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287.第287章 大非川

“兵发河西,以为吐谷浑腰胆,择良机而攻!”

至于薛仁贵也确实有罪,但罪在没有斩了这郭待封!

而且……打量了一番笔下的一幅画,陛下在暴怒,长孙无忌在抱着陛下的腿涕泗横流,侯君集在努力憋笑,其他人各有各的表情……

李世勣一起叹了一口气,引来苏定方一阵奇怪:

“将军为何叹气?”

薛仁贵当仁不让纵马破敌,唐军斩获上万,缴获的牛羊数以万计。

“焉能不败?”

吐蕃将领论钦陵正式进攻西域,连克西域十八州、龟兹拔换城等地,安西四镇已名存实亡。

薛仁贵除名,革为白身,三箭定天山的神将也就此陨落。】

不过旋即振奋精神:

郭待封本身是忠烈郭孝恪之后,并且在灭高句丽时任李世勣的副将,认真算的话当时还是薛仁贵的上级。

因为吐蕃的宰相称大论,后来钦陵也成功掌权,所以史称论钦陵。

“郭敬其人,胆略过人,忠嘉为唐,可谓英雄,其子如何无脑至此?”

不过杜如晦倒是回头猛然一叹:

“知其底细,胜之弗易也。”

等最终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领兵进入青海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份了。

毕竟后来驻守安西四镇的岑参也写过“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以说八月之后冬季随时都可能来。

画画哪里不好了,画画也很好玩的嘛。

“援吐谷浑者,赏!”

此战之后,唐军从灭颉利可汗开始建立的四十年不败神话也彻底破灭。

阎立德则是略有激动,忍不住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无论比出身还是比履历,郭待封对薛仁贵都非常不服。

【正是因为高宗姑息养奸的心态,让吐蕃对吐谷浑的侵吞无比顺利。

但是在将领人选的问题上,李治再次犯了老毛病,召宰相研究了一个又一个人选,研究了一个又一个方案。

因此进入青海后,薛仁贵选择跟关系并不和睦的副将郭待封谈谈心。

后继无援的情况下乌海自然是不能待了,于是薛仁贵只能边打边退,退往大非川。

于是薛仁贵只能劝郭待封以国事为重,并且苦口婆心的劝说:

我呢,冒着高反的风险去乌海杀敌。

李靖也一起叹息了一下:

“这郭待封不尊军令,方致这论钦陵成名。”

对成功侵吞了吐谷浑的吐蕃来说,既能向西去侵占西域,也能向东去劫掠陇右,往北还能截断河西走廊这条丝绸之路。

你呢,给我守好辎重,等着策应我就行了。

成都府衙,张飞已经是惊叹了:

“隔百年军师竟还能料事如神!”

结果让薛仁贵大惊失色的是,郭待封压根就没听他的命令,在他出军之后就带着两万人以及辎重在后面缓缓朝着乌海进发,意图争功。

率领精锐轻装奔袭乌海后,薛仁贵在河口与吐蕃军相遇。

虽然“灭高句丽”几个字听起来有点刺耳,但苏定方表示理解,以及同情。

667年禄东赞离世,留下了两个儿子统领吐蕃事务,大的叫赞悉若,小的叫钦陵。

高宗不想打吐蕃,但吐蕃可太想打大唐了。

而在大非川,吐蕃军完成了合围,一番激战后唐军死伤上万,薛仁贵在阵前与论钦陵议和后,方才带着残兵退回大唐。

李世民也一样哭笑不得,只是告诉李世勣有关吐谷浑之军略还在商议,便暂时将其打发了。

“西域遣精兵,寻于阗向导,隐袭吐蕃后方。”

孔明淡定摇摇扇子也不居功,只是陈述事实道:

“就如光幕所说,四十年连胜情况下,唐军已生骄纵之心。”

“未战而先分功,如此轻敌焉能不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