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17章 主讲苏良,御史台公开课
    第17章 主讲苏良,御史台公开课
    垂拱殿内。
    包拯连说带比划,用近半个时辰讲述了苏良的脑图之术。
    虽不够精细,但却将脑图原理与好处都讲了出来。
    赵祯听完后,啧啧称奇。
    然后拿起一本奏疏,用鱼骨图的方式画了出来,画完后,不由得连呼三声:妙哉!妙哉!妙哉!
    一旁的王拱辰和钱明逸也大致听明白了。
    二人经常阅读与撰写条陈文书,自然知晓此法为官员带来的巨大裨益。
    简言之:省时、省力,提质增效。
    “原来苏良坐衙时间短,不是懒惰偷闲,而是做事效率高!”赵祯捋了捋胡须,甚是高兴。
    前几日,一众官员驳了赵祯让苏良兼经筵官的旨意。
    而现在,苏良以自身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卓越,证明了赵祯没有看错人。
    这相当于给官家露大脸了!
    赵祯自然开心。
    包拯拱手道:“官家,臣以为,此脑图之术应让百官习之,而后推至各个州府县衙。”
    赵祯点了点头,看向王拱辰。
    “王中丞,朕决定命御史台在院内设讲案,特诏苏良为主讲官,于三日后为各衙门的执事官员讲述脑图之术,为期三日,而后由翰林院编订成册,你觉得如何?”
    王拱辰强挤出一抹笑容。
    “那自然是极好的,此脑洞之术确实神奇,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依照目前苏良的资历与官职,完全不具备在御史台设案主讲的资格。
    但整个大宋朝,恐怕只有苏良精通此术。
    他不讲还能让谁讲。
    王拱辰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那此事便交给御史台了,你令苏良做好准备!”赵祯想了想又说道:“开讲首日,朕也会到场,到时,在京的各个衙门至少去两人,不得缺席!”
    “臣遵命!”王拱辰重重拱手。
    听到此话,包拯那长年如冰山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抹细察可见的笑容。
    官家亲至,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若官家不来,那些相公们、学士们,大多会派遣官吏来听,毕竟苏良官职低微,在汴京城算是垫底的存在。
    但官家亲至,那这些自视甚高的相公、学士们便不得不来了。
    ……
    很快,御史台察院监察御史里行苏良将作为主讲官,为各个衙门讲解脑图之术的消息便传播了出去。
    很多人都大呼不可思议。
    但王拱辰、钱明逸、包拯等人将脑图之术夸赞得甚是神奇,不由得将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好奇。
    一时间,苏良变成了朝堂红人。
    苏良得知此消息后,不由得有些紧张,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然后,便开始制作讲义。
    这乃是一次证明自己的大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三日后,御史台前院。
    一处长桌摆在最前方,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桌后还有一处高约一丈的木板,乃是苏良专门让木匠师傅定制的,木板上可悬挂数张大纸。
    长桌前面,则是听众席。
    一把红木大椅摆放在最中间,乃是赵祯落座之处。
    后面还有近五十把椅子,供各衙门主官落座,至于来晚的或官职低的,便只能站在后面了。
    片刻后。
    各个衙门的官吏陆续到场,苏良也站在讲案旁候场。
    稍倾,皇帝赵祯带着一众大臣走了过来。
    有首相杜衍、副相陈执中、枢密使贾昌朝、翰林学士承旨丁度、枢密副使韩琦、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十余人。
    这些人后面还跟着学士院、三司、宣徽院、大理寺、国子监,崇文院等衙门的官吏们。
    苏良抬眼望去。
    一眼便看出翰林学士承旨丁度黑着脸,其后面崇文院(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的数名中年学究也是黑着脸。
    立案讲学,本是他们所长。
    而今二十六岁的苏良却站在主讲台上,官家亲至聆听,还勒令让他们来听讲学习。
    此等待遇,他们自然是有些酸。
    今日,若苏良讲得完全是小儿科、不入流的玩意。
    这群人绝对率先上奏,将苏良骂的无法在朝堂上立足。
    不多时。
    院内便站坐了一百多号人。
    赵祯环顾四周,朝着前方站在讲案旁的苏良道:“苏良,可以开始了!”
    苏良深呼一口气,走到讲案中间。
    讲史论经,苏良可能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但若论讲脑图之术,苏良有信心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苏良先朝着下面鞠了一躬,然后开口道:“何为脑图?脑图乃是我们将脑海中抽象的学识形象化展现出来的一个过程,首先……”
    苏良的准备工作尤为扎实。
    讲说起来,甚是流畅。
    且不时妙语迭出。
    因他讲得内容新鲜,且对在场的人都有用处。
    不多时,便将所有人变成了自己的忠实听众。
    “接下来,我以图为例,带诸位先看一看鱼骨图的使用场景!”
    说罢,苏良将一个早就描摹好的鱼骨图悬挂在身后的木板上,开始进行详细剖析。
    苏良毕竟是接受过前世文化洗涤的人。
    偶尔在说话时,还会不经意冒出一些时髦的词语,比如:闭环、肌肉记忆、思维可视化等。
    好在他都能解释通透,大家也能听得明白。
    这里坐着的,大多都是科举入仕的饱学之士。
    本身就聪慧过人。
    待苏良将脑图的逻辑讲明白后,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脑图的好处。
    翰林院的数名官员,手持毛笔迅速地记录着苏良的每一句话。
    转眼间,一个时辰过去了。
    苏良终于将脑图之术全部讲述完毕。
    王拱辰为他规划的是,一日讲两场,三日共讲六场。
    其讲完后,朝着下方,深深躬身。
    赵祯忍不住称赞道:“好一句‘掌控脑图者,即掌控了时间’,讲得好!”
    随即,院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然,也有一些老学究还是撇着嘴,这些人过于传统,接受不了新鲜事物。
    在他们眼里。
    这套脑图之术,不过是奇技淫巧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
    不过,绝大多数官员都看出了此术的好处,知晓若勤加练习,那以后的官员功课将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且考绩将会有明显进步。
    后面也有一些没有听太明白的吏员们,他们望着台上的苏良,眼中满是羡慕。
    一个男人的一生,有这么一次高光时刻,便不算是虚度此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