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237章 天下格局大洗牌
    袁绍苏醒之后。
    自知错过了抢回渤海郡的最佳时机。
    又得知岳飞、张辽抢先在渤海郡边界上布防。
    便彻底断了北上的念想。
    灰头土脸的回临淄去了。
    没有粮草、士气低沉。
    去了渤海郡也是白搭。
    还是先休养一段时间再说吧。
    数日后。
    谛听准确的把袁绍已经抵达临淄的消息传回。
    苏烈哈哈大笑着下达了班师回朝的命令。
    临行前。
    留下陈宫驻守清河郡。
    并调动关羽麾下的耿武、闵纯协助陈宫。
    等同于让陈宫独掌一郡。
    算是兑现了之前让他施展才华的诺言。
    任命田丰为渤海太守,带兵驻守渤海郡。
    赵浮、程奂为副。
    随同田丰一起前往渤海。
    这几名副手以前都是韩馥的部下。
    归顺以来态度比较端正。
    做事也是兢兢业业。
    还是值得信任和倚重的。
    苏烈一番安排。
    就形成以关羽为中心的铁三角。
    和渤海郡的田丰、清河郡的陈宫互相守望。
    无论哪一处遭受袁军的进攻。
    其他两处可以及时去救援。
    袁绍基本上很难在他们手中占到便宜。
    除非是像这次一样倾巢而出。
    一次性调动十万大军。
    可是袁军现在元气大伤。
    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肯定回复不过来的。
    谁让袁绍好大喜功,把手头上的粮食都带到了平原呢?
    光是积攒这么多粮食。
    就够他忙乎数年时光的了。
    此战过后。
    苏烈的地盘进一步扩张。
    手中握有冀州、并州、雍州三个完完整整的大州
    。
    还有以洛阳为中心的八关之地。
    也就是司隶校尉部。
    在苏烈全据冀州的这段时间中。
    韩馥这位曾经的诸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和他一起作伴的则是公孙瓒和陶谦。
    以勇力闻名于世的吕布,也陨落在了这次大洗牌中。
    天下格局进一步明朗化。
    与苏烈同级别的诸侯之中。
    刚刚大败的袁绍,占据幽州和青州。
    舔舐伤口以待卷土重来。
    意气风发的曹操坐拥兖州、豫州和徐州。
    正值仕途的上升期。
    前景一片光明。
    他们三人组成了第一集团。
    在争霸天下的赛道上共同领跑。
    次一级的第二集团人数就多了不少。
    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袁绍之弟袁术。
    他之前占有荆州的南阳郡和江东北部的淮南。
    趁着第一集团的三个人各忙各的。
    袁术果断出兵江东。
    击败了刘繇和严白虎。
    招收凌操凌统父子、徐盛等武将。
    还有吴景、吕范这些谋士。
    地盘翻倍。
    人才翻倍。
    兵力翻倍。
    俨然成为东南一霸。
    颇有几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味道。
    野心大增的袁术上表小皇帝。
    厚颜无耻的自称为扬州牧。
    其余的人之中。
    霸占一州之地的。
    有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和交州牧士燮。
    割据郡县的则是汉中张鲁以及盘踞西凉的韩遂。
    张鲁和韩遂二人,虽然地盘不如其他的人那么大。
    但却各有优势。
    汉中北接关中,南邻巴蜀。
    而且张鲁又是五斗米道的顺位继承人。
    祖上在
    汉中传道数十年。
    汉中军民几乎都是五斗米道的道众。
    因此,张鲁在当地威望极高。
    他的母亲和益州牧刘焉又有点不清不楚的。
    靠着这层关系。
    张鲁在刘焉手中先后得到了十五个县。
    虽说只是汉中太守。
    实力却比交州牧士燮还要强上几分。
    毕竟交州位于大汉的最南端。
    几乎半个州都处于未开化的状态。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明。
    远远无法与张鲁的那些地盘相比。
    韩遂就更不用说了。
    苏烈在平定边章叛乱之后。
    与韩遂达成了协议。
    靠近关中的几个郡归苏烈。
    西凉剩余的六个郡归属韩遂。
    凭着这六个郡和西凉人特有的彪悍。
    韩遂绝对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一位诸侯。
    这两个人虽然不是州牧级别。
    却要比交州牧士燮腰板更硬一些。
    这些诸侯之外。
    硬要说再凑一个。
    那就非刘备莫属了。
    只不过这家伙正在投奔荆州牧刘表的路上。
    日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就看他能把装孙子的本事发挥出几成功力了。
    不管怎么说吧。
    曾经诸侯遍地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割据一方的诸侯。
    两只手尽可数的过来。
    十八镇诸侯汇聚一堂的景象,一去不复反了。
    不到十日。
    苏家军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回了洛阳。
    小皇帝照旧带领百官出城相迎。
    值得注意的是。
    以前是出城十里。
    这次却延伸到了二十里。
    如此细小的变化,落在旁人眼里或许看不出什么问题。
    但是
    在刘伯温看来。
    小皇帝的举动就有些诡异了。
    趁着小皇帝不注意的时候。
    刘伯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悄悄来到了王越身边。
    “陛下最近可有什么异常吗?”
    剑神王越微微一愣。
    随即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没有,一切如旧。”
    刘伯温闻言,眉头皱得更近了。
    压低声音提醒着王越:
    “主公让你盯着点,你可一定要盯住了。”
    “我隐隐约约的有种感觉,小奶狗可能要藏不住爪牙了,有点奶凶奶凶的。”
    王越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好,我记住了。”
    两人简短的交流了几句。
    刘伯温便飘然走开了。
    暂时没有外人知道王越是苏烈的人。
    公众场合该避嫌的还是得避嫌。
    刘伯温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久。
    就看到前方烟尘扬起。
    一大队骑兵率先出现在地平线上。
    外披明光铠。
    内穿白色袍。
    不是苏家军还能是哪支队伍?
    那面永远昂扬的大旗之下。
    苏烈端坐在龙象宝马背上。
    威风凛凛。
    神采奕奕。
    长途行军并未让他的光彩减少半分。
    永远都是人群中最亮的那颗星。
    之前若有深思的小皇帝,立刻露出欢喜的笑脸。
    目不转睛的看着苏烈。
    安安静静的等候着。
    片刻之后。
    苏烈在小皇帝身前五十步远停住了战马。
    随即翻身下马。
    徒步走到了刘协面前。
    “臣不负皇恩,现已荡平西凉叛军、收复渤海郡,特回朝复命!”
    小皇帝刘协满脸笑容的伸出小手。
    连
    连摆手示意苏烈快快免礼。
    稚嫩的声音同步响起:
    “摄政大将军在外征战半年有余,实在是辛苦了。”
    “朕今晚在德阳殿设宴,为摄政大将军接风洗尘!”
    苏烈眼神微微一动。
    紧接着便恢复了正常。
    笑着答道: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