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嫡长公主 > 29.第29章 第二十九 隔墙有耳
    第29章 第二十九 隔墙有耳
    分家文书分的是家产,作为富商苏家的养女,嫁妆、聘礼,一样都不能少。不能因一嫁一娶,就把该的银子都省了。
    陈钰接连写完分家文书、聘礼清单,又特意为苏铭准备了一份和离书
    她放下笔,揉着手指,抬眸瞥见书案上还堆着一叠空白喜帖。
    望着那耀目的红色,她心中一动,忙喊来两个小丫头,抱着喜帖去了前院账房。
    李管家正埋头理着营州的账簿,苏老夫人已传话过来,小姐要分家产。
    陈钰吩咐丫头把喜帖放下,问道:“李叔,不知还有哪些人家未曾发放喜帖。”
    这桩婚事本就是逢场作戏,苏老夫人不想太过张扬,只给素日来往最密切的人家下了帖子。
    李管家起身从墙角的书架上拿出一本名册:“做过标记的皆已发放。”
    陈钰粗略翻看了一下,只有三十余户。
    “把剩下的帖子全发出去吧,北城那边也不能遗漏。”她略一思忖:“喜帖的内容需作更改.苏启振之女陈钰.”
    李管家屏退左右:“时机恐怕不好,若族长以父亲的身份阻挠婚事该怎么办?”
    “他若肯轻易认我,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地造势。”陈钰叹道:“我那父亲说了,等我真成了苏家的当家主母再说。”
    苏启振若看好刘逸,早就投靠他了,何至于让苏启兴拿苏檀利诱。
    等做了苏家的当家主母再说做永宁郡王的岳丈,可是要冒风险的。他是不想与刘逸牵扯太深,免得今后翻了船无法全身而退。
    若能顺利与苏铭完婚,认父的事才有希望。
    “万一呢?小姐不是要分家产吗?”
    一个无依无靠的养女他不放在眼里,握着苏家家产的养女可就不一样了。
    陈钰笑道:“口说无凭,入了族谱我才算他的女儿。”
    李管家拧眉沉思片刻,豁然开朗。
    逃亡的公主上了苏启振家的族谱,五服的亲眷是否会连坐尚未可知,他那一大家子可是死定了。
    命都快没了,哪还顾得上插手婚事、抢夺家产.
    陈钰又道:“还有一事,需在街上张贴告示:苏家从初四至初六要摆三日流水席,来者不拒,无需携带贺礼。”
    刘逸曾说,他有别的安排,显然利用苏氏兄弟阻挠婚事只是刘逸的计策之一。
    周公子选择初六时,刘逸本可以讨价还价再往后拖延些时日,却偏偏选了初八。若他的计划得逞,初七想必就是强纳她为妾的日子
    前世他授意官家子弟动用府兵,关起门来逼苏老夫人交人。这次苏家宾客满堂,三日不散,看他还有什么机会。
    只要顺利与苏铭拜了天地,他就再无回天之力!
    李管家忙道:“不如重金租用左邻右舍的前院,再把整个绮罗巷全都搭上喜棚,人多势众。”
    直到日落,仍不见邱影的踪影。
    陈钰到凝辉院陪苏老夫人用晚饭,她的食量愈发少了,精神也不大好。陈钰拣些街上的趣闻陪她解闷,等喝完药,候她睡下才回到芷兰院。
    陈钰推门进屋,见邱影正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
    “马上就好。”
    陈钰以为她在给素月姑姑写回书,等她把写好的笺纸递了过来,才看到上面写的是侯泽的生平履历。
    若非亲眼得见,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满纸娟秀规整的蝇头小楷是出自邱影之手。
    需要如此正式吗?
    见陈钰一脸惊叹之色,邱影暗自得意:“阿爹说了,呈给长官的文书就该这么写。”
    寻常百姓可没这个习惯。
    陈钰随口道:“邱将军?”
    邱影一愣:“小姐认识我阿爹?”
    陈钰含糊地点了点头,还真是将军.
    素月姑姑给她送来一个这么单纯的姑娘,真的合适吗?
    邱影查得很细致:侯泽,营州府衙的捕头,其父乃前任知府的师爷。十年前,其父随知府外出公干,行经一处山路时坠崖而亡
    她在最后还做了注解:前任知府出自太子门下。
    瑞王曾在太子谋逆案之后的数十年间,暗中清剿太子党羽,营州的官吏遭受过一番清洗。显而易见,侯泽的父亲和前任知府皆是被瑞王的人暗杀。
    身为捕头,个中内情他应该心知肚明吧?
    这个人虽然贪财,尚可一用!
    陈钰把文书小心地叠整齐,放在书案上。
    邱影见她已读完,伸手拿起文书在蜡烛上引燃
    “阿爹说过,机密文书要及时销毁,以免引来后患。”
    陈钰望着那被火舌吞没的字迹,顿觉无语。既然要烧,又何必那么大功夫写下来!
    “今后再有这种事直接把结果告诉我便是。”
    邱影一本正经道:“那可不行,隔墙有耳。”
    还知道隔墙有耳.
    在苏老夫人屋里时,可没见她这么谨慎!
    邱影猛然想到了什么,从怀里拿出一张纸:“这个要不要烧掉?”
    陈钰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刘氏尾大不掉,北境祸不远矣。臣启振惶恐再拜,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以安天下。”
    “来苏家之前,素月姑姑让我带给小姐的。若族长为难,可悄悄将这番话说与他听。”
    邱影迟疑道:“素月姑姑还说,需谨慎行事,以免族长起杀心。”
    陈钰惊喜之下猛击桌案:“就这几句?”
    邱影一脸茫然地点了点头:“素月姑姑说,当时太子念叨这几句给太子妃听,还感慨道‘亏得他一片忠心,可惜一个欺负族中孤儿寡妇的人,我又如何敢用!’.”
    “素月姑姑觉得有趣,便时不时拿这几句话给太子妃解闷。”
    这就是陈钰千盼万盼的那封回书。
    当年苏启振见到太子手谕,惶恐至极,生怕太子怪罪,当即挥笔写了一封回书让素月姑姑带回去复命。
    他把这份回书当成进身的机会,遣词用句极为诚挚。他对瑞王的恶行也大书特书,毫无任何避讳
    可惜,素月姑姑只记得这么几句。
    不得已时拿出来唬一下苏启振还行,想镇住他只怕会露馅
    “小姐,要烧掉吗?”
    陈钰沉思片刻,将纸递给她:“你用苏启振的口吻写一份规范的回书,想怎么写都随你,末尾处需加上这几句话。”
    若真用上了,能唬一时算一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