间嘛。
    再者说。
    刘备抢占袁术留下的地盘,是为了以后掌控荆州做准备。
    扬州西南部这些郡县,大部分地方穷的叮当乱响。
    刘备很清楚这里并不是长久的立足之地。
    想要真正一飞冲天。
    还得是想办法拿下地大物博的荆州才行。
    哪怕南阳郡被苏烈从荆州版图上抠出去了。
    让荆襄九郡变成了八个郡。
    可那也比扬州西南这些地盘要强的多啊。
    单单是数量,就比刘备手里的地盘多了两倍!
    要是论地盘面积的话,更是直奔五倍开外去了。
    这块摆在嘴边的大肥肉。
    刘备怎么能不馋呢?
    他早就在心里把荆州当成是他的自留地了。
    只不过他现在的实力还
    不够强大。
    还没到把荆襄八郡一口吞下的时候。
    慢慢熬死刘表,伺机吞并荆州这件事儿。
    刘备可以再忍忍。
    但是陈到送来的消息,让刘备表示忍不了!
    一个外姓人,竟然也能被封王?
    封地还是洛阳。
    简直离了个大谱!
    要不是有小皇帝的诏书在。
    刘备甚至都要认为,是苏烈强行逼迫小皇帝了。
    退一万步讲。
    就算是要封王,是不是也应该姓刘的先来啊?
    比如我刘备,我觉得我挺有帝王之姿的。
    怎么着,也不该是他苏烈啊!
    一个商贾之家出身的玩意儿,何德何能啊他?
    话说刘备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个卖草鞋的,可能还不如苏烈出身高贵呢。
    眼看刘备脸色不善。
    而且是越来越不善。
    文武众人大气儿都不敢出。
    眼观鼻、鼻观心。
    活活把自己扮成了误入女儿国的圣僧。
    包括张飞在内亦是如此。
    他本来就敬畏刘备。
    谁的话都拦不住犯了倔脾气的猛张飞。
    唯独刘备一句话,就能让张飞安静下来。
    而现在刘备手握三分之一个扬州。
    勉勉强强算是一方诸侯了。
    身份地位不比从前。
    众人明显感到,刘备身上的上位者气息越来越重了。
    跟随刘备鞍前马后,厮混了十来年的张飞,对这一点更是清楚无比。
    当然不敢在刘备拉拉脸的时候,随便开口发声了。
    他俩并非亲兄弟。
    但血脉压制作用,却是肉眼可见的明显。
    足足过了五分钟。
    刘备郁闷的把情报
    拍在了桌子上。
    脖子上爆着青筋,愤怒的嘶吼道:
    “乱臣贼子!苏烈就是乱臣贼子!他比当初的董卓更可恨!”
    “比现在的曹操更是乱世奸雄!”
    身为亦真亦假、半假不真的“汉室宗亲”。
    刘备当然不能公然斥责刘协了。
    只好把所有的怨气与怒火,全部发泄到了苏烈身上。
    这口从天而降的大锅。
    苏烈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他不背谁背?
    刘备执着的表示:
    我不听!我不管!
    这口锅就是苏烈的!
    愤怒过后,刘备终于收拾好心情。
    抬头看向不敢吭声的文武众人。
    气哼哼的说道:
    “苏烈强迫陛下封他为霸王,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你们说说,我该如何应对?”
    人要是钻了牛角尖吧,真是十头牛都拉不出来。
    明明是小皇帝主动发布的诏书。
    主动封苏烈做的霸王。
    到了钻牛角尖的刘备这儿,就变成是刘协被强迫的了。
    不过这倒也符合刘大耳同学的气质。
    他要不强行歪曲事实,怎么凸显他匡扶汉室的一片赤诚?
    大厅中沉默了片刻。
    诸葛瑾第一个走了出来。
    “主公,为今之计只有努力发展壮大,未来才有可能扭转乾坤。”
    “如今主公手握扬州数郡,便有了全新的气象。”
    “以此为根基,一边蛰伏培养势力,一边与刘表保持良好的关系,借用他的力量稳固后方。”
    稍微停顿了一下。
    看到刘备在认真听讲,诸葛瑾连忙接着说了下去。
    “主公
    可借着这段时间,继续向荆州内部渗透。争取到更多荆襄人士的支持。”
    “待日后时局有变,主公便可借用之前和刘表打下的良好关系,将荆州收入囊中。”
    “而后以荆州为根基,向东可巩固江淮之地,向西可进去川蜀。”
    “拿下荆州、益州之后,主公便可兵分两路。主公亲帅大军出汉中,攻取关中八百里秦川,将得之可得天下的关中握在手中。”
    “另外派遣一员上将军,自荆襄出兵,直取宛、洛。双管齐下,则大事可期、大业可成!”
    诸葛瑾的一番话。
    不仅把刘备说的野心膨胀。
    同时还把一众文武官员撩拨的热血贲张。
    真要是按照诸葛瑾的计划,一步步去实施。
    没准还真能还出点大名堂!
    因为他刚才所说的大方针,简直就是刘备争霸天下的最佳路径啊!
    看着诸葛瑾智珠在握、侃侃而谈的样子。
    鲁肃忍不住有些纳闷:
    平时也没发现子瑜如此睿智啊?
    这个大政方针,真的是他想出来的吗?
    可要不是他的话,又能是谁呢?
    据鲁肃所知,诸葛瑾平时不太喜欢外出。
    因为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要照顾。
    所以诸葛瑾结交的朋友也很有限。
    不可能有世外高人给诸葛瑾出谋划策。
    难道说,是他家中那两个年幼弟弟想出来的办法?
    两个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岁的孩子。
    没这么厉害吧?
    别说。
    鲁肃这次还真就猜对了。
    诸葛瑾家中。
    二弟诸葛亮
    拿着一本兵书,慵懒的躺在藤椅上。
    似乎是看书看的眼睛累了。
    他转头看向蹲在墙角玩泥巴的老三诸葛均。
    忍不住打趣道:
    “三弟,又拿泥巴玩打仗呢?”
    年少的诸葛均抬起头来,沾满泥巴的小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二哥,我刚才用泥巴推演了一下你说给大哥的计策,果然可行!”
    “只可惜二哥年纪还小,没办法出仕,不然的话,一定比大哥的那些同僚强多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
    “有志不在年高,昔年甘罗十二岁拜相,谁说我诸葛亮就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