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822章 逆水行舟(下)

洽谈归国,途径岛上,再次接洽,杜老爹那边提出的三成收益,作为闲话被说了出来。

岛上那边却是财大气粗的答应了,松下作为第一吃螃蟹的岛上公司,也认下了这份收入三成的入场券。

那边云淡风轻的认下入场券,接洽的人们,可就不淡定了。

电子产品的利润虽高,但国际上也是没有这种先例的。

闲话只是试探,人家却是诚意满满,这样的结局,就算是坐在电报机前的杜老爹,也是不曾想到的。

回来继续辩论与座谈,工农业剪刀差、十亿人的大市场,岛上要依靠这边市场发展的红利、抵消老美收割的风险。

这些完全是模模糊糊的理论,被杜老爹再次提起,这次说来,份量跟之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经济关系,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经济问题。

岛上一张逆市而行的入场券,也让一群真正逆水行舟的人,不得不回头重新审视,杜老爹所说的十亿人大市场。

没有合适的经济理论支撑,辩论与座谈只能以僵局收场。

第一份入场券是孤例还是陷阱,也是个问题的。

万一对方故意接受阻断后续外资的进入,也是不能避而不谈的。

涨了脸,但没达成目的的杜老爹,自然要找李胜利问个明白的。

人家真答应了入场券,反而比事情悬而未决更麻烦。

这就是敢于不敢的问题了,接着收,会不会将外资阻断在外?

人家接受了,三成收益做入场券是不是低了?

人家缴纳的三成收益,最终是由谁来买单?

万一国内的商品价格,高于国外的商品价格怎么办?

如果收了人家的三成份子,商品价格还低于国际市场,又是什么经济理论在支撑?

这些只是辩论之中的一部分问题,杜老爹摆在了李胜利的面前,怎么回答,也是令人挠头的。

“爸,如果从头来说,还是得说说工农业剪刀差。

在我们的市场里,我们就是主导。

国外的价格,只是我们的参照,我们要确立我们自己的价格体系。

因为我们与美日的体质不同,所以经济模式也会不同。

直接照抄,那就是国内人人喊打的资本了。

这个价格体系的确立,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同类目的产品,差不多的工艺,我们买一块,他们卖一百块,是要拿出定价依据的。

一件物品的价格,不是厂子说多少就是多少的,定价权在工厂手里,但我们的监察权,也容不得一丝松懈的。

如今市场上的价格体系,也确实需要调整。

但怎么调整,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听到贤婿李胜利并没有回答一个问题,而是抛出了更为深奥的定价权,杜老爹的眉头也深深的皱在了一起。

“胜利,你是说让市场来定价?”

贤婿话里的意思,杜老爹是听的明白的。

只是市场来定价,才是问题真正深奥的所在。

不说别的,单是一个粮食就不是可以随便定价的。

定个一块的价格,只怕绝大部分人都要吃不上饭了。

如今的价格体系,对于种粮的而言,也确实有失公允。

价格不成、回馈又太少,剪刀差的存在,北边也是有明确理论支持的。

工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的利润来支撑,虽说农业的利润不显,但让大多数有饭吃,就是农业隐性的利润点。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事关民生的衣食住行,是不能由市场来定价的。

也不是不能让市场来定价,而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没有这个经济基础,一旦将粮市放开,恐怕就是灾难了。

同样不能由市场来定价的,还有资源,以及一些重要行业。

这些行业,除了需要指定一批之外,有些行业还是需要放在市场之中看一看的。

这条路,也是真正的逆水行舟之路,稍有不甚,许多问题,直接就会爆发的。

爸,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专业的经济领域问题了,直接问我,还是有些不妥的。”

听着贤婿慢慢讲问题由浅入深,杜老爹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场景,进也不成、退也不成,真如贤婿说的一样,如逆水行舟一般,走三步退两步,进退之间,却是真正的艰难之处。

“那问谁?”

杜老爹带着忧虑的一问刚出口,就自己拍了一下脑门。

贤婿有经济班,办公室也一样就经济班的,自建立经济班之后,各国的许多学者都来上过课。

后期由于说的太过杂乱,办公室那边的经济班,就开始专注日美的经济模式了。

如今在经济班客座的,正是大洋彼岸一所院校的经济学博士,这些问题,问自己贤婿,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爸,经济班的分析,对我们而言只能是建议。

具体怎么来做,还是需要市场来检验并确认的。

咱们的路,别人无法指导,只能我们自己借鉴别人的经验去摸索。

生搬硬套,将来也一定会出问题的。

这茬咱们之前也说过,我们的大市场,从来也不是一个自有的市场!”

听到贤婿这次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杜老爹这边轻轻一叹,这样一来不确定性太多,接下来的路,就真是逆水行舟了。

“王家子去办公室找我,说了挂靠建筑公司的事。

这也算是一种尝试吗?”

如今挂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虽说是个路子,但也得看挂靠单位那边的意思。

听杜老爹转换话题,李胜利就知道,王前进的请托,老杜这边并没答应。

“算是吧!

既是技术与效率的一次尝试。

也是工资分配上的一种尝试。

市场必然存在着竞争,高技术、高效率、高工资,必然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

不从工厂下手,就是因为建筑公司面对竞争,不会败的太彻底,他们无非接不到活儿而已。

但这种竞争,活到实际靠产品而活的工厂身上,只怕工厂经不起竞争的冲击,就要黄摊子的……”

贤婿刚刚说的还是逆水行舟,如今又来了风雨飘摇,想着不好解决的市场跟价格问题,杜老爹这边也是一阵阵的头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