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室老一辈走了。
中原老一辈也走了。
皇宫之中依旧是那样的安静,只有战斗的声音。
真武七截阵无与伦比的加持让所有人都认识到了武当的底牌,武当的强势。
景不凡等人的恐怖爆发力,让中原清晰直观的认识了长蛇经。
常遇春对着朱元璋微微行礼,而后直接退下。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他们看到了口吐鲜血的张无忌,看到了握着长剑颤抖的宋青书,以及杨雪,幽兰竹雅那复杂的眼神。
张无忌……他们拦不住。
中原开始寻找张三丰,西门欧阳,少林三渡,宋青书等人。
如果没有宋青书,没有中原顶级高手,元室顶级高手杀入皇宫,他如何办?
于此同时,陈友谅也收到了一份信,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常遇春你先出去。”
宋青书看着如此模样的景不凡,久久不语。
杨雪原本不想说什么,可看着张无忌的眼神,她还是点了点头。
他们已经来了很久了,可陛下一直在里面。
元室大军的指挥,只要宋青书想,那就是死。
武当无人,有人开始前往古墓,这武林需要一个人主持大局,他们需要宋青书。
宋青书平静的坐在外面的石凳上面,常遇春在一旁倒酒:“宋大侠,要不……”
而自己一剑,直接刺在景不凡心脏,破开了罡气,破开了皮肤,就那样贯穿了心脏。
景不凡……一个高傲且能欣赏一切的人。
“他值得尊敬,尽管他是敌人。”
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让人振奋。
宋青书给自己倒了一杯:“我要走了,如果没什么大事,我应该不会回中原。”
话音落下,宋青书向着远方走去。
“记住……是全部!”
他呆了,他从未想过宋青书会这样来找自己。
“如今这中原是武学之人的禁地,没人会对你动手。”
他之前看到了青书哥的颤抖,眼中的不可置信。
陈友谅最后去了蒙古。
“我也好,齐木等人也好,明教高层也好,该抹去的记录就抹去吧。”
他们看的很清楚,景不凡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宋青书身上。
张无忌看着前方的宋青书,他沉默了。
“这是景不凡用命换来的,别逼我开杀戒,做不到我屠蒙古!”
……
宋青书脑海中出现了无数景不凡的画面,这个男人对他成长影响很大。
蒙古那边彻底陷入了乱世,无数势力进入其中,棒打落水狗这事谁都会做。
他们之中都得到过景不凡的照顾,杨雪,幽兰竹雅心里清楚,只有张无忌不懂。
敌人……朋友。
来可以,乱动,死!
元室大军全部撤了,武林撤了。
一处军营中。
皇城陷入了无与伦比的沸腾,中原赢了,宋青书他们赢了。
宋青书见朱元璋如此,笑道:“坐吧,我们也不算外人,大家走到现在都不容易。”
杨雪,幽兰竹雅,张无忌等人复杂的看着下方,而后离开。
他看的出来,青书哥跟景不凡很熟,很熟,也许是至交,也许是兄弟。
曾经他不懂为何元室皇帝会放任元室武林长存,现在他懂了一些。
襄阳城竖起了一座刻碑,这刻碑很大,很大,上面刻字密密麻麻的名字,还有出生地。
御书房外。
蒙古。
相比宋青书一直后面默默推动中原的一切,景不凡一直是在人前。
“也许之后是因为我们,可之前的确是因为他。”
他们的目光都在下方的景不凡身上。
景不凡的坦荡,无形之中影响了他很多。
脸上无比激动。
宋青书平静的站在那里,不多时一个高大的身影跑了出来。
消失了,所有顶级高手仿佛在一瞬间全部消失,连同张无忌与明教那些高手也一样。
宋青书看着如此摸样的常遇春笑了笑:“不错啊,长胖了。”
“不合适。”
众人只能听见到处飞溅的内力,还有杂物,他们开始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俞莲舟接任武当掌门,张无忌,齐木等人武当除名。
宋青书静静听着,很少说什么。
夜幕时分。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信件,身体都在颤抖。
中原也得到了平息,朱元璋登上的皇位。
有些事他们放不下。
如今元室走了,这天下就他与陈友谅手握兵权。
【做自己想做的。】
……
中原大军没有追击,中原武林也没有追击。
“不是你的错。”宋青书微微闭眼,他很早就看出了景不凡在做什么。
此时的景不凡根本不理会其他人对自己的救治,而是带着笑容看向宋青书。
所以他发疯一样对着元庆,元哲出手,他要逼景不凡不得不战斗。
张无忌那一剑是景不凡想要的,也是一切最为完美的结局。
这时,天空出现了六个身影,他们极速而来,六人的一闪破损,脸上惨白。
“给你们半个月,撤离中原。”宋青书睁开双眼,眼神无比冷漠的看向众人说道。
现在距离皇城大战已经过了一个月,他一直不敢动就是在等这封信。
可整整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
“你……”
也许……景不凡也看出来了,他们之中也许只有张无忌不懂,所以他找上了张无忌。
“是!”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快速走了过去,对着宋青书行礼,可这礼被宋青书用内力直接拖住。
可张无忌不懂,张无忌不懂他们的经历,不懂他们的战斗方式。
如同当初安排的一样,波斯明教面对如今的张无忌,他们无法留住小昭。
“就这些,我走了。”
常遇春看着眼前的宋青书,根本不想相信自己的眼睛:“宋大侠,真的是你啊。”
可现在,张无忌似乎也懂了,看着杨雪低沉的声音想起:“我能一直正常的成长是因为他吗?”
景不凡死了……就这样死了。
“认……认识。”一个守卫结巴的回应一句,而后快速跑了进去。
学武之人讲究的是快意恩仇,他们没有大局,皇帝对很多人而言,与普通人没差别。
所有人都认识景不凡,都知道景不凡,无数人都曾经得到过景不凡的指点。
朱元璋依旧在御书房批改奏折,脸上有忧愁,也有无奈。
时间慢慢流逝……
如果说皇帝死亡给了无数人一种落莫的感觉,那景不凡的死亡就宣誓着元室最后的底气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