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 第14章 借的东西该还了
    第14章 借的东西该还了
    都什么毛病,不喜欢敲门?
    李顺祖心中骂了一句,蹙眉上前。
    “我就是,你是什么人?”
    那兵士闻言松了口气,上前说道:“可算找见您了,您快去看看吧,广渠门已经乱了,弟兄们和辽军快打起来了,城上都商量要放炮呢!”
    放炮?
    难道后金打过来了?
    李顺祖心下一凉,当下也顾不上别的事了,跟着那京营兵士急匆匆赶往广渠门。
    好在赵泰原本就是广渠门提督,宅院所在也是距离广渠门较近,没走多久,二人便来到城上。
    此时的广渠门外,辽军混合着各地逃难入京的流民,有的想进城,有的在讨饷,乱哄哄一片,就是没看见有备战的。
    城头,两名身着武官服饰的人正在听下属汇报。
    “今日一早,我城外突然发现大批通州方向来的难民,至少有数百人之多,后官道上亦是人头攒动,辽军大营鼓噪不已,都奔我广渠门而来!”
    二人是广渠门的镇守武官,官职都为千总,只不过职权上有区别。
    一个是京营的千总,一个是专设于京师九门的千总,一般为分区别,要在千总官职前加上“门”字,称门千总。
    官职上两个千总都属六品低级武官,但京营千总多由勋贵子弟充任,职权较大,地位较高。
    门千总是干苦差事的,干活的是他,出事了找的也是他。
    比如眼前这个一脸担惊受怕的京营千总,就是应城伯孙廷勋。
    应城伯一系属靖难功臣武勋集团,先祖孙岩曾任朱元璋、朱棣两任皇帝的贴身侍卫,随后在靖难之役中加入燕王派系,在协守通州时立下战功,被册封为应城伯。
    人家袭爵就没李家那么多事,看起来年纪也就十八九,一到成年就光速被册封为勋卫,现在比李顺祖还小,但已经袭爵了。
    二人听完下属汇报,只看城下一片混乱,一时也搞不清楚状况。
    “你还在等什么?”
    “难道要等这些乱民和辽军奸细进了城,你才关门不成!”
    孙廷勋对着眼前的门千总大呼小叫,惊慌失措几乎写在了脸上。
    “传我的军令!速速关闭广渠门,升起吊桥!军兵人等,都给我上城备战!把炮架在垛口上,对准城下这些人,给我放炮,狠狠的放炮!”
    传令兵听见,也是直奔城头各处,高呼传令。
    门千总看着这位爷颐指气使的,也没什么办法阻止,毕竟人家是正牌的勋贵子弟,不是他这种小角色能招惹的。
    广渠门,意为通达顺畅。
    作为京师九门之一,城墙也是高大厚实、威武雄壮,城墙上旌旗林立,几十个垛口间架着大大小小数十门铜铁炮昂首待发,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城外呜呜咽咽的难民和辽军。
    “轰——!”
    不知是谁,竟然真的发了炮。
    猛然一声巨响,将正在赶路的李顺祖吓了一大跳。
    城下的乱象为之一滞,所有人都没想到,京营居然真的敢对城下的难民和辽军直接开炮!
    寂静过后,是更大的乱象。
    难民们洪水一般向城内拥挤,辽军们也都是抽出刀枪,寒光闪闪,鼓噪着就要攻城。
    李顺祖赶到这里,连忙趴在垛口朝下望,这才松了口气。
    由于京营兵士平日不习阵战,炮是朝城下放的,但居然歪到了辽军的大营里去了,炸毁了些许营帐,但并没有人员伤亡。
    这算是因祸得福了,李顺祖火冒三丈,实在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
    李顺祖揪着发炮那京营兵士的衣领,怒声问道。
    “我是新任的广渠门提督,我还没有发话,是谁叫你放炮的?”
    “你的炮是打建奴的,不是用来打自己辽军兄弟的!”
    “他们在城外扎营驻军,要守备建奴攻城,还要防着你们放炮吗!”
    那京营士兵也没想到只有他自己傻傻的真放了炮,当场被吓得不轻。
    “提督恕罪,是、是爵爷下的令.”
    李顺祖闻言向后看去。
    “爵爷,哪个爵爷?”
    应城伯孙廷勋见李顺祖看过来,也没有什么害怕之情,反而是上前顶了几句。
    “是我下的令,你能怎么样?”
    确实不能怎么样,李顺祖白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
    孙廷勋毕竟不是广渠门的人,他的官职是京营千总,隶属五军都督府,李顺祖虽然是广渠门提督的职位,但官身只是锦衣卫南镇抚司,还管不到人家头上。
    管不了你这个应城伯,我总能管广渠门吧?
    既然管不了,晾着他就是。
    门千总比较好认,在场穿军官盔甲的就只有他们三个。
    李顺祖来到门千总眼前,看了一眼城下,沉声说道。
    “先关门,带上一队军兵,随我来。”
    现在这种情况,不搞点狠的,是难以收拾局面了。
    广渠门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必须在崇祯那老小子知道以前把事儿平了。
    不然那货一个激动,怕是自己就业第一天就会光荣下岗。
    门千总不明所以,但既然是新的提督到了,那也便是有了主心骨,跑下去传令了。
    街道上,矗立着一个规模不小的粮库。
    上有匾额,书“李氏丙库”四个大字。
    粮库门前,站着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满脸凶神恶煞,路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家丁们本以为这是稀松平常的一天,直到街角转来了一批急匆匆的官兵,尤其看清楚打头那人的样貌以后,他们更是满脸的又惊又喜。
    “少少爷?”
    没错,李顺祖这次来的,就是李家在京城的粮库。
    在记忆中,便宜堂弟李尊祖在京城主要做的是粮食和倒卖军火生意,都是李家的产业,现在自己有难,来找做兄弟的帮点忙,这不过分吧?
    本来家丁们脸上还是带着久别重逢的喜色,但是下一刻,却又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就连门千总也有些疑惑,不知道这李顺祖把他们带到李家的粮库要来干什么。
    “少爷你这是在干什么?”
    “少爷你为什么要踹门?”
    在众人错愕、不解的目光中,李顺祖一脚踹开了粮库的大门,然后转头,对广渠门的军兵们喊道:“都愣着干什么?给我搬!”
    粮库的李家管事连忙跑出来,拦在李顺祖眼前。
    “不能搬!这是李家的库粮,取用需问过少爷!”
    他口中的少爷,自然是掌管李氏在京产业的次子李尊祖。
    “我是李家的长子,日后的宁远伯!这些本来就是我的东西!”李顺祖一把推开那管事,没有理会他想要杀人的目光,转头冷冷说道:
    “你回去告诉李尊祖,我才是李家的直系长子,他借的东西该还了。”
    低声说完,李顺祖走上去几步,站在台阶之上,面朝一众广渠门军兵。
    “承蒙皇恩浩荡,重新起用我为广渠门提督,为报皇恩,我现在要以李家直系大长房之长子的名义,收回大长房的全部产业,支为国用,为陛下分忧!”
    “此为李氏在京丙字粮库,全数捐到广渠门,以供军资!”
    就连门千总都懵了,一脸的震惊。
    如果说这是朝廷的粮库,那肯定不能随便说搬就搬,但这是李家囤积的粮食,而李家真正的继承者就在眼前,还是第一个踹开粮库大门的。
    这个时候去搬,不就是自己拿自己的东西吗?
    一直听说李家一分为三,长子承袭锦衣卫官职,但碌碌无为,却没想到这一切都是谣言。
    在这个乱世,给奶便是娘。
    尤其李顺祖这是在用李家的产业,在给广渠门的驻军提供军粮。
    一时间,门千总就差哭出来了。
    他转过身去,大声疾呼:“提督大人高义!弟兄们,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