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892章 再接再厉(上)

无非都是烂在自家锅里,金圆券贬值的前段,就是这么个路数。

货币对应市场上的商品贬值,只要咱们市场上的产品不缺,不过量印刷纸票。

将来广场协议带来的肃杀,咱们这边就能降到最低的程度。

再配合赤脚医生带动的农村作坊、城镇工厂,增加的这部分收入。

只要咱们藏好了内需,将来就有自救的手段。”

贤婿李胜利说到市场流动性的时候,杜老爹这边就踩灭了烟头,手里换上了钢笔。

按照他学到的经济知识,贤婿这套以涨工资为动力,带起的内循环,还是有其道理可言的。

但究竟是否有可执行性,还是要经过周密论证的。

印钱,可不是张张嘴就能来的。

如贤婿所说,有金圆券的前车之鉴,当年印制老人头的时候,就有人提过。

如今看来,许多人的眼界依旧停留在几十年前,并无创新。

而贤婿李胜利这个小年轻,却已经学会拿来就用了,只用金圆券的前半段,这个法子,倒也是比较新颖的。

“这对职员而言还是有些不公平。

但如你所说,有利就有弊。

农民种地苦,工人干活累,抽烟喝茶看报纸的,也该苦一苦了。

再给我一支烟……”

论到抉择,杜老爹这类人也是极为果断的。

合上手里的笔记本,再点一根烟之前,杜老爹这边已经做了抉择。

如贤婿李胜利所说,‘内需’这个词还是很有意思的。

杜老爹他们之前,也就此做过辩论,虽说在经济原理上,还是有跟现在的市场不贴合的地方。

但计划加市场,也是经济原理之中没有的场景,存在即合理,这个时候就要站起来说话了。

亲家的坚持,有些人的反对,看来他老杜又要出来唱反调了。

有了明确的思路,杜老爹这边就真正开始了他的长考,烟一支接一支的抽着。

李胜利站在一旁,一边递着烟,一边捡着烟头。

按规矩来说,中医基地周边是不允许抽烟的,但谁让坐在凉亭里的是老丈杆子呢!

“基地做的不错。

安排一辆吉普车,我要去山里的药田看一下……”

抽完了最后一根烟,如贤婿李胜利一般,杜老爹踩灭烟头之后,也捡起来放进了自己兜里。

从捡烟头的细节就可以看出,自家贤婿对于这个中医基地是格外上心的。

大致扫了几眼这个中医基地,看到许多施工的地方,都有民兵把守,杜老爹也清楚了中医基地,在贤婿心里的地位。

强夺这里,怕是会引的面前这个偏执的小年轻大打出手,这类场面,就不是杜老爹想看到的了。

许多人跟贤婿大打出手,只怕是要身死道销的,这点,在杜老爹看来,也是毋庸置疑的。

各自的手段不同,李胜利的江湖手段,就是主杀伐的。

这样的争斗真的发生,只怕也是半幅风雨的样子。

心里有了大概,杜老爹就只能避免这类事发生了。

于内而言,女儿、女婿的作用绝大,至于其他人的不恰建议,束之高阁就好……

坐着山上村的敞篷威利斯,裹着羊皮军大衣,看着如当年一样,穿着黑布已经泛白的皮袄,坐在副驾驶的贤婿,杜老爹也是感触良多。

虽说贤婿的衣着是讲究了一些,但十几年时间,总是这么一副短打扮的样子,就能说明自家贤婿的偏执。

“胜利,已经秋末冬初了,怎么还有人在山上劳作?”

一路顺着合抱石块铺就的山路进山,不久之后,杜老爹就看到了山上正在冬采的社员。

知道中医讲究颇多,杜老爹也没直接问,为什么不进行秋收,冬天在山里劳作的滋味,老杜虽说没有经历过,但他在山里打过游击的。

“爸,中药材讲究一个春采夏摘、秋收冬采,各类药材有各自的采药时限。

秋收,虽说可以增加药材产量,但药性还有一多半在地面之上。

入冬收摄之后,一些根茎类药材的药性才最好。

如果按照经济效益来说,秋收,自然是最好的。

但依据药性而言,有些根茎类药材需要入冬收摄之后采收。

有的根茎类药材,需要经过冬藏,春季生发的时候采收。

纯以经济效益论,药材的药性就要大受影响。

药材药性不足,中医师们依照典籍之上的记载,立方开药,也就多有不妥之处了。

山上村药王庙那边埋着的医界前辈们,都是致力于医理的返本归源,以及中药材的药性厘清的。

赤脚医生能在下面建功,也少不了这些医界前辈的功劳。

对药材药性,我们每年都会出一个参照,这也是中医之秘,不外传的。”

话说了一圈,又转回到山上村的土葬,坐在吉普车后座的杜老爹,也被贤婿生生给气笑了。

自家贤婿这人,不仅做事自成循环,还好以大势压人。

许多话他说了你听了,差不多就得照做,不做,自有恶果在等待的。

“你这说起秋收产量大,但药材药性不足。

我这还有个问题要问你,夏末秋初的时候,东北有三家企业,被下了破产警戒通告。

咱们这边没什么波澜,倒是岛上的媒体,做了文章,说是铁饭碗破了,由此引发了一些后续报道。

其中一家防爆器材厂,我们分析了一下,产品、管理上都没有问题,为什么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呢?”

说及破产通告,杜老爹这边也是眉头紧皱。

这也是双轨施行的原因之一,总有些人,要把这些厂企的困难归咎于市场。

但有些厂子,确实是因为受到市场的冲击,经营上举步维艰。

但分析之后,大多厂子的问题还是出在了自家身上。

管理不善、冗员过多、产品过时、积极性不高,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但像防爆器材厂这类,管理上没问题,人员上也没问题,产品一样没问题的企业,因为什么连年亏损,就需要好好分析一下了。

产品滞销,肯定是亏损的原因,但按照需求,这类产品是不会出现滞销的。

但滞销又是实实在在出现的,其余厂子不用这类防爆器材是原因,也不是原因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