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七百零五章 器具监司
    李赫摇摇头,说道:“哥哥差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皇上从未出过京城,所以才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如果皇上离开京城,看遍人间疾苦,览尽山河美景,自然会对‘天下’有所感悟。”
    司马奕见两人意见相左,一时不知道听谁的,眼睛盯着他俩左看右瞧。
    张谅咯咯笑道:“咱们兄弟俩一个是内臣,一个是外臣,因此看问题便有了出入。进去陪皇上玩会儿吧,这个问题不是咱们哥俩说了算的,聊也是瞎聊。”
    司马奕上来牵李赫的手,说道:“朕若想出去玩,谁也拦不住。”说完,狡黠地向他俩笑了一下。
    看得张谅、李赫立马一身冷汗。难道皇上开悟了?刚才这句话很像强权皇帝说的话。
    “朕知道一个地方,可以偷偷溜出去玩。只是,离开宫中他们都要找朕,很是麻烦。”司马奕见他俩有些呆然,便解释道。
    他俩这才透了一口气,李赫笑道:“皇上不要轻易出宫。你找不见的话,张公公可就惨了。”
    “对啊,张公公一定会被斥责,被打屁股。”司马奕点点头说道。
    李赫在炭盆边烤着火,在怀里掏出一个光滑无比的玻璃球,没有一丝杂质,晶莹剔透。托在手心中,滚来滚去。向司马奕说道:“皇上,看看臣给您带来了什么?”
    司马奕抢了几步,一把将玻璃球抓在手上,仔细端详着,摩挲着玻璃球说道:“李侍
    读,这是夜明珠么?为何如此圆如此光滑?”
    “皇上,这是玻璃球不是夜明珠。这是臣在西域的作坊中制作出来的。”李赫眼睛里泛着些许光芒。
    司马奕好奇地问道:“作坊中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球?怎么做的,为何如此晶莹剔透,咦,你的脸咋那么大?”他将玻璃球放在眼睛前,透过玻璃球看着李赫。
    张谅也惊叫起来:“皇上,您的眼睛看起来咋也那么大?像牛眼一般。”
    李赫笑吟吟地说道:“这是凸镜原理,可以放大您看到的事物。”
    “稀罕,太稀罕了!”司马奕雀跃起来,兴奋地喊道。
    “以后臣会送皇上一个望远镜,可以将远处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为何这次不给朕带来?”
    “呃。。。。。。皇上,科技发展需要工匠花费时间来慢慢研究,有了技术才能制作,没那么快的。”李赫耐心地向皇帝解释。
    司马奕似懂非懂,问道:“望远镜,可以看多少远?”
    李赫拉着他走到窗口,推开窗户向远处永宁寺那高耸入云的木塔说道:“皇上,您能看到塔上的人么?”
    司马奕运足目力仔细看也看不到,便摇摇头说道:“看不到。”
    李赫笑道:“用望远镜便能将塔上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司马奕毫无概念,对李赫的话百思不得其解,便叫道:“下次一定要给朕带来,朕只有玩过才能知道好不好玩。”
    “是,臣一定带来。皇
    上,打个比方,咱们悄悄爬到太极殿的高处,用望远镜看向四周,云龙门都有谁在,凤宁宫、凤栖宫、勤政园的人在干什么,是不是都看得一清二楚?”李赫提醒道。
    “诶,是这么回事,那。。。。。。那岂不是。。。。。。哈哈,太好玩了!”司马奕抚掌雀跃道:“李侍读,快快给朕弄出来!朕要望远镜!”
    张谅在边上思索了片刻,突然惊呼道:“小赫子,望远镜用在战场上,岂不是可以先敌人发现对方?可以提前部署兵力和阵型?”
    “张公公说得对!望远镜在战场上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李赫向张谅竖起大拇指。
    “西域的工坊能做出这种实用的器物,实在了不起。”张谅赞叹道。
    司马奕问道:“西域工坊还能做出其他好玩的东西吗?朕要封赏那些工匠们。”
    李赫笑道:“臣替工匠们多谢皇上恩赏。”
    司马奕歪着脑袋,狡黠地说道:“朕能向你讨人吗?”
    李赫一愣,带着疑问说道:“什么人?皇上身边三宫六院,群臣百官那么多,还能缺什么人?”
    “替朕做稀罕玩意儿的人啊,谁能给朕做好玩的器物,朕便封他为工部侍郎!”
    李赫心里一惊一喜,脑子里极快地飞转着,当即应允道:“西域工坊乃是杨显主持工作,既然皇上向臣要人,臣哪有不放之理?臣替杨显谢皇上。”
    司马奕哈哈笑道:“此事说定了哈,明日
    朕便颁旨,张谅你把杨显的名字记下来。”
    张谅在边上提醒道:“皇上,不拘一格用人也得讲个规矩,杨显一直在西域都护府任职,未受朝廷册封,是不是让李侍读补一个履历上来,给到吏部。而且工部侍郎乃四品大员,这一步登天朝廷百官得说闲话。”
    李赫暗赞张谅的细心提醒,忙说道:“对,皇上,路得一步一步走才踏实。杨显当个工部器具监司少监,六品员外郎便可。多谢张公公,本官回到西域便会办理。”
    “那好吧,朕最怕别人教训我。听说工部尚书李德亮是你的族亲?”司马奕问道。
    李赫拜道:“是的,他和微臣都来自陇西郡安故县。”
    司马奕看着李赫心痛的样子,安抚道:“很好,将杨显调过来,协助李德亮将工部器具监司办得有声有色,替朕多弄些好玩的玩意儿,便不枉费朕对他的一番期望,朕会好好奖赏他的。”说完,心里偷着乐了起来。
    李赫当然将司马奕那孩子气逗笑了,虽然杨显调走对自己有一些影响,但利大于弊。工部掌握了更多的能工巧匠,掌握着西炎最好的资源。在陇西和西域负责工坊这么长时间,有了经验积累的杨显进入中枢,能将资源利用到极致。
    司马奕又道:“李侍读,你这次回来打算在洛阳待几天?”
    李赫回禀道:“皇上,西域事务繁杂,凉州百废待兴,臣等袁府君到了便马上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