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 47.第47章 能杀人的不只刀枪

47.第47章 能杀人的不只刀枪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47章 能杀人的不只刀枪
    “老夫历事四朝,还从未见过有哪家的小辈后生,敢有如此的豪言壮语,李勋卫可知,豪言壮语说得太早了,或恐变成夸夸其谈啊!”
    李邦华的意思,李顺祖明白。
    他无非是害怕自己因为上一战与满桂胜了后金军而骄傲自满,站在李邦华的角度而言,能有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更是真正对自己的关心。
    历史上遵永之战以孙承宗为首的辽军获胜告终,关内沦陷的诸城尽皆收复,但李顺祖也知道,这样去告诉李邦华,只会被对方当成傻子。
    想了想,也是不再多说。
    留些神秘感在什么关系上来说,都算是件好事。
    “请御史大人放心,此事李顺祖心中有数。”
    “上一战胜之不易,我李顺祖不会轻易让几千条辽东军兄弟的性命白白浪费。”
    听见这话,再见李顺祖脸上肃穆的神情,未见有丝毫骄傲自满,李邦华便也知晓他是多虑了,脸上升起浓浓的喜爱,轻抚胡须,笑吟吟说道。
    “老夫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孙承宗一见面就要做李勋卫的老师了。”
    “如果不是被他抢先一步,老夫也还真想有一个李勋卫这样的学生。”
    李顺祖哈哈大笑,面色不卑不亢。
    “感谢御史大人抬爱,李顺祖铭记在心,此后整顿京营,振兴国事,驱逐鞑虏,少不得御史大人从旁斡旋帮扶,只希望今后不要厌烦才好。”
    “老夫,求之不得。”
    李邦华脸上的愁云变成了笑容,两人年纪虽相差甚远,却愈发觉得畅聊开怀了。
    打开第二封信,李顺祖脸上的笑容渐渐冷淡下去。
    “陛下朝令夕改,明日大军开拔,叫我如何与城外三万辽军兄弟交待?”
    这第二封信所说,实在是寒辽军之心。
    前日,太仆寺卿涂国鼎上疏。
    “祖宗设太仆寺马政,乃专为京城团营、骑操,为备御京都,拱卫祖宗陵寝之地而设,非为边镇。”
    “而今将京营粮马尽付辽军,倘京师有险,如嘉靖庚戌年间俺答入犯,京城骑操用马,又将从何而调?”
    “边将只为封疆计,而独不为京师虑。陛下只考虑建州入寇,辽军永定门善战之捷,全然不顾京营将士世代守御京师,由祖至今,久有二百余年矣。”
    边将只为封疆计,而独不为京师虑!
    这是一句诛心之言,这更是让李顺祖这个身处其位的人感到心寒。
    辽东的三军将士列阵卢沟桥后,与奴骑大军搏杀的场面,赵率教、申甫、吕国琦,那一个个高呼为国而战的大将淹没在奴骑的人海之中,李顺祖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这些高居庙堂的文臣刀笔之下,却都成了为封疆计?
    看来能杀人的不只有带血的刀枪,这些文臣手中的刀笔同样可怖!
    最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这样一个明显是分化京辽两军人心的论调,崇祯皇帝居然轻而易举的就信了,而且立刻下旨停了太仆寺本该供给辽军的战马和粮草。
    轻飘飘一句谗言,将几千名辽军将士血洒疆场,变成了心怀私心之举。
    而他们为之作战的皇帝,最后居然相信了。
    何其可悲!
    崇祯就是这样的人,一封奏疏下来,态度直接就变了。
    崇祯对此奏所言深以为然,将在永定门外对辽军的慰问和承诺忘却脑后,当即下旨命太仆寺停发了辽军出战所需的战马粮草,给了京营。
    前日下的圣旨,李顺祖身为京营总督,却是今天才知道,而且还是从李邦华这知道的。
    也就是说,太仆寺原本要支给辽军作战所用的战马和粮草,这几天并未经过李顺祖之手。
    京营之中沆瀣一气,如此大事,堂堂总督竟不知情!
    除了些许的恼怒,李顺祖回想起方才李邦华的警告,便只觉得一阵冷汗。
    他们这些人能把这么大的事情瞒得如此滴水不漏,甚至一点风声也听不到,那要是想做点什么,想杀一个人,瞒天过海不也简单?
    天子脚下,腐败至此!
    皇帝朝令夕改,下属尽行瞒报。
    李顺祖身处其位,更觉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陛下如此行事,朝令夕改,长此下去,朝廷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李邦华要的就是这个态度,见李顺祖所说所做不似作假,当下也是义愤填膺。
    “如今乱世之态尽显,朝中小人,不思谋国,反为一己之私,争相攻讦,夺能者功勋,罢实务者官职,肇事攻伐!”
    “陛下少年继位,极易受到蛊惑,朝令夕改,不念边事日益艰难,反轻信奸臣谗言,事事掣肘,实是冷尽天下有志任事豪杰之心!”
    李邦华垂头而坐,脸上异常痛苦。
    刘顺祖看得清楚,又何尝不知道他的心思?
    他是为大明而喜,为大明而悲,身为协理京营内臣,本该与吴惟英那些小人同流合污,却想方设法将军需物资送往辽军,所为的,实则只是一纸边关的捷报。
    但同时,李顺祖也知道在如今自己的立身之本——辽军。
    既然自己如今是京营总督,知道此事,那就不能不管了。
    给辽军的战马和粮草,必须要交到辽军手上,一点也不能少!
    想到这里,李顺祖没有任何犹豫,决定起身干涉。
    眼见李顺祖要离开,李邦华大吃一惊,连忙阻拦。
    “李勋卫干什么去?”
    李顺祖头也没回。
    “去做御史大人希望我去做的事,为城外三万辽军将士请命!”
    看着李顺祖离开,李邦华震惊得无以复加。
    直等到李顺祖的身影消失在四楼,他才是喃喃自语。
    “真不知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真的不怕被朝中朋党攻讦。”
    “李氏有子如此,成梁有福,大明有福。”
    “看来我也要动身前往各处斡旋,以免他孤悬难立。”
    香暖阁中莺莺燕燕,李顺祖却心系战情,无心观赏。
    目光在众人之中扫视,寻找熊家兄妹,眼神看到一处,猛然一顿。
    “你就是今天在演武场,被提拔到神枢营中军的熊什么虎吧?”
    几名勋贵子弟喝的酩酊大醉,正将他二人围在一起,言语尽显侮辱。
    “果真是人如其名,相貌粗丑!”
    “不过你这妹妹,倒是漂亮白净,要是给小爷玩玩,小爷或许能放了你!”
    说话的,正是白天被李顺祖剥夺了官职的博平伯郭振明,此刻他已经喝的满脸通红,白天的屈辱也在醉意的催促下达到高峰,拉着小青的手就不撒开。
    在他周围,也有几名勋贵子弟嬉闹嘲笑。
    因为对方个个与他身份悬殊,熊兴虎敢怒不敢言,又怕给李顺祖造成什么困难,因此不敢说什么过分的话,只是尽量将小青护在身后,任凭几名勋贵子弟对他拳打脚踢。
    “郭振明,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一声暴喝,几名勋贵子弟纷纷回头,纷纷是瞠目结舌。
    “李、李勋卫?!”
    李顺祖从四楼走下,正好见到这一幕,便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替部下出头。
    这个时候,李顺祖实际上没考虑过什么利害关系。
    在李顺祖心里,熊家兄妹日夜守护,也早已不是什么普通的部下关系,那是朋友,是兄弟。
    快步上前,李顺祖紧紧攥住郭振明的手,不断用力,硬生生将其从小青身上扯开。
    “李顺祖!”
    “你在京营里管得了我,在外我是朝廷的博平伯,你还只是一个宁远伯勋卫,别说你还没袭爵,就算是日后袭爵了,你也管不到我的头上!”
    “要管我,只能陛下亲自下旨!”
    可能是没了三千辽军将士在一旁,郭振明这次倒是硬气得很,手虽然被扔到一边,感受到李顺祖手上的力道,却还是没有后退一步。
    李顺祖自然知道这些,不过也不打算用官职去压他,只是将小青护在身后。
    “现在我不用官职管你,我是代表我自己,看你不顺眼,想狠狠的揍你一顿,有问题吗?”
    郭振明一听李顺祖居然说出了这么不要脸的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一时犯了怂。
    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听说那李顺祖在广渠门亲手砍了几个东奴的首级,而且刚才的手劲,郭振明也体会到了,自知绝不是几下的对手。
    真要说李顺祖是单纯看他不顺眼就是想揍他,那确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就算闹到三法司去,对方一听是两个勋贵,多半也是当一乐。
    除了颜面尽失以外,自己什么都得不到。
    郭振明慢慢后退几步,心想为了个辽东的土娘们挨一顿揍,当场丢人,实在不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