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23章 原来公子就是白马将军
    “原来公子就是射杀严政、大破邓茂的白马将军?”
    跟着苏烈回到驻军之处。
    看到一派肃杀的白马骑兵。
    关羽才知道,最近盛传的少年英雄白马将军就是苏烈。
    这个时代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信息十分闭塞。
    通讯基本靠吼。
    可再闭塞,也拦不住时间的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烈和苏家军的名声渐渐传到了涿郡。
    因苏家军的骑兵骑着清一色的白马。
    而苏烈的龙象宝马也是通体白玉。
    因此,为了美化苏烈的人设与形象。
    百姓们自动给苏烈冠以了“白马将军”的美称。
    关羽在集市卖豆子时,可没少听老百姓们提起白马将军的名号。
    “怎么?不像么?”
    苏烈笑着问向了关羽。
    关羽连忙摇了摇头,由衷的赞叹道: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早知道公子就是白马将军,关某也不会闹那一出了。”
    你看这事儿闹的。
    误会了不是?
    公子也是的,早说他是白马将军不就完了嘛。
    我关羽还能让公子举豆子车?
    不行不行,以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弥补一下。
    关羽暗暗在心里琢磨着。
    新入职的小白无意间得罪了老板,当然要找时机好好表现自己了。
    不然还怎么得到老板的器重?
    两日之后。
    苏家军来到了涿郡南边的范阳县。
    再往南行进百余里路,就是冀州的地界了。
    那里是黄巾贼人闹的最凶的地方。
    范阳县位于幽州与冀州交界之处。
    自然也受到了黄巾
    贼人的重点关照。
    把邓茂派到辽东的大方贼首程远志,就率众驻扎在范阳县。
    攻破了县城、斩杀了县令。
    程远志就像是一颗钉在咽喉上的钉子。
    死死地掐断了两州之间的联系。
    被幽州牧刘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欲拔之而后快。
    只是刘虞到任不久,幽州有多少兵马他还没整明白呢。
    带着治所附近几个县的驻军,和程远志连续交战了十几天。
    丝毫未能占到半点便宜。
    麾下的刺史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还在攻城战中被流矢射杀了。
    毕竟程远志手下有四、五万的贼人。
    凭借范阳县的城墙据城而守。
    刘虞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搞得刘虞每日长吁短叹。
    愁得都想薅头发了。
    这不,和往常一样。
    刘虞背着双手站在军事地形图前。
    横看竖看侧着看,怎么看也看不出收复范阳县的办法。
    “唉——”
    “这场兵祸来的太突然了,被贼人占据了先机,实在是难以逆风翻盘啊……”
    刘虞一声长叹。
    道出了黄巾贼人一夜之间席卷天下的根源。
    城府极深的张角厚积薄发。
    暗中积攒了十余年的力量之后。
    一朝发难,的确是让毫无准备的大汉王朝岌岌可危。
    各地接连丢城丧土。
    光是幽州境内,就被程远志攻占了好几个县城。
    眼看着都要打到刘虞的大本营门口,去堵着血泉跳舞了。
    他能不发愁?
    “禀主公,外面来了一队人马,自称是接到主公邀请前来助阵的
    义军。”
    一名小校来到中军大帐门口,向刘虞汇报着情况。
    “唉——”
    又是一声长叹自刘虞口中发出:
    “我幽州精兵尚且不能战胜强敌,义军就更不用指望了。”
    刘虞之前发布征兵檄文,号召幽州各地义军抵抗黄巾贼人。
    本来也没指望着义军能帮上多大的忙。
    他只盼着义军能守护好本地的城池就可以了。
    此刻他正在为战事发愁。
    听到有义军前来,实在提不起太大的兴致。
    所谓义军,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乡勇罢了。
    能有多少战斗力?
    “取些粮草鼓励前来的义军一番,让他们到后营听命吧。”
    刘虞随意的吩咐了一句。
    便转回身继续去研究军事图了。
    虽然他觉得义军帮不上什么忙,可既然来了,他也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啊。
    那么做岂不是要寒了幽州各地义军之心?
    “额……主公,这队义军领头的说了,如果主公要把他安排到后营的话,就把这封信给主公过目。”
    报信的小校一脸惊诧之色。
    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那个看上去胡子都没长出来的少年人,怎么就能猜到主公的安排呢?
    “嗯?”
    轮到刘虞诧异了。
    如此说来,来人竟还有几分先见之明?
    伸手接过书信。
    刘虞只看了一眼,立刻快步向外走去。
    这封书信,正是他写给苏烈的那封!
    他边走边埋怨着报信的小校:
    “来的人是苏定方?你怎么不早说!今后
    凡是有关苏定方的事情,必须第一时间向我禀报!”
    白马将军之名,早就传到刘虞的耳朵里了!
    迈着急促的大步穿过营地。
    刘虞用最短的时间来到了营门处。
    抬眼一看。
    一位剑眉朗目的英俊少年人端坐在一匹白马上。
    身边环绕着十几名文士、武将。
    其中有不少还是刘虞的老相识!
    枪神童渊自然不必多说了。
    国渊、管宁等名士,刘虞也颇为认得。
    看这架势……
    这些人都成苏定方的部下了?
    让刘虞感到震惊的还不止于此。
    那一千名肃杀的白马骑兵、两千士气昂扬的步兵劲卒。
    往那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压迫感。
    而且他们的装备、武器极为精良。
    其中竟然还有连弩这种造价十分昂贵的存在!
    就连战马都是统一的白色。
    好家伙!
    这特么是义军?
    刘虞自认手下的王牌部队都没有这队义军精锐!
    难怪苏烈可以击败邓茂、严政等贼人了。
    不是没有道理呀!
    刘虞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哈哈哈,定方果然是仪表堂堂,不愧为白马将军啊!”
    苏烈翻身下马。
    用同样热情洋溢的笑容回应道:
    “草民苏烈见过州牧大人,白马将军之说可折煞草民了。”
    他这是……
    伸手要官儿呢!
    刘虞心里明镜似的。
    不过封官这种事还得禀告当今天子才行。
    刘虞可没有直接封官的权力。
    但是给苏烈开张一连串0的空头支票还是能做到的:
    “定方你放心!等你再立
    新功之时,本官定会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支票是开出去了,价码同时也被摆到了苏烈的眼前。
    眼下最让刘虞发愁的,就是盘踞在范阳县城内的程远志了。
    你苏烈帮我解决了这家伙。
    我刘虞肯定兑现承诺!
    互助往来嘛。
    你说是这个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