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第386章 蝗灾将至

朝中是否有人注意到这点,他不保证,就算有人注意到,他再提醒一次也没什么。

自然而然的,各地可能闹蝗灾的事情,就迅速传了出去。

张既离开后,张和突然意识到什么,当即拿出新的纸张,给冀州和幽州同时写两封公文。

也多亏纸张已经普遍应用在公文上面,否则至少得装一车的竹简。

提前告知,让他们提前做准备,这个很有必要。

有门路的,自然开始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长安那边也是在最短的时间,给予批复:

暂停所有军事行动,全国抗蝗!

冬季温度都那么高,开春更不必说,这温度根本冻不死虫卵。

可一整年的干旱,直接导致去年的冬季也变得很温暖。

回家的路上,张和松了松身上的皮裘,只觉得闷热无比。

倒是听说蝗灾形成后,蝗虫会产生一种刺鼻有毒的味道,避免被鸟吃掉。

如今长子尚在,次子负责家中产业,幼子被送到自己这边来。

没多久,就有骑卒匆匆离开,在这春节期间算是很罕见的事情。

但凡有点见识的,都意识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否则不会这样。

如今姑且占据江东四郡,只是正要向西对付南四郡的时候,被张飞阻挡了去路。

不过关中大旱,和董卓祸乱关中,导致地方水利系统崩坏有关。

这事情瞒不住,尤其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会知道,毕竟整个东汉(25-220年)195年间共爆发了38次蝗灾,平均每5年就爆发一次。

蝗虫在形成蝗灾后的确有刺鼻的味道,还有毒素。

今年是个暖冬,整个冬天都不会冷,甚至穿着比较薄的皮裘,在马车里面都觉得有些热。

利益姑且不说,及时避坑才是关键。

结果却不太好,他算是想起来了,今年是公元195年。

如今很多情报,至少会公示,虽然只是在部门网站,或者不大范围的公示。

在汉末蝗灾的确很严重,这倒不是虚构,当然你们当我虚构也没什么。

要说也矫情,就算有毒,一个蝗虫才多大,非要吃个几百上千个的,中毒那也无可厚非。

反正在他们眼里,自己已经是个仙人。

想到这里,正好又把处理蝗灾的方法写了下来。

去年的确没怎么下雨,不止是关中,各地其实都差不多。

历史上194年的确是大旱,于是195年蝗灾。

考虑到这因素,自己上书就很有必要。

可考虑到甄逸早亡,长子早夭,就甄家的情况,基本是次子负责在外打拼,作为幼子的甄尧接管家中产业。

好在张和培养的麦子,本身就耐寒耐旱,产量略微下降,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唯!”张既见状,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手把消息传递出去。

换言之,朝廷算是和孙策势力也接壤了。

古代和现代还不通,古代要知道某个情报很困难,不是真正的关系户,真的很难知道。

在嫡子尚存的情况下,张氏虽然不是妒妇,也会下意识把产业交给嫡子来打理。

什么?自己已经没有干预地方政务的权力?

张和倒是要看看,谁特么敢在这件事情上无视自己的命令!

一个月前,自己在冀州杀得人头滚滚,不会真就有人给忘记了?

人当然会做熟再吃,这气味是否会在加热后分解,或者无毒化很难说。

退一万不说,抛开剂量说危害,这也不太对,一个人也不可能一天三餐拼命去吃蝗虫。

再说人口那么多,分摊下来可能蝗虫都不够分的。

可为了避免一些家伙科普蝗虫成灾有毒吧啦吧啦的,得,我直接说在蝗灾形成前,还是幼虫的情况下吃,总没意见吧?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