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杨霄拜师
    三位司隶中都官围在杨晓身边,高鹏说道:“大人,您看怎么办?咱们逮到大鱼,连夜回京吧,以免夜长梦多!”
    叶狂哈哈笑道:“老高,你太谨慎了吧?这次东海王吃个哑巴亏,想和皇上抢火器制作坊,说什么李将军豢养私兵,明摆着是他向皇上告了李将军一个刁状!他还敢来劫人?他敢来劫人,某便敢去东海王府拿他。”
    杨霄嘘了一声,说道:“老叶,你这名字取的。。。。。哎。。。。小心祸从口出,低调点。咱们司隶衙门本来便是混在风口浪尖上,你再给老子惹身骚,老子扒了你的皮!”
    他顿了顿,说道:“不过老叶说得对,咱们不怕,大张旗鼓地回洛阳便是。今晚给我仔细着点,明天得空我要去李赫的新学看看!”
    。。。。。。
    卫升等面面相觑,老大葫芦里卖什么药?
    杨霄基本确定李赫私制火器是事实,但立了这么大的军功,震天雷全炸敌军了,并没有滥用其他地方,这罪可不好定。豢养私兵之罪则是被诬告!因此,他带着几名中都官去李氏宗族、李府、董府、荀府等士族,一一登门赔罪,颇有杨骏少年时的气度。
    次日,杨霄拜见郑波,郑波以礼待之。
    杨霄作揖道:“弟子仰慕先生已久,余自幼喜欢算术,尤喜天文星象,日月观测。”
    郑波抚着胡子,外表淡定地看着他,内心却是翻江倒海。眼前之人是皇上
    的小舅子,皇后杨婵的弟弟,国丈太子太傅杨骏的亲儿子,权贵闻之色变的堂堂司隶校尉居然说仰慕自己已久,还持弟子之礼,看样子要和自己谈谈算术、说说天文。。。。。。
    他剧烈咳嗽了几声,用颤抖的声音掩饰内心的不安:“杨。。。杨大人,老朽自幼专研经学,不愿为吏以谋生,一心向往研究学术。 不知今日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杨霄继续拜道:“先生,今日我来此,和其他人和事都无关。纯粹慕名而来,拜访先生。”
    郑波老眼盯着他道:“明人不说暗话,您真不是为了李赫来的?”
    “是的,弟子此次来安故县关于李赫之事已查清,先生无须多虑。久闻李赫的新学下设数学、天文、地理、冶炼、烧制、医药学等等。。。。令某神往,又闻先生执掌新学,故学生今日非来见您不可!”
    “哦?看来杨大人对新学很感兴趣,不知您对新学哪一方面有兴趣?看看老朽能不能帮得上忙。”郑波对杨霄的到访还是保持相当的怀疑。
    杨霄突然正式拜道:“弟子愿拜您为师,拜您门下做弟子,不知先生能否首肯。”
    堂堂国舅向自己磕头,郑波惊得差点将手中的茶杯打翻,忙不迭的上前欲将杨霄扶起。杨霄执意跪着,说道:“先生,不是学生惺惺作态,也不是学生一时兴起。太学、国子学名士的确很多,张华、刘坤、阮咸、
    项修等等名士也均是经史大家,但弟子酷爱的是算术、天文,而非政治、权利、经史、乐律。”
    郑波见他态度诚恳,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了下来。反正扶不动他,让他跪着吧,自己慢慢坐回到榻上。他说道:“办新学是李赫的主意不假,李赫乃神童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术更是比老朽更胜一筹。你既执意拜我为师,而我又见你诚心实意,便答应你。但有个条件,你要拜我为师便要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学问,而不是心血来潮,三心两意的在老夫这里学个皮毛,那还不如不要入我门下。”
    杨霄欣喜若狂,当即磕头拜道:“恩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郑波撸着胡子,笑眯眯地受了一礼,起身将他扶起,说道:“嗯,你是我收的第二个特别的弟子。”
    杨霄问道:“恩师何出此言?”
    “第一个是李赫,他是你师兄。相信他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你身为堂堂国舅,权臣闻之色变的司隶校尉,居然拜在老朽门下。估计天下人都得惊掉下巴,呵呵!”他边说便摸着胡子,颇有成就感。
    杨霄嗮然道:“这有何奇怪,弟子自小不喜争斗,权谋。喜自然、科学有何不可?弟子认为这些学问才是真正造福西炎,造福百姓!”
    郑波夸道:“很好!有这个认知,老夫身为赞同。那么你何时入学跟随老夫?”
    杨霄道:“师兄此次身陷囹圄,弟子
    先回洛阳,据实向皇上禀报。弟子不敢保证师兄是否重归庙堂,但师兄性命应该无忧。弟子这次交完差,便辞官跟随老师潜心研究学问,争取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郑波点了点头:“好!有志气。他只要性命无忧便可,到时你俩一起回安故县,新学有你们一定发扬光大!”
    杨霄起身,拜道:“弟子现在便回洛阳,先向老师告辞!”
    郑波点点头,起身送客。
    看着杨霄离去的背影,郑老夫子突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犹如做了一场梦一般。
    杨霄回到洛阳,即开始三司会审。杨霄将安故县所发生的事事无巨细记录在案,并无虚言。加上李挞派出的廷尉左监方鹏亦回报杨霄所报情况属实。
    尚书令杨炎自上次被石琮爆了头之后,无心参议。何况兄长杨骏被排挤,杨家人人自危。侄儿杨霄抓获人证,不清楚皇帝到底是何意,还听说常山公主和李赫打得火热。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在一旁装聋作哑,任由李、王二人主审。
    廷尉李挞和御史中丞王加农很快议定,李赫无豢养私兵之嫌。至于是否涉嫌私制火器,还需皇上裁定。让李赫缴纳了一百万钱保释金,令其回家待宣。
    程序走得很快,令李赫瞠目。这就出来了?不是要交了保释金才能放人的吗?难道是李挞给自己开后门?不会的,李挞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不会徇私。
    这几日过得
    够浪漫滋润的,司马妍天天给他带来好吃的,两人已经将廷尉大牢变成幽会的清静之地,有种乐不思蜀的感觉,连狱卒看着李赫都是那种惊羡的眼神!还没回过味来,更令他瞠目结舌的事情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