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221.第221章 忠良饲狼

“那这沐浴……”

孙思邈颇不以为然:

“陛下何忧?长安冬天亦少寒,且陛下沐浴定有炭盆取暖,只要勿寒体浴热水、热体浴寒水,自无忧也。”

【哥舒翰面对玄宗的征召,抵死不受。

而看到玄宗打算给潼关选一个新主帅,满朝文武全都压低了脑袋,生怕一个不好点中自己。

毕竟封、高二人的脑袋还在潼关城上挂着呢,他又不傻。

如此情况下,哥舒翰终于老老实实干活,集结了从河西陇右两镇调回的八万唐军,配合着此前封常清高仙芝征召的十万禁军,与潼关外的十万叛军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僵持。

……

不管哪方面讲,两人都不对付,所以矛盾一直延续了十年之久。

李世民略略攥紧拳头,那也只能夸一声不愧是自己的好儿孙。

哥舒翰很不满意,于是很直白的上奏想要安思顺死。

高仙芝是退职回长安当官,不得已必须上的。

他可不想自己哪天不能动弹被内侍们从浴桶里抱出来,实在难以接受。

“这哥舒翰将军颇符《素问》的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症状。”

孙思邈伸出手舒展了一下,看着手背沉思,毛细经络?

“人赃俱获”,哥舒翰上奏痛陈安思顺七大罪,玄宗也不磨叽,下令将安思顺和安元贞赐死,家属流放岭南。

没想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被砍了,玄宗的诏书送到他手里了。】

但哥舒翰也是有条件的:要我出征的话可以,但潼关之事我要一人独断。

成都府衙中,张神医也在提笔记下,边写边凝神思考。

“莫非观后世医学之只言片语,又有新感悟乎?”

毕竟前面做的事情已经够离谱了,如今即使是以忠臣饲饿狼,也好不惊讶。

而此时脑动脉的温度还没上来,依然是收缩状态,大量涌入的血液要么直接撑爆脑细血管,出血性中风;要么就是血管梗塞引发脑缺血,缺血性中风。

而如今有造纸有印刷,若要再求医学之精进,或该再启剖体辨病之举?

刘备心里对于玄宗的心情可谓是十成十的复杂。

“玄宗不过是听谗言报私怨,不可同语。”

“倒是一出好戏。”

而法正对此都不在意,只想看乐子:

“快快快,这玄宗亲征都说了几回了?”

“让我等好好看看大唐皇帝如何亲征!”

河北有忠良,其名,颜真卿。】

就是不知道这个子孙被哥舒翰威胁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如此简单的就杀了封高二人?

“不过这玄宗进退失据,宰相无德无才,这哥舒翰此举,亦无异于与虎谋皮罢了。”

【玄宗的亲征就像老板画大饼充饥,曹操的望梅止渴,只是一种激励士气的手段,真信了你就输了。

当时长安已经实在无人可用,于是玄宗就捏着鼻子同意了。

另一边李世民则更关心另一方面:

双方经过了好一顿拉扯,最终杨国忠这个哥舒翰的大金主亲自上门,晓之以情动之以财,方才劝动。

不过潼关聚兵十万,此时两个主将都被玄宗一刀砍了,情况多多少少有点尴尬。

心中鄙视了只说不干的玄宗一通,李世民立即将目光转到了孙思邈身上。

那么哥舒翰为啥此时在长安?

旁边孔明凑过来笑道:

“张神医,那《伤寒论》何日交予我?也好早日印刷,造福天下。”

王莽时剖死囚之尸,竹筳导脉,度量五脏,以求治病。

“且陛下还需谨记,忌口忌怒,引动肝风则头风之疾愈重。”

说着孙思邈还盯了一眼地上,那里有个被李世民喝完葡萄酒所掷的杯子。

毕竟玄宗不可能在长安遥控潼关兵马,还是需要有一个背锅……啊不,管事儿的。

孔明大笑:“去岁时神医就说快好了,年末亦说快好了,如今亦再复言。”

孔明摇头也不催促,只是看着张仲景记述想法,脑中有个琢磨已久的想法一直在翻腾。

刘备还在沉思呢,骤然听到此言,没好气道:

“都说了我那是一赌……只是赌输了。”

虽然他后来也称昭烈帝吧,但帝王和帝王,说实话也是亦有差距……

玄宗此时也不敢多说什么,安排人伪造了一封安思顺写给安禄山的密信,且安排了一个信使刚好在潼关被人抓获。

而在安禄山领叛军在潼关下面和哥舒翰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整个河北可谓是风起云涌。

《内经》有肠胃、经筋、骨度、脉度数篇,这些篇章条理清楚,自是不可能用神鬼手段完成对人体的描述。

若是没有建树,那已经连杀封、高、安三忠臣的玄宗,定然也不会介意潼关角楼上再挂一颗头颅。

摇摇头,李世民脸上反而泛起了笑意:

“这河北义士民心,才是大唐。”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