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策和上策呢?”关羽对下策就很有兴趣,只是想要听听中策和上策。
话说,一般不是应该从上策开始说起的吗?
“上策是今晚趁机绕过鄄城,把周围各县都给打下来。鄄城空虚,留下数千兵马包围,陆续对青徐各郡进行推进。”贾诩回道。
曹操打不过还能跑,跑了后续还要继续算计,唯有彻底解决掉曹操,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换个角度来说,先把曹操的势力全部打下来,只留下鄄城一座孤城,到时候就算是包围,也能把曹军给逼死。
对方上过一次当,如今正是惊弓之鸟。
只需要在鄄城周围故布疑营,遍插旌旗,多设锅灶,留下那么一千人防御即可。
其他众人纷纷攻打其他各郡县,最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曹操即可。
无路可去,物资匮乏,到时候怕是不战而胜都有可能。
只是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把情报和调配都做到最好,消息定期汇总分析。
这就多少要辛苦元直,过来这段时间,可没少帮他分析情报,处理各种琐事。
真就不枉,当初自己过来的时候,向张和索要了徐庶。
这半年的谋划,没有徐庶帮忙,也做不到现在这个程度。
无论是如何找到曹操的耳目,还有如何利用这些耳目,如何让陈王归顺,如何落实瞒天过海之法……
这些贾诩亲自参与谋划,但落实却是以徐庶为主的一干文士负责。
可以说没有徐庶帮他查漏补缺,落实谋划,就算他有通天只能,也未必能赢得了这场谋战。
“为了是上策?”关羽关心的却是这个,先是下策,然后是上策,中策为何迟迟不说?
“下策是最直接的办法,有风险但收获也是肉眼可见。上策最为稳妥,能绝对消灭曹军,但期间花费的时间更多,同时需要各部调度,劳心劳力。”贾诩回道。
关羽这下明白了,中策有些比下策更麻烦,不过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曹军。
比上策更不稳妥,不过更省事省力。
“但说无妨!”关羽觉得上策不太符合他的想法,稳妥是稳妥,可是太磨叽。
按照贾诩的说法,这计谋怕是要到明年秋季,才有可能完全落实。
有这个功夫,其他几个战区怕是都已经打完了。
不过这何尝不是贾诩所想,要的就是稳妥,到时候大家都打完了,兵力都集中到这边,就看曹操拿什么来跑!
说起中策,贾诩才稍微认真一些。
主要心里大概也明白,上策关羽基本看不上,下策有风险,唯独中策最为稳妥。
“说起来也简单,便是将军继续每天出去搦战。”贾诩回道。
“这不和之前一样?”关羽有些不明白。
“当然不一样,这次,我们就不留多少兵力在这边,但将军必须留在这里。”贾诩回道。
之前是安排个假的关羽去攻打山阳,可那边到底是数千精兵,为什么不能直接攻打?
只是这个计谋,却不是以消灭曹军为主,而是驱逐曹军作为主题。
逼迫曹军突围,然后他们在后面追击,最大限度的扩充领土。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暂时无法消灭曹操。
不如说大概率能杀,可还是有杀不死的风险。
按照贾诩的性格,只要不能绝对碾死对方,那么就得按照杀不死来算。
“好,就用下策!”关羽想了想,直接确定下来。
无他,中策和上策在他看来都太磨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