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291章 大盗温廷阁
    第291章 大盗温廷阁
    袁新法长得生猛,却跟他媳妇儿一样嘴笨,规规矩矩地叫了一声“老爷”后,便干杵在原地,迟疑着搓了搓布满老茧的手,终于迈开脚步,却说:“我这就搬走。”
    袁大娘赶紧起身拦下,挤眉弄眼地小声说:“哎,你这憨货,人家在这等你要唠唠嗑,你着什么急呀,谁又没撵伱!”
    说完,老太太又转头冲江连横笑笑:“嗐!这家两口子呀,人倒是老实,可就是鼻子底下长个嘴,管吃不管吐,一见着生人就跟瘪茄子似的,不会来事儿!”
    江连横便笑着招了招手,说:“袁大哥,过来坐。我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有你们一家在这照看着也挺好,添点人气儿,起码住得精心,没瞎祸害,我就当帮你个忙,不用往心里去。”
    袁新法一怔,忽地抹身离开房间,到外屋地跟媳妇儿嘁嘁喳喳了起来。
    众人不解其意,好在他又很快转回来,在屋子里翻箱倒柜,最后摸出一个小木匣。
    正在这时,外屋地的大胖小子突然冲进来,抱着当爹的胳膊龇牙就咬。
    袁新法抬手就把儿子拨倒在地,骂了一声“滚”,随后便打开木匣,双手捧到江连横面前,动了动喉结,说:“老爷,这些房租应该不够,你先拿着,回头我再去借。”
    众人哄然大笑,却见那木匣里头,除了三五块大洋以外,余下的尽是些毛票、铜板,间或还掺杂着不少方孔老钱儿。
    有道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这世上没什么能比金钱上的拮据,更能让一个男人窘迫。
    袁新法手足无措,只好又重复了一遍:“你先拿着,回头我再去借。”
    赵正北笑道:“你也太瞧不起我家道哥了,就这点儿钱,还犯得着跟你要啊?”
    “北风!”江连横瞪了他一眼,随后又冲袁新法赔笑道,“袁大哥,你愿意住就住吧。我都说了就当帮忙,你这么一来,不成买卖了么,拿走拿走。不过,我这趟带着媳妇儿过来,总得有个地方歇脚,等我忙完了,你们该住就继续住吧!”
    话虽如此,江连横也觉得奇怪——这家人未免忒寒酸了。
    好歹也是在城里做工的人家,又免房租白住了好几年,家中积蓄何至于就这么点儿?
    只要不沾染嫖赌抽之类的恶习,老老实实过日子,哪怕是拉洋车的车夫,一天攒一分钱,一年还有三块多呢,五年攒个二十来块,也不吃力。
    何况,袁新法是个扳道岔的铁路工人。
    这在当下,可是正儿八经的赚钱营生,不说日子有多滋润,也绝对吃喝不愁,否则也不会养出这么个大胖小子。
    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到底是何缘故,江连横也不便细问。
    见状,袁大娘喜道:“你瞅瞅,我就说江家这小子仁义,我从小看到大的,那还能有错了?这么着,最近这几天,就让他们两口子在我那对付着挤挤。”
    紧接着,老太太又拍了一把袁新法,“憨货,还愣着干啥,赶紧去陪人家唠唠嗑!我去跟英子给大伙儿整点饭。”
    “大娘,别麻烦了,你帮我把外头那些街坊支走,我好让我媳妇儿进来。”江连横转头冲北风吩咐道,“去周围买点熟食和干粮,再打三壶好酒。”
    “行!那我跟英子给你们整锅素烩汤,再拌俩凉菜,这不就齐活了么!”
    袁大娘一边说,一边退出里屋,招呼着街坊邻居各回各家,别瞎看热闹。
    随后,江连横才出去,把媳妇儿抱进屋,安顿在炕头上歇息。
    胡小妍现身,袁家人果然俱是一愣,虽是当着瘸子不说短话,但神情都有些诧异,缓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将将能做到视若寻常。
    不多时,北风回返。
    熏酱猪头肉、香肠、热汤、菜、馒头、卷儿,三壶好酒齐备,炕上一桌,炕下一桌,众人甩开腮帮子,抡起旋风筷,先且垫个半饱,随后才开始边吃边聊。
    江、胡二人因保险公司失盗案的缘故,格外关心辽阳城内的大贼传闻。
    恰好袁新法又在铁路工作,便将些许耳闻尽数说出。
    只不过,这厮嘴笨,虽说知无不言,但那话听起来总是有些疙疙瘩瘩,不甚畅快,得亏有袁大娘在旁边润色详解,方才让人听了不觉乏味。
    …………
    却说近一年以来,辽阳城内有大贼落地安根,神出鬼没,夜下独行。
    此人名叫温廷阁,江湖报号“灯下黑”,乃热河承德人士,自幼习得轻功,高来高去,如履平地,顺带一身横练硬气功,枪挑一道印,刀砍不伤筋,几十个真把式支杆挂子挡在面前,一如踏草穿林,形同虚设。
    贼有多种,仅就线上,便可分出“陆贼”和“水贼”两样儿。
    陆贼当中,又有翻高头的飞贼,使迷药的拍贼,顺包的剪绺贼等等……
    温廷阁“单搓”飞贼的买卖,翻高头、开天窗,从来没失过手。
    久而久之,便觉得小小的热河,已经容不下他一身能耐。
    于是,趁着去年天下大乱,温廷阁便只身去往京城,接连盗了几户大宅,尽数全身而退,不免自满而骄,心说京师重地也不过如此。
    未曾想,他频频得手,早已惊动了京城江湖。
    各家武馆为了保镖护院的生意,纷纷联合起来,推选出几位沧州武师,设套擒他,用激将法引蛇出洞,派人在街头巷尾散播消息,言说“灯下黑”能耐虽大,却不敢去某某人家。
    温廷阁来到京城,就是为了寻对手,验验自己的能耐,岂能受得了这番污蔑,胸中憋了一口闷气,当晚就潜入那户宅院,意图推云拿月。
    他哪里知道,京城各家武馆早已联合,沧州武师故意放他进来,正要来个瓮中捉鳖。
    一时间,暗青子四下翻飞,在夜空中“叮铛”作响,迸出道道金光。
    咱得说,温廷阁的能耐还真不是吹出来的,闪转腾挪之间,愣是在那四面楚歌的宅院里,寻出一道生门,远遁于茫茫夜色之中。
    虽然金蝉脱壳,好不容易跑了,但温廷阁也身负重伤,自知开罪了沧州把式,京城已非久留之地,承德老家也不敢回,于是便翻山越岭,勇闯关东。
    到了奉省,也不敢在省城安根,以免太过招摇,于是便在小城小地静养。
    待到养好了伤势,手又痒了,便忍不住重操旧业,但毕竟歇了大半年的时间,估摸着是想要练练手,所以才在辽阳开张。
    温廷阁是个“高买”,只偷权贵人家,所以老百姓并不怕他,也不烦他,反而甚至还有点崇敬。
    人皆传言,温廷阁劫富济贫,可要是刨根问底,他到底接济谁了,却无人能够答得出来,也不知他们到底是得了好处,不敢声张;还是人云亦云,只是存了份美好的念想。
    当然,百姓觉得他是侠盗,主要是因为这厮偷过鬼子的东西,还不是一般地界,而是南铁地方事务所、旅馆乃至警务署,这似乎倒是给华人争了一口气。
    所谓“灯下黑”,是说这油灯一盏,虽然能光照满堂,但总有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黑漆漆见不着光亮,而那最黑的地方,却正是被灯盏遮挡的之处。
    温廷阁能耐太大,根本不需要像普通飞贼那样,等着住户吹灯拔蜡才敢下手,偷的就是你油灯正盛的时候,在你眼皮底下茑悄地顺走金银珠宝。
    据说,温廷阁连盗几户人家以后,辽阳城内的财主便开始防范起来,不仅护院的保镖增多,家藏的积蓄,也都加了重锁。
    即便如此,却仍然挡不住“灯下黑”开张取财。
    据说,有好几次,院子里的灯亮着,保镖护着,夜下无风,空悬朗月,一切都跟往常一样,别无异样。
    可就在行将就寝的时候,忽听得院门外人声幽幽,远远地冲这边喊道:“老财主乐善好施,温某拜谢了!”
    声音在空旷的街巷里犹如石坠寒潭,掀起层层涟漪。
    老财主急慌慌从炕头上爬起来,或是翻箱倒柜,或是敲墙取砖,将自己的棺材本取出来,打开一看,黄白之物,早已不翼而飞,怪就怪在,锁头都给你重新挂好,搁谁谁不迷糊?
    温廷阁下手越来越大,最后竟然盯上了官府衙署,盗取了万两饷银,急得当局巡警抓耳挠腮,毫无办法,想要张榜抓贼,可人人都怕遭到报复,不敢提供任何线索。
    更何况,盗取官银,本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事、快事,万两太少,十万两、百万两才好呢!
    因此,时至今日,案件也一直并未告破,反倒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故事说完了。
    “总之啊,这个温……温什么来着,我老记不住……对对对,这个温廷阁就是这么一号人。”
    在袁大娘绘声绘色的描述下,众人不由得停杯歇嘴,纷纷听入了迷。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大伙儿方才从刚刚的江湖迷梦中,渐渐苏醒过来……
    打赏:32165/20000
    月票:702/500
    欠更: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