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当朝议罪
    “皇上,娘娘驾到!”门外的小黄门大声禀道。
    张谅急忙跑到门口迎接,跪下拜道:“恭候娘娘圣安。”
    此时贾柔满脸惊恐,一路小跑进来,带着哭腔说道:“皇上。。。。。。皇上,志儿要谋反啊!”
    司马奕吓了一跳,急忙扶住贾柔问道:“柔儿,何事如此惊慌?志儿怎么会谋反?”
    贾柔从怀里拿出两张纸,递给司马奕,说道:“皇上,您看看便知,若东宫谋逆,您得马上调动宫中禁军抵抗啊。”
    司马奕接过纸张,就着烛光看了一下,当看清楚上面写的文字,瞬间瞪大了眼睛。
    上面赫然写着:“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
    另一张上写着:“并与谢妃共要,克期两发,勿疑犹豫,以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氏为内主。愿成,当三牲祠北君。”
    司马奕的双手开始发抖,脸色变得铁青。他认识志儿的笔迹,如此拙劣的文采,也像是昨晚醉酒之后写出来的。尤其是第二张纸前言不搭后语,似乎是要和谢才人联手,做非常之事。这种含含糊糊的句子,就是要让人感觉太子要做大逆不道的事,全是暗语,隐藏着惊天的秘密。。。。。。今日能写出这种狂妄的心声,明日便会调兵包围太极殿!张谅不知上面写着啥,无法开口相劝,心里焦急万分。
    “畜生!”司马奕暴喝一声,一掌将纸排在案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张谅从未看到司马奕暴怒的样子,着实吓了一大跳,急忙跪在地上。
    “柔儿,你说怎么办?朕全都听你的。”暴怒下的司马奕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太子,急忙向贾后问道。
    贾柔见司马奕丝毫没有怀疑,装作楚楚可怜的样子说道:“陛下,臣妾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专门来到太极殿来商讨对策。”
    司马奕急道:“柔儿,你向来颇有主见,此刻危急关头怎能失了主意?要不朕立刻下旨,让志儿禁足,李赫为太子师,在东宫好好读些圣贤书,三年都不能出来。”
    贾柔大急,这个憨憨,如此自己废太子的计策不是白费了?她不敢再装,立即大声说道:“陛下,此乃谋逆之罪,你想养虎为患吗?太子乃国之重器,臣妾也不敢轻易妄言。应该立即召开朝会,让百官看看太子所写的谋逆之言,当朝定罪!”
    “对。。。。。。对,让朝廷百官来定罪。”司马奕急忙点头应允。
    贾柔又道:“陛下,为了防范东宫兵变,应该立即下旨北军中候王乾、左右卫军加强戒备,包围东宫,分散撤除东宫禁军。”
    “柔儿果然有主见。张谅,赶紧宣王乾、王翦、赵王伦、裴頠入宫见朕。”司马奕命道。
    “诺。”张谅正要离去。
    “且慢。”贾柔煞有介事地说道:“不必入宫见皇上,这一来一去岂不是浪费时间,谁知道东宫那边会出什么幺蛾子。直接拿上圣旨,命王乾、王翦父子增兵云龙门等宫门的值守,命赵王伦和裴頠领左右卫军直接包围东宫,遣散东宫禁军到城外。通知朝廷百官,即刻上朝!”说完,在案桌上,飞快地将圣旨写好,让司马奕盖上玉玺。命张谅立即动身宣旨。
    张谅手拿圣旨,心中悲凉。他旁观者清,知道其中有着大大的猫腻,但无法劝谏皇上,只能低头奉旨而去。
    。。。。。。
    秋风瑟瑟,落叶满地,好像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禁军如临大敌一般,杀气腾腾地值守在皇宫各门,而且东宫被围的消息让生活在洛阳的百官百姓也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太极殿内一片肃静,刚才张谅大声念完那两张纸上写的内容。所有人都非常震惊,久久说不出话来。
    李赫第一次被通知上朝,并且是以新的身份——西域王位列列班左侧,与诸分封王站在一起。
    “怎么,都不说话,你们在想什么?”贾柔此时就站在司马懿的身边,高高在上看着沉默不语的群臣,仿佛此刻自己已经君临天下。
    赵王伦脸上多了一丝冷笑,贾后终于按捺不住向东宫动手。他走出列班,拱手拜道:“陛下,臣听闻太子平日行为乖张、有异常人,今日做出此举,也在情理之中。”
    他的一番话引起群臣哗然,张华怒道:“赵王莫要胡说,你此番言论可有凭据?”
    赵王伦轻笑道:“张大人,莫要上火,小心伤肝。庙堂之上,本王岂能信口雌黄?随便找一位东宫的宫人问问便知。”
    贾柔瞥了眼赵王,心道:这厮倒是配合得不错。便大声说道:“宣东宫掌印太监。”
    不一会儿,东宫掌印太监胡春华满头是汗来到太极殿,双腿哆嗦地站立不稳,一屁股跌倒在地上。
    “胡公公,本宫问你,太子平日可有异常之举?”
    胡春华叩拜在地,哆哆嗦嗦地说道:“太子平日易暴怒,经常无故打骂宫人。结交禁军头领,讨问兵事。天天在东宫设市,命宫人假扮商户。常说他是太子,是以后的皇帝,我们所有人必须唯命从之,包括东宫禁军。。。。。。”
    群臣越听越心惊肉跳,胡春华这番话,岂不是火上浇油!
    果然,沉默不言的司马奕此时幽幽地大声说道:“司马志大逆不道,赐死!”
    此时太极殿内鸦雀无声,皇帝这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块巨石,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里,但谁也不敢开口。而李赫刚从西域回到洛阳,不知道太子司马志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也不能随便发表任何言论。他只有默默地看着皇帝,他从未看到司马奕发这么大的火,一直以来司马奕待人谦和宽厚,为何对太子没有包容之心呢?
    自古以来帝王最忌讳的便是动摇自己的皇权,连儿子都不行!昔日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便因互相猜忌而酿成大祸。。。。。。谁也不敢在皇帝盛怒的情况下,贸然为太子说话,一旦替太子求情,势必被认为自己是太子党,谁敢将身家性命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