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兵力倒是在不断增多,不是于可成在聚兵,而是听闻明军攻打尼布楚,许多当地的索伦、蒙古等部,纷纷派人过来助拳。这些尼布楚周边部落,长期被哥萨克压榨,强迫交纳皮毛赋税,还要时不时面临哥萨克抢掠人口作奴隶,帮他们挖掘银矿,修筑城堡。
各部落早就恨透了哥萨克,谁来打哥萨克,他们都愿意帮场子。
尤其北方的布里亚特蒙古人,虽然主要反抗力量已经被哥萨克打服,但还是有零星部落在与哥萨克打游击,而且隔几年那些大部落就得叛乱一波。
眼见明军围而不攻,只是用火炮轰击城墙建筑,谢尔巴布夫心中愈发不安。
这是要打持久战了,而哥萨克最不擅长的就是持久战。
没别的原因,就算是尼布楚已经足够靠南边,但都到漠北的北方,这里有多冷可想而知。
气候苦寒还是其次,粮食补给也长期困扰尼布楚的哥萨克,他们得经常趁着暖和,跑去那些土著部落打秋风,抢劫粮食和人口。
就这样,粮食很多时候还是不够吃,年年都有哥萨克冻死饿死,尸体成了其他哥萨克的过冬粮食。
谢尔巴布夫已经将这些天,在明军炮弹下伤亡的哥萨克,以及土著仆从军,全部统一处理,做成了许多腌肉干,这些可都是储备粮食。
就在尼布楚主堡开始准备“粮食”,打算硬耗着等待援军到来。
一场遭遇战刚刚在主堡上游的三十里外结束。
“我们投降,我们愿意投降!”
足足一千多人的哥萨克与土著仆从军,全部跪伏在地,祈求饶命。
他们都是赤塔城派来的援兵,哥萨克有六百多,土著仆从军八百多,加起来约莫一千五百人。
不能再多了,再多的话,尼布楚城堡养不活那么多人口。
援兵在上游三十里提前登陆,刚好迎面撞上了在这里埋伏等待的两千明军。
遭遇战一触即发,一千五对两千。
然后,明军就打赢了。
两千明军全员装备燧发枪,还有手雷弹。
接战先是燧发枪齐射,打完了,接着就扔手雷弹,炸完了再继续开枪射击。
如此循坏战术,直接就把哥萨克和他们带来的土著仆从军打懵了,连近距离的短兵相接都没等到,哥萨克的军阵就崩盘了。
哥萨克只是残暴,又不是不怕死。
这都没摸到敌军,人就死了快三分之一,那还打个几把!
“全部放下武器,跪在地上不许动。”有勉强略懂俄语的军官呼喊呵斥道。
哥萨克与土著仆从军,一个又一个交出了武器,然后背负双手,等着人绑好自己。
没人敢反抗,更没人敢逃跑。
太可怕了,他们连开枪都来不及,三分之一的人就被炸死炸残了,地上甚至还有哀嚎的尸体,被明军缴获的哥萨克战刀,挨个上前补刀。
这些哥萨克败的太快,前脚刚从三十里外登陆,不到半天就成了俘虏,顺势装船送去尼布楚。
皇帝几年前宣战沙俄后就有圣旨过来,往后凡是在远东遇到的哥萨克,一律格杀勿论,不用考虑抓俘虏的问题。
于可成下令将那一千多哥萨克的援兵俘虏,全部押到子堡城墙上,还特意选了显眼位置,在这里架了火炮给尼布楚的哥萨克开了一炮提醒。
“轰!”
一声炮响,谢尔巴布夫被惊动,连忙拿起千里镜观望情况。
随后,他就看见在子堡的显眼城墙上,一队又一队的哥萨克正在依次砍头。
而在城墙的边缘处,已经悬挂上了好多的脑袋,粗略一数得有好几百。这些都是顺便从上游战场,割回来的哥萨克与土著仆从军的人头,光是补刀和割脑袋,就了明军不少时间。
这么多的脑袋挂在那里,哪怕看不清面貌,谢尔巴布夫还是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自己的援军完蛋了!
这么多的脑袋,赤塔城的援军怕是都被一锅端,全部吃掉了。
粮草不济,兵力不足,又困守孤城,这仗还怎么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