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228.第228章 食尽鸟投林

“也难怪此乱历时八年难平,这大唐兵将……”

【而在香积寺之战前,叛军当中发生了一件小事。

毕竟藩镇割据什么的,光幕已经说了太多次了。

对房杜魏等文臣来说,他们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劝劝陛下,尝试制定出来一套完善的培养太子的新方策。

761年,史思明被自己儿子史朝义所杀。

“西域定要握于我唐之手!”

“而在此前说及丑谥时,曾说过李辅国官至宰相,看来应是肃宗一朝。”

便宜皇帝当了不到一年就瞎眼的安禄山脾气愈发暴躁,对左右亲随动辄打骂,视为猪狗。

但这个叛贼落得一个如此荒唐的死局时,李世民却又感觉:

已经没什么所谓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随即李世民眯了眯眼睛,真恨不能让这隆基到李豫三人跪在他面前,让他挨个踹几脚。

手握被称为陌刀的奇异兵器,正奋身斩向一精骑。

而这些特征,安禄山都是能对得上的。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757年一月,安庆绪把守帐门,李猪儿与严庄持刀而入,面对熟睡且失明的安禄山,两人没费多大力气就将安禄山乱刀砍死。

随后资治通鉴补录了一件事,三日后李豫入洛阳,回纥人意犹未尽,洛阳幸存的大户凑了万匹罗锦送与回纥,回纥乃止。】

攻下洛阳之后安禄山迫不及待称帝,国号为燕,自称雄武皇帝。

徐庶抬头看去,光幕上最后定格的是一个身材高大且裸上身的猛将。

而其他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呢?

759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

安禄山,死了。

孙思邈不言语,只是专心将关于医学方面的内容仔细抄录下来,并细细琢磨。

李世民感觉自己心上的血都流干了。

“砰!”

当然不可能如此,毕竟大唐国祚还有近百年呢。

“相较之下,简直胜其百倍。”

李世民沉默以对,安史之乱前他盼着这安禄山速死。

房玄龄性子温和,也不指责,只是随口提了一句所有人耳熟能详的话:

声音有点干巴巴的,但李世民不需扭头看就知道是魏征。

李世民唯一的反应就是眼皮抬了一下,甚至还笑了出来:

“弃真诸葛而用阉宦。”

那李光弼与郭子仪领的便是河东军与朔方军,简直是标准的精兵良将。

李世民仅能在嘴角勾起一抹蔑笑:

“食尽鸟投林……哈哈哈。”

至于后面的各种子杀父,以及玄宗似有蹊跷的死亡时间。

甘露殿中的众人都没了说话的心思,显得死气沉沉。

旁边还题的有小字“神通大将、陌刀神将、李嗣业”。

“大家素有雄略,岂会因后事懊丧,亦不会事后懊丧。”

【香积寺之战后,长安收复,回纥打算收取报酬。

“然非精兵不能为之。”

徐庶接上话茬,这对老朋友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让人不禁想起来《红楼梦》最终的感叹:

张飞扭头向孔明请教。

李世民的思绪一时悠然远去。

身前是如海的叛军,身后是与他一起作怒吼状的袍泽。

血过高会造成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的损伤,前期会导致视力模糊,后期严重时会失明。

但每人心中也都转着不同的念头。

……

众人也没太多调笑心思,不管长安洛阳,都是大唐的都城。

“若叛军聚于河北依然有香积寺之志……”

“而若依这小昏…肃宗的想法。”

李靖与李世民自然也能看出来。

“这官军比起来叛军,尤胜贼寇!”

而杜如晦则是翻阅以往记录,冷静的给李世民加了一份血压:

“这马嵬坡兵变,后世称李辅国为肃宗心腹。”

孔明点点头,随即食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可行,然……”

同样是史书记载,安禄山在华清池沐浴的就是由李猪儿拂拭的。

面对昏聩失明且脾气臭的要命的安禄山,叛军的做法也非常简单:杀了不就完了?

次子安庆绪与谋臣严庄合谋意图行弑杀之举,两人拉拢了李猪儿。

事后严庄对外宣告,称安禄山传位于安庆绪,自己主动去做太上皇了。

“如此一来,肃宗兵马反而有劳师远征之嫌。”

他们都是贞观人杰,不是这般自欺欺人的鼠辈。

【而在两京尽复之后,颜真卿也终于从河北辗转到了长安。】

最近的太沉重了点,所以内容上缩略了一下,大概明后天完结这一部分,再后面自然要轻松点了,王玄策,苏定方,以及特别篇等会依次端上来的,三国也会按既定节奏走的。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