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六百九十二章 都督两州军事
    众皆哗然,李赫为何能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同时都督凉州西域两地兵马,权位极重!这个镇国大将军乃为实职无疑。百官们的眼睛望向董嗣、荀艺等李赫的族亲,董嗣则向他们抱拳微笑,大方地接受这些羡慕、恭喜、嫉妒的眼光。荀艺依旧双手垂着,面无表情地站在贾佖边上。
    贾佖轻声说道:“荀兄,你那妹夫是位人才啊,待以后回洛阳,本官要和他多亲近亲近。”
    荀艺没有吭声,贾佖这种话没必要当真。
    太极殿内嗡嗡声一片,百官交头接耳起来,只有楚王面露微愠。贾后横插一杠,令他猝不及防。但贾后的面子不得不给,自己还要仰仗她,一起除掉太宰和大司马两座大山,给自己上位。贾后开口,自己无法回绝,只能答应。
    司马量和卫懽巴不得贾后来这么一下子,将李赫捧起来制衡年轻的分封王们,这帮咄咄逼人的王才会收敛一些。因此,他俩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张谅高声问道:“肃静。各位大人,请问有何疑义?如果没有,便交由中书令拟旨下发。”
    百官望向太宰、大司马、楚王等人,居然一片和谐,均无疑义。百官之中不乏琅琊王家、太原温家之人想跳出反对,一见这种情形他们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便三缄其口,保持沉默。
    张谅等了一会儿,见没人提出反对。便走到中书令崔谅面前,将侍中贾佖草拟的圣
    旨递给他,说道:“崔大人,请拟旨下发吧。即日派小黄门送至武威城宣旨。”
    崔谅双手接过,放入宽大的衣袖中。
    司马量见圣旨宣读已毕,便开口说道:“将所有奏折搬进来!”
    外面的小黄门早就等候多时,迅速地将十几箱奏折搬了进来。群臣看到这么多奏折,纷纷咋舌,看来今日太宰大人是要当场计数,让大家毫无争议地看着这个凉州刺史花落谁家。
    “张公公,请一一打开奏折,报上被举荐的官员名字。”卫懽声音有些嘶哑。
    张谅笑着说道:“卫大人,杂家只能干干这些力气活。得嘞,您老在边上看着就是。”
    张谅当着文武百官之面,拆掉封条,打开箱子,指挥几个机灵点的小黄门将奏折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在一张桌子上。然后打开奏折,开始吆喝道:“上谷郡太守温牧。”
    小黄门在边上执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个温牧的名字。
    “西域都护李赫。”
    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不知道哪个没眼力见的,李赫都被封了二品镇国大将军、都督西域凉州诸军事,居然还举荐李赫去当凉州刺史,一定是个不入流的官员举荐。
    “辽阳太守袁钊。”张谅用尖细的声音唱道。
    “辽阳太守袁钊。”
    百官又议论开了,袁钊乃大族士族子弟,据说这回得到关陇士族的支持,胜算很大。
    “东瀛公,南阳太守司马腾。”
    “咦?这不是东海王跃的弟
    弟吗?他怎会盯上了凉州刺史之职?”淮南王允轻声嘀咕道。
    楚王伟对这位远房宗亲没啥好感,没好气地说道:“人往高处走,此乃常情,司马腾在南阳倒是干得有模有样,万一能捞个凉州刺史,岂不更好?”
    “辽阳太守袁钊。”张谅又一次唱到了袁钊的名字。
    “上谷郡太守温牧。”
    “辽阳太守袁钊。”
    。。。。。。
    张谅对着奏折唱了整整一个时辰,喉咙都冒了烟,奏折终于渐渐见底。最终有五十八位朝臣举荐了袁钊,三十二位朝臣举荐了温牧,司马腾得到十六人举荐,其他人包括李赫在内被举荐的都是个位数。
    司马量大声说道:“此法甚为公平,各位应该没有疑义了吧?本官宣布,辽阳太守袁钊调任凉州刺史。请侍中荀大人草拟旨意吧。”
    荀艺也不推辞,走向桌案边,提笔便写。
    写完,交由司马量。司马量当庭宣读道:“皇帝诏曰:袁钊深执忠孝,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在任陇西太守期间,功効尤著。百姓不亲,五品不训。今遣三品凉州刺史印绶,封为陈郡县候,食邑二千户,开府仪同三司。敬之哉,钦此!”
    “诸位臣公有何疑义否?”卫懽环视着朝廷百官,目光在楚王身上停了停,马上又游移开。
    楚王张了张嘴,但又觉得无话可说,袁公袁问道生性淡泊名利,先帝在世时便告老回家养病,其侄子
    袁钊任凉州刺史实比司马腾和温牧要好。只是李赫与袁钊关系非同一般,只恐日后河西、西域成为一家。。。。。。他心中郁闷,冷哼一声,闷声不吭。
    卫懽见无人吱声,便当众宣布:“报中书令拟旨,即日便将圣旨送至辽阳郡。”
    有人欢喜有人忧,东海王跃身在郯城,日日有来自洛阳的消息。他预感到洛阳已经渐渐成为旋涡,自己少插足为妙。为何?楚王、淮南王、长沙王、成都王各个都是先帝嫡子,当今皇上的嫡兄弟,个个手握重兵。论实力,比不上别人的一根手指头。自己一个宗室远亲,还是别去凑这个热闹。
    自己的几个兄弟司马腾、司马略、司马模是比较亲密的,三弟司马略忠孝慈顺、谨慎谦恭被召入东宫陪伴太子司马志,二弟司马腾任南阳太守,体察民情、颇有口碑,四弟司马模年少好学,正在国子学上学,与一帮士族子弟们打成一片。
    看着几位兄弟成长起来,他心里也颇感欣慰。若四位兄弟全是封疆大吏,都督兵马,完全可以站起与楚王那些皇子一较高低。李赫是贾后要保举的人,都督凉州诸军事就别想了。可谁成想关陇士族会力荐袁钊,让自己始料不及。这次二弟痛失凉州刺史的机会,有些可惜了。若要与众多的宗室分封王一较长短,现在只能隐忍不发,等待时机。
    “报,门外有人求见。”亲卫进来禀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