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八十九章 举为孝廉
    谁知道陇西盐横空出世,被打了记闷棍。他必须让袁钊付出代价,必须打击陇西盐夺回海盐的市场份额。其实他知道公孙阳也不容易,养了这么多人,全指着他养家糊口。
    “主公,陇西那边的人正在搅局,不出意外羌人和陇西军火拼没什么问题了。”公孙阳低声地说道。
    司马跃皱着眉头道:“那就还没有开始火拼咯?你高兴什么,事情没有成定局之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公孙阳回道:“是,主公。陇西盐矿是在一个叫李家铺子的村子,那里有屯兵把守,生人难以靠近。毁了它容易,但恢复制盐也很快,主公您看要不要动它。”
    司马跃沉吟道:“既然毁之意义不大,就不要去做无用功。让人一眼就看穿你们的目的,免得羊肉没吃着惹得一身骚。叫他们回来吧,董嗣颁出新盐政,主动让出陇西盐的巨利,皇上龙心大悦,我们的行动意义已经不大。”
    “是。”
    “关陇的李、荀、董、牛等士族互通婚姻铁板一块,势力极强。如果没必要,不要去招惹他们,有机会还需给他们点肉吃吃。他们不是想提携后辈吗?我写个折子给吏部,推荐写《将进酒》的李赫那后生做个六品博士,你看咋样?”
    “主公好手笔,李赫的文采当得起六品博士。对后生晚辈来说,主公就是他的伯乐啊!他肯定记得这个情。”
    司马跃有他的算盘。李赫文
    采现在是天下人皆知,皇帝司马鉴一定也看到过他的诗文。就算他不举荐,肯定也有其他人举荐,说不定皇帝亲自任命都未可知,他做个顺水人情罢了,一道折子而已。
    他用指关节敲着桌子,向公孙阳道:“太子那边要多送送礼,尤其是太子妃,选几个俊童送去。”
    “回主公, 已经送过去了。太子妃对我们的礼物还是挺满意的。”
    司马跃说道:“嗯,时局不容我们有一点闪失。太子淳厚忠良,世事难料,我们需夹着尾巴做人。”
    “是。”公孙阳躬身退出。
    东海王司马跃突然心情极好。其实自己让公孙阳扰乱陇西郡有真正目的,自己扩充军队,招兵买马的事是隐藏不了的,再韬光养晦都没用,事实就是事实,皇帝肯定也是看在眼里的。他只希望搅局陇西,减少点朝廷对自己的关注度,将朝廷的注意力引向西边,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自己地盘上产的海盐,是上天的馈赠那是无本生意,董嗣成为盐政司丞,自己还能和他对着干吗?新的盐政对渤海盐、东海盐还是川盐、陇西盐都是一样的,盐政司统一售价,统一采购,那么就不会让自己的海盐吃亏,所以没必要再纠结于此。
    自己的风格是永远不做出头鸟,既能明哲保身,又能捞不少好处。上次司马轩上奏的《陇西榷盐书》,虽然关系到自己海盐的利益,都能隐忍不发。他
    算到各士族会挡在前面冲锋陷阵,没必要自己亲自跳出来对弈,不屑与司马轩那鸟贼计较,有失王的身份。
    回到陇西城的李赫此时坐在自己的军帐中,五队斥候各抽了一半撒了出去。李赫要求出去的斥候一律身穿寻常百姓服,不要打草惊蛇。李虎队负责各条官道的警戒和排查,李元昊队负责城内各商铺的排查,李耀队负责各村落的摸排,李唯队负责协助郡城守军的门防和检查,牛忠队负责城内各每家每户的摸排。姜月已经回到望月楼,那边也有一摊子事,作为东夏部在陇西的据点,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她还修书一封,让她父亲出面安抚甘南部落的情绪,切莫轻易动兵。
    安排停当,李赫暗忖:袁钊已经去了东都洛阳,前途未卜。如果袁钊调离,新的陇西太守不知换谁来就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陇西太守一换,恐怕裴少府、章裘和一干幕僚都该卷铺盖走人。袁钊喜欢自己,是内心中能感觉到的,那看自己的目光就像看儿子一样。自己被举了孝廉,袁钊果然说到做到。其实他是真想带我走,就是不好意思开口!
    被举孝廉的感觉真是好,意味着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中枢了,估计自己的岳父荀凡知道的话,乐得山羊胡子都要翻天了。一门出两个孝廉,天下还找不出第二家来。
    当陇西郡府送来烫金大红喜帖时,荀芹便欣喜
    地通知了父亲。荀凡得知自己女婿又举了孝廉,果然喜上眉梢,当天就找到徐毅成喝酒,两人你来我往地不喝高才怪。还急吼吼的让徐毅成派人召李赫回来,自己要大摆宴席。李氏宗族的长老也高兴,特地去请李赫的父亲和姑妈商量怎么办个喜宴,庆贺李赫举孝廉的事,整个安故县为此事又热闹了起来。
    陇西郡是凉州的南门户,在袁钊十几年治下,陇西郡在天下出类拔萃,凉州刺史郭婴和袁钊是旧识,素来交好。征西将军马峥和凉州刺史郭婴素来不和,马峥是太尉温彻的人,这也正常,对郭婴来说马峥就像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迟早欲除之而后快!袁钊调离陇西对郭婴来说是有损失的,郭婴为啥不站出来为袁钊说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懂吗?
    其实郭婴知道,虽然不愿意袁钊离开陇西郡,但他也是实属无奈。一旦他上书为袁钊说话,恐祸及自己,引火烧身。自己在凉州经营多年,凉州得益于丝绸之路,富甲一方,拥兵五万,俨然就是一方诸侯,多少士族垂涎三尺。自己的地位来之不易,不可轻易妄动,自己不说话,亦不会给别人授之以口舌。何况西征将军马峥如鲠于喉,处心积虑想抓住他的小辫子,袁钊应该清楚他的处境,
    郭婴内心清楚,天下大乱必不远矣。其他诸王在大肆招兵买马,赵王、楚王、成都王甚至东海王
    都遣人来凉州找他购军马,而且需求众多。他远在凉州,远离中原政治旋涡,明哲保身省的祸及自身是完全正确的。他日天下真正大乱,他完全可以做到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当务之急是人才,想当年曹公手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士更是多如繁星。裴少府和章裘如果不随袁钊而去,他倒是有心将此二人接到凉州。袁钊手下还有一位少年,就是写出了名满天下的《将进酒》的那位,名叫李赫,目前在袁钊亲军里统领斥候营。听说此人武艺了得,有大将之风堪比霍去病。如果袁钊不带走,他必须要将此人招募到自己麾下,他才十六岁,前途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