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道全和尚宣了一声佛号说,“我佛曾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的一切焦虑与迷惘,不过就是曾经遮蔽你的叶片被戳破,让你看到了巍峨泰山真面目,让你一时间感觉自己的渺茫。
既然如此,何不静下心来。
少思,少言,多看。
人生在世,八苦作伴。
多思伤神,心炽行失。
多言伤人,举足无措。
多看明心,大观自在。”
道全和尚迅速提出了解决办法,让他意动,但也让他一下丧气:“可殷商那边,是我舅父……”
“所以,滇国公选择眼不见为净。”道全和尚温和的说,“你少年成长于殷商,对殷商多有情感不假。
可你想过没,若不是你那舅父阻拦,你或许已经在幽燕修习,又怎么会有如今的对伯父的冷漠呢?
人要少思,少言,多看,最终要汇聚起来,有所思辨。
贫僧说了这么多,最后只能点你一句:自你少年时,每年都祭祀祖先,也看过殷商祭祀祖先,那么你可曾看过外甥祭祀舅父的?不都是侄子祭祀父祖叔伯的?”
鲁威猛地抬起头,一时间脑袋嗡嗡响:“我……这……”
“你是公子,未来的国君。至于这个国君,是殷商给的君侯,还是幽燕给的国公,与你来说都无差别。
因为您的封邑,都在西南。
可明白?”
道全和尚说完,行礼离开。
鲁威看着他背影许久,直到消失在视野中,这才转过身看向东面。
是啊。既然两边都是亲族,他也左右不了局面,那为什么要掺和进来?
看着便是。
……
少年有所明悟。
他们的话,也通过道全和尚,再一次传到辛屈耳朵里。
“你倒是劝得不错。”辛屈笑着给道全和尚赐座,上茶。
“谢陛下。”道全和尚行礼之后才说,“也赖公子威英明,否则臣也劝不下来。”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道安王准备在庸地建国,孤想了想,决定将褒地一并封给他。”
听到这话,道全和尚脸色凝重道:“陛下,褒地可是进出蜀地的关键,您封给了他……会不会……”
“无碍。那边的道路,光是修通,没有十几年是下不来的。孤要先解决东面,西边的通道,你多劝他修,然后教他在巴蜀掠夺人口。
等时间到了,我会封建子嗣过去。
他若是识趣,将自家领地分分,也能让追随他的部将开心。
若是不识趣,不用百年,他家必然返。
到时候,让儿孙去处置就是。”
“这……臣明白了。”道全和尚宣了一声佛号。
辛屈抿了两口茶后才说:“好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殷商那边动作了。
我出现在这里的消息传出去,想来子旬会坐不住吧。
到时候,你到时候走一趟,帮我传一封战书。
顺道,将你的佛国声威打开,虽然你未来主攻西南,但不代表你就不要中原影响力了。”
“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