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听说一个刚参军的战士一周内连升三级,从士兵直接升到了连长,更是一脸恨不得取而代之的表情。
何援朝、李鸿涛俩人说的热闹,直到刘彩霞从后厨回来,俩人才止住了话头。
听说点的四个菜都能做,俩人又起身争着付钱。
这回没有争执太长时间,刘彩霞看俩人又要撕吧,直接接过了李鸿涛手里的钱和票。
看着去服务台找零钱的刘彩霞,李鸿涛得偿所愿,拍着何援朝的肩膀,得意的笑道:
“行了大亮,这回没法和我争了吧!要说还是人家服务员同志有眼光,知道谁是主谁是客。”
钱都付了,何援朝还能说什么,只能一脸不甘心的模样儿坐回椅子上。
李鸿涛见到何援朝的表情,心中暗自得意,嘴上却道:
“多大点事儿啊!不就一顿饭吗,你要是真想请我,等哪天我去京都时你再请,而且必须是烤鸭,到时你要是推脱我可不答应。”
听到这话,何援朝来了兴致,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指导员你要去京都,啥时去?”
何援朝现在有了原主的大部分记忆,已经不再抗拒和以前的战友联络,他深知人脉的重要性,早打算好要好好维护这些战友的关系。
见何援朝问到这事儿,李鸿涛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从兜里掏出烟递了一根给何援朝和小战士,又点燃自己嘴里的烟,抽了一口后才道:
“我的情况你也知道一些,我当年因父母兄弟被国民谠兵杀害才参的军,家里如今也没啥直系亲属了。
现在我面临转业,你嫂子是京都人,我想着去京都看看能不能把工作关系落过去。”
“想想办法应该不难。”
何援朝见过外省市转业军人落户京都的,也曾了解过这方面情况,弹了弹手里的烟灰道:
“据我了解,京都市安置转业军人工作遵循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总原则,但也会有例外。
安置办也会考虑到家庭等因素,如配偶、父母的情况等,像指导员你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申请把户口落在嫂子家。
至于具体情况,等我回京都后再去问问,但我估计问题应该不大。”
李鸿涛听了何援朝的话,心里不自觉的松了口气,转业后安置在哪的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长时间。
一方面是妻子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他不想再回到父母被害的伤心地。
何援朝说完话见李鸿涛没回应,以为他在担心,便安慰道:
“指导员你也不用太担心,现在全国到处都缺有文化的干部,像你这种高中学历的根本不用愁工作的事儿,只要申请了,估摸十有八九能成。”
“唉!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能不愁吗?”
李鸿涛感慨了一句,接着面露为难的道:“大亮,我想求你办件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