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 第346章 344憋屈的孙权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孙权却是脸色阴沉的可以滴出水来。
    接连几个月来,江东不太平的地方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镇压这头,那头起来了,镇压那头……另一头又起来了。
    结果,整个会稽郡就脱离了掌控。
    虽说会稽郡是鲁肃去荆州谈判的底牌,但若谈成,好歹有冬麦夏稻的法子拿回来,可如今,鲁肃还未回来,之前传回的信中,也没说已经谈判成了。
    他知道鲁肃在拖什么。
    鲁肃想窥探荆州冬麦夏稻的秘密。
    结果……一整年了,都没回来!这就意味着……鲁肃现在也不可能回来!荆州,极有可能直接扣下鲁肃了!
    周瑜急忙赶回来,此时,山越的叛乱已经平息,其余几个地方的百姓却仍在叛乱中,会稽,已是失了。
    黄盖等一众老部将,全都派出去忙着平叛,如今正在会稽郡北部与交州的部队对峙。
    是以,这一次的应对会议,多数只有一群更核心的人员参与。
    孙权坐于首位上,看着下方赶回来的人,此刻脸上不见喜怒。
    当了一年多的扬州牧,做了一年多的主君,多数时候,他已经能极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厅中,众人表情严肃。
    “都说说吧,如今……当如何应对?”孙权还是开启了话题。
    作为州牧,自己手中最大的两个郡:豫章与会稽,都在别人势力范围,他可谓是最丢脸的州牧了。
    豫章还好,便是他大哥也没拿回来。
    可会稽,却是在他手中丢掉的,若不拿回来,他无脸祭祀孙策。
    周瑜见众人皆不语,想了想,率先开口,“休养生息,强大自身。”
    “休养生息?”上首的孙权,只是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没有给意见。
    他已经休养生息一年多了,可如今呢?
    他手中依然没钱。
    世家们吃得满嘴流油。
    百姓们过的还是不好。
    甚至,会稽还直接反了,宣称脱离扬州,投入交州。
    交州牧是甘宁,那是荆州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会稽入了荆州之手。
    张昭见着周瑜的话,于是叹口气,坐直身体,对着孙权拱手,“公瑾说的极是,如今将军兵力在外,与交州军队对峙。且有会稽的先例在,不得不防……其余各郡……”
    “其余各郡?!”孙权是又惊又怒。
    他知道这一年来交州的赤风靡江东,也知道世家赚了不少,如今……他也知道,这赤分明是荆州那边丢出来的筹码。
    要的,就是这些世家的效忠。
    现在是会稽,那日后是不是就是丹阳?是不是就是庐江?
    他不敢赌。
    一旦赌了,在这大汉朝历史上,他怕是丢脸丢的千古留名了。
    “子布说的是,如今,不可不防。”周瑜表情亦是严肃。
    这一年多来,赤的事儿他也知道,他原以为,各世家只是走了交州的路子来赚钱罢了。
    却没有想,这个路子是荆州给他们的橄榄枝。
    如今其他各郡还不敢反的原因,无非是这时候还有孙氏心腹带兵驻扎罢了。
    一时间,各郡风声鹤唳,世家与孙氏势力,稍有不慎,便是要大打出手的。
    虽然他有信心,在没有外力的参与下,各郡世家翻不了,但……却让人头疼不已。
    当年他赞同孙策以杀止杀,是因为孙策能压得住。
    可没有想到,孙策战死,孙权上位,荆州更不肯让他们安稳过度。
    安排了这么一出,让他们那是动都不敢动。
    “公瑾与子布的意思是,放弃会稽?”上首,孙权咬牙切齿。
    会稽本是他愿意丢出去的,但却不是这样丢!
    “是。”良久,周瑜点了点头。
    张昭也闭上眼睛,点头赞同。
    下方,陆逊见到这种讨论,就知道此时的孙权,心中怕是怒火中烧了。
    但他也得承认,周瑜与张昭的观点,在此时是最合适的。
    第一,孙权手中的可调用的兵力多数是派出去平叛了。
    第二,此时要留着兵力以防其他各郡效仿会稽。
    断臂求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虽然痛,但是却能在这时候压住其他各郡,安稳局势。
    “子敬,到如今还未回来。”周瑜提起了鲁肃,眉头更是紧锁。
    众人心中也是一沉。
    鲁肃的情况,他们知晓。
    在这情况下,搞不好以后也很难回来了。
    孙权更是心痛,丢了会稽不说,连能信任的人才都要被荆州扣押,简直……是要气死他了。
    “冬麦夏稻之法,瑜已经试验了三年。”周瑜沉声,“今年,总算是有了一些眉目。”
    上方,孙权期待的看着周瑜。
    会稽的话题,也只能到此为止。
    若比断臂求生,江东怕是要不安稳许久。
    后者道,“旱田翻为水田后,荆州那边是移栽的稻苗,在下想了好几年,却仍不知这些移栽的稻苗该出自何处。”
    “若是直接从其他水稻田移栽,则那水稻田便空了一块。”
    “可谓是拆东墙,补西墙,但瑜却发现……被挖走稻苗的那块稻田,旁边空出了一块地,可那空地旁的稻苗,长得却比中间的更为茂盛,谷粒也更爆满,稻子也更粗壮。”
    其余几人,皆是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在这时代,稻谷是播种的,到了播种时间,把种子撒下去,就会慢慢的生根发芽成长。
    没有人去做过移栽和插秧的事儿。
    周瑜试了一小块,发现空间稍大一些,稻苗却长得更好。
    “后来,瑜请教了老农,老农说,禾稻种植,种子不宜过密,否则便长不好。”
    这道理,厅中这群人是不知道的。
    作为世家子,谁会知道这些?
    “所以,瑜猜测,荆州种的禾稻苗,是从一早就准备好的稻田中来的,只不过,种植的没那般密集。”
    “只是,需要来年再试验了。”
    “公瑾说的,不无道理。”张昭点了点头,他年纪最长,这些事情比他们更清楚一些。
    禾稻播种的太密集,确实是长不好的。
    如果荆州的稻苗真是这么来的,他们江东,也就知道了冬麦夏稻之法,更是能安然的度过这次危机。
    孙权听完,点了点头,好在……这方面周瑜有了些进展,若不然,他今天怕是要被气吐血。
    若是此法可成,江东各世家,应该是能安稳了。
    江东日后,也才有争天下的实力。
    “既如此,此事,便辛苦公瑾再试上一次了。”孙权仍把此事交给了周瑜。
    周瑜自然应下,看着孙权那疲惫却与孙策有着几分相似的面容,心中不忍,“阿权……也当多休息一番,莫要太过担心。”
    孙权一愣,差点儿要哭出来。
    自他当了州牧,早就没人这样喊他了。
    孙策在时,孙策和周瑜都是把他当弟弟的。
    于是高冷的嗯了一声,心中又宽慰了不少。
    良久,又叹出一口气,“会稽之事,便按方才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