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商女捕头 > 第2章 柳暗花明

第2章 柳暗花明

 热门推荐:
    第2章 柳暗明
    死定了!死定了!
    陆凝霜心中升起无限的绝望,真的是必死局。
    闻着牢房中的霉味,一阵又一阵的恶臭,她忍不住又是一阵干呕。
    陆凝霜强迫自己冷静,拼命从脑海中凌乱的信息里搜寻着有用的线索。
    要自救,要在死中求活。她给自己打气。
    可没有线索,没有援助,自己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
    不能放弃,绝对不能放弃,如果不自救,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救得了自己。
    想想自己的前世,遭遇过无数的危机,参与过很多的案子,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有副好脑子,有个好身手。
    现在,手脚被绑住了,但脑子没有被打傻,靠脑子啊。
    对,自己的推理和破案能力一直是业内的标杆,曾一度让罪犯怀疑人生,那现在不能靠着脑子来找一条活路?
    冷静……
    先冷静下来,捋一捋这团乱麻,挖掘出事情的真相。
    陆凝霜努力翻阅原主的记忆。好家伙,她好像发现了不得的真相了,怪不得穿越到她身上了,原来她的名字也叫陆凝霜……
    宿命还是巧合?
    原来都是名字惹得祸!
    再继续翻看原主的记忆,还真让她发现了端倪。
    原主老爹被卷入了一桩谋逆大案里——太子金冠被盗案。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地:
    原主父亲陆九滔官居礼部尚书,虽说已经是顶级的大佬了,但在礼部这个清贵的衙门,他觉得不能一展胸中的抱负,不能更好地为大商朝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想要更进一步——进入内阁。
    入阁出相本就是男人的最大梦想,当然除了造反的人以外。
    此次册封太子的大典,正好是他立功的机会。整个筹备工作全是他一手操办,等以后太子策封完成,以后登基,他当然是从龙的一等忠臣。
    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理所当然。
    可是册封大典的当天,象征太子的金冠被换了,本来是金光灿灿的黄金礼冠,打开时却变成了灰不落及的银冠。
    册封大典戛然而止,皇帝盛怒之下,将主持此次大典的礼部一众官员全部下狱,交由刑部、御史台、顺天府、武德司共同审理。
    三司严刑拷打之下,礼部官员众口一词的将罪责推给了原主老爹。原主老爹浑身是口也没有办法辩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不过如此。
    无论三司如何查,都没有能找到被盗走的金冠,也没有人能看出金冠是如何被盗的。无奈之下,只能把案子定性为驱使鬼怪行窃。
    虽然案子漏洞百出,但在皇帝的从严从快的旨意下,所有人都把疑问压在了心底,把案子定性为“监守自盗”,罪魁祸首便成了陆尚书。
    案子中被盗的“罪证”没有找到,作案的手法没有问清楚,作案的动机没有问明白,那些“大人们”就急急忙忙地下了结论。
    他们只想尽快结案,给皇帝一个交待,给太子一个交待。至于陆家人,那只好对不起了……
    这些信息,还是得益于原主在武德司的身份,当时审案时,原主也在大堂上候审,她才从众人口中知道了案子的大致情形。
    原主虽然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有一身的武艺,但是对于此案也没有任何的头绪。她想不出作案者用的是什么手法,金冠又去了哪里。
    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便宜老子真的换掉了那个金冠。但从老子那正气凌然的表情上,她知道老子是冤枉的,就是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陆凝霜一遍又一遍地从这些信息中梳理着有用的信息。
    没有头绪,脑子还是乱的……
    她把自己扇了一巴掌。女人,你的名这不能是弱者。
    不能着急,冷静,再冷静。
    这个案子的盗窃过程中没有一点破绽,所有人守卫都各司其职。接触过的人要么有不在场的证明,要么都是多人互证。
    只有便宜老子单独接触过盛金冠的宝盒……
    从所有线索上看起来,说他不是盗窃者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所以主审的那几位葫芦僧借机错判糊涂案,将案子定性为怪力乱神所为,既便不是他所为,责任也是他的主要责任。
    这便是典型的死道友莫死贫道。
    无解……
    陆凝霜闭着眼睛仔细的回想着堂审的画面,像放慢镜头一样,一帧一帧地做回放。
    突然发现,这个能力好像是新出现的,她能把看过的所有场景像放电影一样进行回放。
    这算是金手指?可这鸡肋的功能有什么用?用时间回放把敌人变成婴儿?
    陆凝霜掐了一下自己的大长腿,痛的呲牙咧嘴。
    心道,陆凝霜啊陆凝霜,快死到临头了还想这些,再这么做死,真的是想到教坊司去尝尝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红唇万人尝的滋味吗?
    难道非得等到母亲、姐妹都沦落到娼妓的行列中才能清醒?
    想到这里,她浑身出了一层鸡皮疙瘩。绝不能让那样的场景发生。绝不!
    她收敛心神,再次对当时的堂审现场进行了模拟回放。
    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能发现问题,她有点心浮气躁了。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了?
    她记起了前世的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完美犯罪,只不过是你本事不够。
    她默默地闭上眼,再次让自己冷静下来。既然没有问题,那我抛开案子,发挥后世的优势,运用后现代刑侦学的思维方法进行逆推,先从结论入手。
    也就是说,抛开案子本身,这个案子最终的受害者是谁,受益者又会是谁?
    先说受害人,只能是倒霉的陆家。不对,不对,如果仅仅是弄死陆家,好像还差了一点关键。
    应该还漏了一个人,对。没错,还有一个“受害者”,那就是尚未册封的“太子”!
    想到这里,陆凝霜脑子豁然开朗了。这个案子本身就是针对“太子”册封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阻止太子被册封和加冕。
    自己的老爹和陆家,只不过是因为正好站在了太子的身边,被人搂草打兔子了,自家人顺便当了一回兔子。
    而受益者,不言而喻,就是那些不想让太子上台的人,也许是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
    原来这才是真相!原来自己一家只不过是斗争的牺牲品。
    案子的真相十有八九就是这样,可它对案子本身却没有任何帮助。又有什么用,总不能对那些大老爷们说,小女子找出幕后的真凶了,是太子的那些亲兄弟叔伯们。
    呵呵——那是嫌自己一家死的不够快!
    所以案子还得从案子本身上来突破。要想脱罪,非得找出原来的那顶金冠,找出盗金冠的人才行。
    可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挖地三尺都没有找到的赃物,自己在这小小的牢房中又有什么办法?
    她木然地靠着墙,呆呆地想着,难道就这么完犊子了?
    她又在脑海中默默复盘。突然,她眼睛一亮,想到了什么。
    原来如此!陆凝霜嘴角露挂上一个好看的弯。
    她站起声,用力摇晃着栅栏门。
    (本章完)